汉朝侯爵无数,李广却一生未封侯,真的是汉武帝不识人吗?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地基本上就只有“耕战”这条路,刘邦继承秦制,那个时代的秦地,几乎家家都是良家子,哪有所谓的“无产阶级”。李广的祖上是李信,曾祖李仲翔是汉征西将军,刘邦伐匈奴抽走了绝大部分兵力,西羌反叛,杀死了李仲翔,这就是后来李广在西羌杀降的原因。
北伐匈奴回来的李伯考奔丧于狄道,刘邦任其为陇西太守,后来转任河东太守。其子李尚为成纪县令。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率14万骑兵入侵,破萧关,北地都尉孙昂战死,文帝征发陇西、北地、上郡十万骑卒反击匈奴。
根据《汉律·傅律》,李尚是成纪县令,其爵位也就第八级公乘左右,征兵打仗的时候,李尚也只能带一个官(团)的队伍,李广是次子,按照傅律,可以为第二级上造爵位,担任伍长什长什么的。但是,李广没有到20岁傅籍的年龄,根本没有上造爵位,也就是说,只能当大头兵,连个伍长都当不了,在“闻战则喜”的军功爵制度下,十几岁的李广主动从军。
公元前121年夏,霍去病从北地郡出发,袭击匈奴右部右贤王麾下的河西诸部,为了防止匈奴单于率主力骑兵切断霍去病的后路,围歼霍去病的数万骑兵,汉武帝命令李广率4千骑兵和张骞1万骑兵,进攻匈奴左部,将匈奴单于主力向东方调动。
李广4千骑兵先与匈奴左贤王4万骑兵战,血战两天一夜,李广伤亡过半,几乎覆没,坚持不撤,与匈奴左贤王血战到底,打的匈奴左贤王4万骑兵损失惨重,左贤王的几个裨将(左右伊秩訾王级别的万骑长,比浑邪王休屠王级别高)全被李广打死,直接换了一茬。张骞1万骑兵出现的时候,左贤王率领残兵带着大量尸首,掉头就跑,张骞愣是没追上,就这样还丢下三千多尸首,让李广弄了个功过相抵,军功自如。
公元前129年秋,汉武帝命令李广率1万骑兵进攻匈奴单于王庭的送死计划,本来是想让李广战死的,没想到他运气好,逃回来了。李广被俘逃脱,依汉律当斩,赎为庶人,连带着军功体系的官员都被罢黜,儒家弟子进而占据各个要职,连法家大本营的廷尉府,全都安排的是儒家弟子。
李广是“用善骑射,杀首虏多”,这里关键一个字“用”,不仅仅是个人善骑射,而是带着一帮善骑射的骑兵。李广夺旗,不是个人勇武,夺旗是集体功,你得率领你的部队,先打败敌人的主力,攻破中军号令台,才能夺旗。李广治军简易,宽缓不苛,并不是治军散漫。李广漠北之战没有迷路,卫青没有抓到单于,反而损失惨重,为推卸责任,污蔑李广、赵食其迷路。李广不从,卫青以“急责广之幕府对簿”要挟,逼迫李广背黑锅,李广为了部下免遭卫青迫害,背黑锅悲愤自杀。
从李广身上能找到某些闪光点,如爱兵如子“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敢于担当”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薄。“因此,百姓,知道李广自杀,都为之流泪。李广大小70余战,也有杀降800余人,也有被俘,多是功过相抵,不赏不罚,导致李广难封!绝不是带不了团队的缘故,否则不会带100多人能从容从几千匈奴眼下全身而退。李广和程不识都是名将,程不识治军严明,李广爱兵如子,且匈奴对李广更为忌惮,能说他带的队伍不行?李广难封,倒像是太史公对刘氏的揶揄,这才是太史公的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