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马积良:从程序员到中学老师,只要你敢,路总能走出来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世上本没有路。

1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大概六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问爸爸:“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爸爸牵我的手出门,在马路边散步,坐下来,说:“你看这来来往往的车,他们去哪呢?其实车是无所谓去哪的,关键是看人想去哪。你想往东就往东,你想往西就往西。意义嘛,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

爸爸的思想我当时还不能特别理解,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年来慢慢咀嚼,越发体会其中深意。我总想跟他攀谈一番,可惜没有机会,初中毕业前,他就去世了。

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

2 似乎对于学习,我有特别的方法,但是从小到大亲朋好友让我总结,我却不得门路。但是不管如何,我对于学习总是抱有浓厚兴趣的,这一点可能很关键。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超前阅读,尤其是数学类的书,大概到五年级,已经把初中的数学教材都通读过了。我挺喜欢的,不觉得是负担。这样的方法被我保留下来,高中时候发的整学期的练习册,大概一两个月我就可以全部做完,之后每天都不用再做这些作业,可以很轻松的喝喝茶写点小随笔。

写东西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的过程,对于人生的思考,像幽灵一样,从未离去。我写了很多小散文、小诗词,试图去解释我观察到的世界,但是越思考越迷惑。

3 高中的时候,除了学习,似乎我没有什么其他优点。而这唯一的优点在我来到清华以后,也马上消失无踪。我本科就读于计算机系,这里大神林立,我就像刚从火星来的,似乎一切都不合拍,不适应。计算机明明是非常吃香的一个专业,为什么我就觉得左右为难呢?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也便成了路。但是这种大家都走的路,未必适合我。

4 “人生的航向真的是由自己掌舵的么?还是其实不过随风随浪?”

我本可以屈从于命运,毕竟也保了研,混个毕业找个网络公司做程序员,还是衣食无忧的。但是我不甘心。我总觉得这条路不是我的,哪怕路面再平坦,我也不过是如履薄冰。我喜欢的是什么呢?我喜欢讲课。本科期间我也一直在各大教培机构兼职,最疯狂的时候同时兼了十份工作,但是我不觉得累,乐在其中。只有让我坐在屏幕旁绞尽脑汁写代码的时候,我觉得无比疲乏。

还有机会么?改变?

5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恰恰是应该走出自己的路的时候。我对于自己六年的本科和硕士生涯感到绝望,甚至跟导师提出退学,准备去教培机构当老师。导师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我,“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转系?”

转系?我本科期间其实想过转系,但一是不了解其他专业,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喜欢的是什么;二则是转系有成绩要求,我感觉自己达不到。所以当时的转系想法很快被我扼杀,并从此没再考虑过。导师这句话让我突然似乎有了一线希望。但是研究生能转系么,我好像没听说过。更何况我已经研二,马上毕业了,这个节骨眼转系似乎是天方夜谭。

“清华有教育研究院,如果你特别喜欢教育领域,可以去试试。很多事要自己争取。”

6 我上网查了教育研究院老师们的邮件地址,一封一封的寄出邮件,我知道这很唐突,但是我没有别的办法。很多老师回复了我,其中史静寰老师约我见个面。当我敲门的时候,抬头看门牌,才知道史老师是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那个下午的谈话很漫长,我把自己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地讲述给了史老师,那是我第一次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这六年园子里的光阴。

史老师在听完我的讲述之后,问我,研究生转系目前没有先例可循,更何况我是研二,而且是工科,这种时候转系到教育研究院,我应该如何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知识呢,如果转系不成立,不被允许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我想了想,说,我没有退路,我已经跟过去的人生决裂了,我想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我想让我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知识可以重新学起,我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如果转系不成立的话,我就去机构当一个竞赛辅导老师,以后再慢慢找机会。

之后在研二下学期,我就直接把教育研究院的课按照选修课选上了,并且跟着听课。越听课我越觉得,我适合这里。教育研究院的老师们也在帮助我完成转系的流程。最终在2015年12月底,一纸通知告诉我,转系完成。

7 之后我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我2009年考入清华计算机系,2013年在计算机系保研,2015年底转系完成,2017年7月毕业。我比正常的轨迹晚了一年。研究生相当于读了四年。

在清华生活的八年间,前六年都是在茫然中混日子,像极了随风随浪的小船,我不知道会去向哪里,也不知道风浪何时止息。只有这最后的两年,我像一个大病初愈重见光明的新生者,感受着园子的呼吸,聆听着园子的脉搏。

这感觉,恍如隔世。

我开始理解人生的意义,开始理解什么才是路。走的人再多,那也是别人的路。只有自己走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路。

8 我们总是听到高考时候的志愿规划,毕业时候的职业规划,其实一切的规划,归根结底都是人生的规划。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把自己的优势劣势清楚地分析出来,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清楚地梳理出来,其实这么错综复杂的人生方程中,总有一个解,是利用了所有的已知条件推导而得的。

学而优则教。我一直觉得自己学习是个长处,老师这个职业则能最大化的发挥这个长处,把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教给学生。

所以我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当然职业的发展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很清楚,披荆斩棘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

9 最初我投递简历,报的是数学老师岗位,十一学校最先安排我面试,我兴冲冲的赶到,却发现莫名其妙给我安排了技术老师的面试。大概是看我本科的专业背景吧,但这与我最初的设想还是差距蛮大。随着面试了其他学校,我发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更看重的是专业背景,比如数学系毕业的教数学,物理系毕业的教物理,我这个计算机系本科教育管理硕士的专业背景,除了技术老师,是挺难搏到其他岗位的。

不过我始终相信只要你敢走,路总能走出来的。最终我选择了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技术老师岗位,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10 这是一所初中学校,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我执教的《物联网》和《电子技术》两门技术课作为选修课,学生是不太重视的,上课的纪律问题成了我入职以后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我需要让我的课堂有趣起来,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本身是一个电脑游戏爱好者,涉猎过非常多的不同种类的游戏,于是我从游戏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套基于课堂流程的卡牌游戏,我把学生分为5个人数不同的阵营,各自的胜利条件都不同,互相牵制,做了一个不对称对抗的游戏设计,成功获取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只需要把自己需要讲解的知识拆分成一个一个回合铺讲开来,然后利用抢答或者纸面作答的形式让学生积分,再根据规则实现阵营对抗并最终评出获胜方。学生无论是对于知识的敏感度和专注度,还是课堂的参与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教育游戏化,已经开始在我心中发芽。

11 由于是新学校,老师会有一些缺口,偶尔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在我入职第一年的后半学期,数学老师出现了空缺,临时之计,我作为替补选手顶上,在技术课的同时带了半年的数学课。

这半年是非常累的,因为课时的压力很大,技术课数学课的学科跨度也让我很难应对。但是我都坚持住了,没有放弃,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机会。

十一学校实行的管理模式很先进,每年都会对老师进行重新聘任,安排合适的岗位。在我有了这段数学教学经历以后,我申请调整为数学老师,获得批准,就像我研究生转系一样,我在工作单位也实现了一次专业跨越,我从技术老师变成了数学老师。

路,总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12 由于数学课不同于技术课,对于知识的要求是很高的,我之前设计的课堂流程游戏化不再适应数学课堂的需要,我把目光转而放在了学习生态的游戏化上。

网络游戏为什么会成瘾?因为你进入网游世界以后,就会有一个明确的Level,随着你游戏探索内容的增加不断提高,这种及时的获得感让你能够看得到自己的成长。

学习为什么总是让人感觉枯燥?因为你学了一个月,可能成绩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学生感受不到付出以后的获得感,无意识中就开始排斥这种“无谓的付出”。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生不知道。当付出鲜有收获,便不再付出,也就是厌学。

那何不增设一个学习过程中的Level概念,让一切付出都看得到?

一套积分体系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但是积分毕竟很普遍,其实我上学的时候,幼儿园有那种小红花,就是最朴素的积分制。单纯积分似乎并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于是我考虑让积分流动起来,也就是把积分转变成货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取,自由交易,投资,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模拟。

“龙币”的这个想法,应运而生。配套的税收、银行、投资,甚至是股市,都在我的设计之中。让学校变成一个小社会,学生的学变成这个社会的劳动,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生活获取货币,实现价值流动,并且让自己的付出和收获跃然纸上。

殊途同归,我希望通过一条不太一样的路,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学。

13 世上本没有路。

“你看这来来往往的车,他们去哪呢?其实车是无所谓去哪的,关键是看人想去哪。你想往东就往东,你想往西就往西。意义嘛,都是自己给自己定的。”

个人简介

马积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3届本科生,2013年保研计算机系高性能所,后于2015年底转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2017年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第一年执教技术课程,之后转任数学教师,兼职学生导师,现任学校项目孵化中心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游戏化教育。在学校推行校园虚拟货币体系,发行“龙币”,举办“龙市”,将社会化场景教育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充分锻炼学生的金融思维、团结协作、奋斗意识和创新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