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上海豫园,九曲桥、南翔小笼与五香豆

本文为饮食文化游记《寻味中国》第128篇,老街夜市系列的第19篇,您可关注作者或同名微信公共号阅读相关文章。

说明:文中全部照片摄于2015年春节前夕。

本篇也可以写成“上海城隍庙”。城隍庙是道观,豫园是园林,两家本不相干。但豫园和城隍庙紧挨着,这一片面积不大的街区早已成为享誉中国的旅游消费商圈,从游客的角度,玩豫园就是逛城隍庙,反之亦然。

无论是豫园还是城隍庙,都是上海旅游景点中的另类。这个昔日冒险家的乐园、东方的中心、世界级的大都市,它展现给人们的每一面,都是新潮与西化,从外滩到南京路到石库门老弄堂,上海的市井生活也是最不中国的。然而,在寸土寸金的老南市区,距离十六铺码头三百多米,还能有片传统的中式园林,实属不易。全上海老城区内就剩下这个挺像样的老家伙,城隍庙其实是翻新的,静安寺更能亮瞎眼睛。偌大个上海,总要有个根吧。有它的存在,上海就不是最西化的东方第一城,而是中外交融最成功的世界级大都会。

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次独自一人来到上海(以前是跟着父母),同学带着我初访豫园。那时候的豫园就是有点假山亭台的小公园而已,算得上精致,却也因为是私家园林,狭小了些。至于城隍庙,或许有遗址吧,在那个年代也没有重建。豫园外的九曲桥的印象更深,它和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图像,被印制在无数的手提包、点心盒上。

九曲桥旁是上海最著名的小吃店——南翔馒头店,二层红漆木楼,古色古香的,门外排着老长的队。同学小两口子开始排队,放我在周边闲逛。也没什么逛的,就觉得这里特别逼仄,满眼都是房子,九曲桥也不过就是水门汀做的现代货色,很多城市公园里都有。

排了很久,终于进了店门,没想到还要排通往二楼的队伍。我至今都记得站在挺陡的木楼梯的一侧,捧着空荡荡的肚子,眼巴巴数着就餐完的客人从我身边走下去,于是又能够登上一级楼梯。

我发现,上海人最喜欢为某一样小吃点心而排长队,排队时也不聊天,人人都是决绝而淡漠的表情,这也是市民文明素质的体现吧。为了一口吃食消耗那么多时间,我想或许是两个原因:要么是他们的美食品位高,绝不委屈自己。要么就是小市民闲得奶痛,有这时间干什么不行?

那一回排队一个多小时才等到的南翔小笼,没给我留下任何印象。南翔小笼是小笼汤包中最常见的口味,对于南方长大的我而言,能有什么惊喜?

近日读逯耀东先生的美食文化散记《寒夜客来》,其中的《从城隍庙吃到夫子庙》一文,描述了他专程前往南翔馒头店的经历,其结果是勉强吃了两个,出门走人。逯先生的这段游历,大约在1989年,比我站楼梯排队还晚了四五年。读到这一段时我深感困惑,八十年代的南翔小笼,真的有那么难吃?逯先生是老食客了,他说的总不会错吧?

逯耀东《寒夜客来》

隔了几年,到上海参加个学习班,抽空一个人去了趟豫园。南翔馒头店前还是那么长的队伍,我犹豫片刻,转身到隔壁一家,点了份套餐,米饭、炸大排,配罗宋汤。一顿下来非常满意,这种海派西餐,别处还真没有。

上海炸猪排源自维也纳炸牛排,是德国厨子带来并改进的。上海罗宋汤源自乌克兰浓菜汤,是白俄根据上海食材调整的。两种都是经典的西餐本地化,是上海这个最西化城市的标志性菜肴。

走之前买了两袋上海五香豆。五香豆又是城隍庙最具标志性的特色小吃,它明确地诞生于此,是在绍兴茴香豆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加入的奶油香精等是西餐调味料,所以说它也是中西结合的小吃。

五年前,陪着妻女自驾苏沪。她们都是第一次到上海,当然要来一趟城隍庙。

因是春节前,豫园的游人不多,水面上还结着薄冰。转到九曲桥,上上下下色彩缤纷令人炫目,桥上红色的拱门装饰着铜钱、金元宝之类,写明了是XX黄金赞助的,桥下的水塘里竖着红绿绢布扎出的荷花荷叶,用碧绿的塑料草地搭出几个平台,摆上了数十只古装假人,牛马大象城垣房屋等等,满满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有孔老二教书,有关羽耍大刀,有孙悟空玩棍子。再抬头看四下,各个房屋上都有光着膀子的岳飞蹲地上,等他妈用尖棍子戳一类的精彩故事。

过节了,就要张灯结彩。我一直很困惑,中华民族传统的闹花灯真的就是这等艳俗之至的配色?稍有点常识的人都应当知道,这种高纯度的色彩,不采用现代化工染料,在过去根本就做不出来。不是说下乡老百姓喜欢鲜艳,就真的是大红大绿大蓝大紫。

这种对民俗生活的曲解,咱们乡下来的见得也多,没想到堂堂的大上海竟也是这样。在九曲桥上远眺上海三塔,觉得这一切太违和了。

到了南翔小笼馒头店前,队伍还是那么长。好像这几十年都是这些人在排队,只不过调整过在队伍中的位置,也换了衣裳。

摇摇头,离开也罢。豫园商城里有不少美食城,本邦的,甬帮的(宁波)、苏帮的、绍帮的各色小吃全都有,我看着那些热气腾腾但卖相真不咋地的餐食,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只给女儿点了份酒酿圆子,宁波风味本就是上海菜的基础口味。

离开豫园,走向十六铺码头,在老弄堂里碰到一家小笼包子铺,我对家人说:“就这儿吧,都是本地人,不会差的。”

评价:

游憩价值:★★★★

文化存留:★★★★

市场规模:★★★★★

特色饮食:★★★★

消费服务:★★★

综合评价:★★★★

点评:上海虽大,但建城历史太短,传统文化的遗留在市中心区很是稀缺。有豫园和城隍庙的加持,豫园文化旅游街区的价值就已经超出很多城市。在饮食和购物方面,豫园商区却并无特出之处。来上海消费,也用不着买这些廉价的纪念品(黄金首饰另一说),如果不在乎口味,尝尝小吃也是可以的。上海人讲究商誉,一般不会宰人。

后记:

再聊几句排长队。我过去一直以为,对美食的理解和追求才使得人们如此不辞辛苦、忍饥受饿。直到这些年,看到一帮青年男女为了杯所谓的网红奶茶就能站上一半个小时。开始我还以为上海的文明之风已经刮遍了全中国,后来想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二十郎当的人,懂得什么是美食?什么是口味?这种闲得蛋疼跟风的事儿,我年轻的时候也在豫园干过。

原创图文,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