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情】听,黎明的声音
听,黎明的声音
◎ 张清
我的写作班来了一个特殊的新学生,盲孩子李明。我更愿意叫她黎明,因为她身上有黎明的味道,有黎明的露水和光。
那天,她穿着色彩鲜艳的碎花裙子,头顶的辫子上也系着粉色的蝴蝶结,脸上却是灰色的无助茫然的神情。她的母亲告诉我,她从小双目失明,是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这是她第一次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她有些紧张。
何止是她紧张,我也一样。从教多年,她也是第一个走进我课堂的盲孩子。我该用怎样的方式来面对她?班里的其他同学能否欣然接受她?她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能否与课堂融为一体?
我故意轻描淡写地介绍了她:“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就是不久前刚获得全市钢琴比赛冠军的——李明同学!”大家鼓掌之余,还发出一阵阵赞许声。我注意到她始终埋着头,不停摆弄着手里的那根盲文笔。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刻意强调她的“特殊”,我这样想着。
“我们太常用‘看’来观察世界,常会忽略‘听’也是观察很重要的途径。声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它们。如果我们用心聆听周围的声音:雷声、风声、雨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就会知道大自然的声音实在是太丰富和美妙了。”当堂课,我选择的作文主题是“大自然的声音”。知道李明的到来,我早就做好了功课,这个主题会是她的强项,应该会降低她第一次上课的陌生感,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吧!
接下来,教学流程有序地进行着,听暴风雨来临前后的一段录音、由我朗读并讲解范文《暴风雨里的歌声》……李明上课的状态越来越放松,她不时抬起头,脸上偶尔会泛起一丝笑意,手里的盲文笔借助盲文字板不住地在厚厚的盲文纸上戳出一个个有规则的孔,像一颗颗星,在泛黄的纸上明亮。我能听到她戳孔时发出的细密声音,富有节奏,悦耳动听。
这节课快接近尾声时,我习惯性地说:“请大家翻到教材第九页,用五分钟时间仔细默读《夏天交响曲》,看看作者抓住了哪些声音来描绘优美的夏天?”
话音刚落,我看见第一排的几个男生一边朝我挤眉弄眼,一边把脑袋偏向李明座位的的方向。“请同学们不要东张西望,认真阅读文章!”我严厉地制止了他们,我不允许他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李明。
教室里一下子恢复了宁静。过了一会儿,班里一个非常文静的女生崔灿站起来说,“老师,这篇文章太棒了,我可以来朗读吗?”然后把目光落到了李明的座位上。
顺着她的目光,我看到李明失望地伏在桌子上,虽然她并没有说出她的忧伤,但她脸上的尴尬表情一下子就刺痛了我。
我猛然惊醒。我精心为她建造的安全壁垒,就在我让学生默读的时候土崩瓦解了。 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李明心里的话——“这个世界忽然让我感到陌生,静得只剩下漫无边际的黑色空间。在寂寥的黑暗里,我摸索着、试探着前行。我能听见教室里同学们翻书的声音,我能听见时钟里秒针走动发出的动静,我甚至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但是,此刻的我却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怕因此会引来同学们灼人的注目。所有同学都在静静默读时,我应该做什么才是妥当的?我突然发现,空洞的五分钟实在太漫长......”
我领会了崔灿毛遂自荐朗读文章的用意,平时,她几乎不说话,自然,我们之间也就很少交流,我问过她几次问题,她也不回答。总是一个人闷头看书写作文,时间久了,我也习惯了用我的“冷漠”对待她的“冷漠”,没想到,她竟是个这样一个善良而细心的孩子呢!
崔灿用比平时高八度的声调大声地朗读着,同学们都感到讶异,平时她做什么事情都是轻手轻脚,悄声细语的,从没见她发出过这么大的声响呢?
我带头鼓起了掌,那是我对崔灿这个善意举动的感谢。崔灿腼腆地坐下,双颊绯红,很美。
从那以后,每次课上,我都会带着情感用心朗读文章,即使声音沙哑也从不间断。我要用我的声音,给她带来一种安全感,用声音唤醒她的笑容,带她走出黑暗,用明亮的心去看蓝天、白云、绿草、红花……
有一天,李明悄悄地送给我一个茶杯,她说她心里清楚得很,我是故意为了她而朗读课文的,她只想让我在上课的时候喝一杯茶,润润嗓子......我的眼眶一下子湿润了,我分明看到了她的眼睛,是长在心里的。她一定看得见自己的黎明,看得见黎明的露水和光。
一切顺利,李明如我所愿,渐渐适应了我的课堂。可是崔灿却意外停课了,她的母亲带来了医院的诊断书,准备带她去省城治病。我拿过诊断书,看到上面清晰地写着:崔灿,间歇性听力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