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疾病,首治脾胃
《脾胃论》成书于公元1249年,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代表作,是东垣学说理论最集中的部分,卷中阐述脾胃病具体治疗,包括饮食劳倦损伤脾胃、长夏湿热困胃等的治疗,结合具体病证提出了治法及方药。东垣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升降枢纽,脾胃气虚,升降失常,百病由生,因此东垣论治疾病,十分推崇从脾胃人手,对各科疾病多从整体出发,着重于调理脾胃,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脾胃论》的观点经久不衰。此外,他还擅长随证立法,按法拟方,方药组成严谨,有独到之处,其所创的补中益气汤、升阳除湿汤、五苓散和清胃散等名方影响深远。
东垣传张元素之学,在其师启示下,阐发《素问》“土者生万物”的理论,提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等著名观点,强调脾胃要作用,创立脾胃论和“内 伤说” 。
他论述脾胃的要点有:1、天阳之气以生,而此阳气须化于脾胃: 2、地阴之气以长,而此阴气须化于脾胃:3、阴精之奉以寿,此阴精必源脾胃; 4、营气之充以养,而此营气必统于脾胃。假使脾胃受到损伤,便将出现两种不冋病变,即“或卜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并引起一系 的脏腑、经络、九窍等病理变化。提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饮食不节则胃先病,脾无所家则后病:劳倦则脾先病,不能为胃行气而后病”。
脾胃病机方面,其具体论述“病从脾胃所生,养生当实之气者”时提出:I、要顺应四时,否则元气不固,烦劳伤阳,病生脾胃;2、要谷气上升,春夏令行,否则谷气下流,收藏令行,亦病生脾胃;3、耍少阳存升之气上升,则诸阳皆升,否则胆气不升,阳气不升,亦必脾胃致病;4、要五气能藏心肺,五味能藏于肠胃,则气和神生,否则气机乖错亦病从脾胃而生
脾胃病典型症状方面,东坦提出“脾病则怠怡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汚”,“其右关脉缓而弱,本脉也”。脾胃不足,荣气亦虚,见脉虚而血弱等症:脾虚中气不足,则见气短脉弱等症:如中气虚陷,气化不行则见或渴,或小便闭涩,赤黄而少。
一、首重脾胃
不论何种慢性病,凡有食欲不振或腹胀便溏者,必先调理其脾胃,俟脾胃调再治共病,即使脾胃功能正常者,亦须时时顾护胃气。治疗慢性病之所以要重视脾胃,盖以脾胃之消化食物、吸收、输布营养的功能,是人体赖以不断化生气血,充盛元气,增加抵抗力,从而达到正盛自能胜邪的目的。
如在治疗上只顾治疗疾病的需要用药,忽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使药物完全对症,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或完全无效。 故李中梓对此做了很形象的比喻:“胃气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吴瑭也说:“正虚不能运药,不运则死”;吴崑说:“治杂病者,宜以脾胃为主。如不顾脾胃,饮食少进,气血日减;元气日衰,抵抗力日渐不足,则不利于病邪的祛除和健康的恢复,此其一。 二、为了保证药物,尤其是口服药物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样要像饮食物进入人体那样,须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转输到全身,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此其二。如该病需用苦寒药,或破气药治疗者,可加红枣、淮山药、粳米等,以防止苦寒败胃,香辛耗气;需用补气药或补阴药者,可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等,以防止补药呆胃。所以叶天士说:“通补则宜,守补则谬。”又说:“补药必佐宣通。”三、治慢性病不忘“胃喜为补”
“胃喜为补”的论点,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虚劳门》治钟姓案。其案有:“少年形色衰夺,见症已属劳怯,生旺之气已少,药难奏功,求医无益,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扶持后天,冀其久延而已。” 盲目进补者,殊不知泄泻多由于脾虚湿胜,“湿胜则濡泻”,贫血也有属脾胃气虚者。当湿邪未化,脾胃气机不旺时,如强行进补,非但无益,反而更有助湿之害。 因此,当遇到体虚欲补之时,应考虑机体内部有无接受补益的条件。其条件是:苔不腻,口不粘,胸不闷,有饥饿感,食后不作胀。不如此,则应先创造进补的条件,然后适当进补,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胃喜为补”的论点,可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引伸,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