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品经理还有未来吗?
专栏作者/Felix Yao
日拱一卒,业精于勤。
十年前,医药产品经理的未来,这个话题不会像今天这样有着高关注度。任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几度秋,产品经理的悲催,你知否,知否?
以下内容仅适用于外企产品经理和几个头部创新药企,其它国内药企不适用,仿制药企还设什么产品经理,有点浪费资源。
一、医药产品经理所受影响
每个医药人都说行业在改变,具体改变到何种程度很难预测,影响时间会多久,十年抑或是更久。对于曾经医药行业“吃香”的工种——产品经理,风光不再,所受影响巨大。
1、从未想过政策会影响产品经理
①国家集采,产品经理担心失业
从2018年12月开始,医药人的痛,犹如冰山一角被揭开,到目前第三批国家集采即将执行,医药人已痛到麻木。
起初只是身体的痛,国家集采可能是试点,不会很快,范围也不会很大。在国家集采4+7试点中,甚至部分外企对中国医药局势误判,导致一而再二而三的放弃国家集采机会。
幡然醒悟后,积极参加,或许已错失良机。两年前,一家外企产品经理对国家集采漠不关心,认为背靠外企树大好乘凉,而且外企有全球输血机制,中国不行还有海外。
时至今日,产品经理的热门话题,自己的品种被集采,自己何时会失业?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都有可能开斩。毕竟多个企业集采品种已经解散市场部,产品经理面临快速找工作的巨大压力。
②医保谈判,谈到心碎
非专利药产品经理担心国家集采,可专利药产品经理日子也不好过。
2019年11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在准入谈判环节,国家医保局创新“玩法”,用全球创新药“开刀”示范,著名的降糖药安达唐(达格列净)在专利期以4.36元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一事件开创“专利药大降价”先河。
从此,不仅非专利药降价,中国专利药也将面临低价竞争,接着陆续开始了专利药进入医保谈判的“血泪”降价史,产品经理们引以为傲的高价药品将成为历史。至此,在品牌管理中,除了强效、安全以外,经济性也成为产品突出要点。
产品降价,需要用更多患者用药来填补,这一把辛酸泪难倒诸位产品经理。
2、企业架构调整,产品经理或被优化
①扁平化,职业发展遇困境
医药行业进入扁平化时代,这个时代将影响一大批产品经理。
辉瑞鼎盛时期,大市场部产品经理多达70人,产品经理能力模型明确,职业路径清晰,品牌框架层次分明。从助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产品组经理、市场经理、市场副总监级市场总监,每一级都有明确的能力要求和年限,那个时代培养了大批素质过硬的产品经理,至今活跃在医药行业一线。
如今,医药扁平化时代,要求企业减少层级,很多企业市场部不断优化压缩层级,造成产品经理晋升困难。
如诺华肿瘤在扁平化方面突出,高级产品经理直接向市场总监汇报,这种模式很值得学习,可以极大提升效率,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趋势。但是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晋升一级至MD可能非短期可达到。
②市场职能的弱化
由于医药行业游戏规则变化导致企业部门之间价值迁移,过去老板眼中“红人”市场部,如今已不再受待见。
这主要与医药行业竞争变化相关,药企间竞争不再是末端竞争,发力在研发和管线布局战略层面就已经开始。
另外,非专利药目前还是中国医药市场主流,非专利药成为企业现金牛,企业不再进行临床投入,因此市场推广囿于既有医学研究,产品经理“超冷饭”现象严重,已经难以通过市场策略驱动销量,毕竟能够驱动生意的部门才应该“C位出道”,而市场部对于生意的影响逐渐减小。
二、医药产品经理存在的问题
1、产品经理定位发生变化
环境变化,企业要应对变化,而内部产品经理的定位也开始发生变化。Marketing 驱动已经成为历史,过去通过市场研究,制定策略,加大市场投资,集中覆盖医生,很多创新药一定程度取得成功。
著名的倍林达(替格瑞洛),一度市场团队多达十余人,而与各大学会合作项目也层出不穷,改变中国急救模式的“一包药”项目,市场投入巨大,帮助其早日进入“十亿俱乐部”。
今天企业在减员增效,降本增效,再难呈现十几位产品经理共同负责一个产品的景象。但是这一产品经理只能叠加现象却出现在诸多专科药企,例如某中枢神经类企业,一共四个产品,按照中枢和精神分类,如果企业市场定位更加明确,按照一个总监和四个产品经理配备足以。
2、产品经理价值在缩减
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产品经理不再炽手可热,内部来看,产品经理自身也“黔驴技穷”,不断“炒冷饭”,闷“白饭”,市场推广同质化现象严重,令销售和医生苦不堪言,反而生厌。
疫情来袭,直播火热,却存在一定问题,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对医生来讲就是浪费时间,但是迫于销售的客情,又不得不参与,其学术会议本质就成了“海天盛筵”,数千人在同时上演一部大戏“皇帝的新装”。
而销售对市场部的“杰作”并不买账,囿于内部考核,迫于生计,不得不硬着头皮邀请医生,甚至是亲戚参加直播。据企业销售反馈,某头部药为新上市肿瘤药宣传,5月一个周末共发出9份直播海报,这样的会议目的和效果,值得企业各个层面深思。
3、产品经理能力模型逐渐变得模糊
产品经理能力模糊已经成为行业不成文的秘密。
过往大外企通过对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评估,制定严格发展计划,从知识向能力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在企业的学习和实践。
如今没有哪个医药企业市场负责人愿意招聘新人,都本着“既来之,则用之,无价值,再弃之”的逻辑。很难有时间、精力进行用人、带人、育人,产品经理企业无法在企业内部获得足够多营养,大多通过思齐平台或其他学习途径,增加品牌管理知识,但是从知识向能力转化还需要一个漫长过程。
三、医药产品经理的未来走向
产品经理面临问题虽多,但不至于致命。产品经理的未来依然光明,只是需要具备一定要素,例如眼光、能力和思维。
1、向创新药企出发
眼光决定你的未来,纵观医药百年历史,创新是每一个药企矢志不渝的使命。从未看到哪个百年药企以仿制创新药为使命,仿制本身就不具备技术含量,而且也与治愈人类疾病使命相去甚远。
目前,中国创新药企大体分为三类:外企,例如诺华、罗氏,国内转型成功的创新药企,例如恒瑞、正大天晴,网红药企,例如再鼎、信达。
这些企业或者研发管线丰富,或者已经积累了某一创新药商业化过程成功经验,或者在聚焦某一领域,研发管线极具竞争力。这些特点都为产品经理提供广阔舞台,尤其是运用市场能力驱动创新药品的商业化成功。
2、早期培养创新思维
产品经理的创新犹如研发创新,市场部人员第一核心能力就是创新,我们看到很多商业化成功的案例,如倍林达一包药,亦如立普妥的血脂筛查项目,这些项目组中都凝聚了产品经理的创新基因。
而品牌管理也要求创新,市场区隔中既要求同一性,又要体现唯一性,而唯一就在于求新、求变,从产品定位、信息以及项目,都需要体现创新性。
3、思考模型回归价值本位
最核心就是回归价值本位的思考模式,作为产品经理从一个品牌落地,到不断赋能成功商业化产品,这个过程漫长且极具挑战,但是在每一步都需要考虑是否进行价值赋能,这种赋能可以是主动赋能,亦可被动赋能。
按照品牌规划,延长品牌生命周期,提升品牌价值属于主动赋能,产品经理在每一天的行为中都需要体现。而被动赋能则来自于外部客户的评价和传播,某专家给出的积极评价,进行一定传播,则为产品被动赋能。
产品经理应该遵循一个简单原则就是无赋能,不作为。就是在品牌管理过程中,如果品牌没有增值宁可不做,为做项目而做项目的产品经理势必被取代,为花钱而花钱的产品经理是必被淘汰。
时代在变,企业审时度势,产品经理更应该应变而变,把好时代脉搏,从眼光、能力和思维层面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赢得未来,才会有未来!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