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综合征的特征、筛查和防治
1.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的定义:
林奇综合征是指由于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PMS2、EPCAM等)的胚系突变(图1)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林奇综合征大部分是由于MLH1和MSH2的胚系突变引起的,两者分别占30%。另外有少量是由MSH6和PMS2的突变引起的,还有大约30%的患者的突变基因不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高显华
图1. 基因的胚系突变和体系突变的区别。
2.林奇综合征的特点:
在2010 年之前,林奇综合征曾被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有50%的可能性会遗传给下一代,男女遗传的概率是一样的。林奇综合征容易得多种癌症(图2),包括:结直肠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胰腺癌、输尿管癌和肾盂癌、神经系统(胶质母细胞瘤)、小肠癌、皮脂腺癌、角化棘皮瘤等。它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大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
图2.林奇综合征患者容易得多种癌症。
3. 林奇综合征的筛查:
如果患者符合“阿姆斯特丹I 标准”或者“修订版的贝塞斯达标准”,则建议进一步行错配修复基因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免疫组化或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MSI)。如果四个蛋白质任何一个为阴性,或者MSI检测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则建议抽血行基因的胚系突变检测。但是,由于“阿姆斯特丹I 标准”和“修订版的贝塞斯达标准”的漏诊率很高,所以,现在国际上通用的NCCN指南建议所有的结直肠癌病人都行错配修复基因蛋白(MLH1、MSH2、MSH6、PMS2)的免疫组化或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MSI)。
3.1 阿姆斯特丹I 标准(1990)
(1) 家系中至少有3个人确诊结直肠癌,其中一个为另外两个的一级亲属(图3);
(2) 至少累及2代;
(3) 其中1个发病年龄小于50岁;
(4) 排除FAP。
图3.亲属的分级
3.2 修订版的贝塞斯达标准(2002)
(1) 结直肠癌患者发病年龄小于50岁;
(2) 同时性或异时性的结直肠癌或其它LS相关癌症,无论年龄;
(3) 60岁以内发病的结直肠癌,伴MSI-H组织学特点(图4,如淋巴细胞浸润肿瘤、Crohn样反应、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髓样癌);
(4) 结直肠癌患者有一个及以上的一级亲属患LS相关癌,且其中一个发病年龄小于50岁;
(5) 结直肠癌患者有两个及以上的一级或二级亲属患LS相关癌,不论年龄。
图4.MSI-H样组织学特点。
4.林奇综合征的警示表现:
(1)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50岁;
(2)同时性或异时性多原发癌;
(3)合并其他脏器的癌症;
(4)多个亲属、连续几代受累;
(5)家族成员有已知的遗传性结直肠癌病史;
(6)具有MSI-H样组织学特征的结直肠癌(淋巴细胞肿瘤浸润、Crohn样反应、印戒细胞癌/粘液腺癌、髓样癌);
(7)IHC检测结果为提示dMMR;
(8)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结果为MSI-H
5.林奇综合征的防治
有林奇综合征警示表现者,建议病人本人行胚系基因突变检测
(1)如果发现了一个MMR基因的胚系突变,其它的家族成员(1级亲属、2级亲属)都要接受基因突变检测有同样的致病性突变,按推荐方案进行规范筛查无致病性突变,按普通人群进行随访
(2)如果家族成员拒绝基因检测,则要按照高危结直肠癌的推荐方案进行随访
6.林奇综合征患者及胚系突变基因携带者的随访监测
(1)结直肠癌:从20-25岁开始,每1-2年复查结肠镜;若家族中结肠癌初发年龄小于25岁,则筛查初始年龄较其提前2-5年。
(2)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建议每1-2年行子宫内膜活检、经阴道超声和血清CA125检测;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检查;已生育的可考虑子宫和双附件预防性切除术,因为筛查准确性低。
(3)胃癌和小肠癌:从30-35岁开始,每1-2年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4)肾盂癌和输尿管癌:从25-30岁,开始每年行尿常规检查。
(5)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从25-30岁开始,每年行常规神经系统检查。
(6)胰腺癌: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
(7)乳腺癌:常规乳腺癌筛查。
7.林奇综合征的遗传阻断
有明确的胚系基因突变的林奇综合征患者,建议行试管婴儿或者产前诊断,筛选不含该突变基因的胚胎继续妊娠,以便阻止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