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看世界|香港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写在前面
香港在2008年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用来确保香港的供水稳定及支持可持续发展,其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小编借着业余时间,根据香港水务署公开资料编辑汇编形成了本文,用心之良苦,谁看谁知道!(本文整理自香港水务署官方网站)
一 |
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概述 |
香港水务署于2008年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以下简称“策略”),其中制订了平衡用水供求的“策略”,以确保香港的供水稳定及支持可持续发展。“策略”的重点是“先节后增”,强调节约用水,以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并增加供水的水源。
“策略”主要分两方面:用水需求管理及供水管理。用水需求管理中包括加强公众教育、宣传节约用水、推广使用节水用水装置、加强漏损控制及扩大海水冲厕的使用量。供水管理中包括加强保护水资源、积极开拓新的供水水源(包括海水、再生水、中水回用及雨水回收)。
自“策略”推行以来,我们正在进行第三方的后评估研究。后评估范围包括评估现行“策略”的效益,预测至2040年的远期用水需求及供应,寻求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在有需要时适当调整现行措施,然后制定新的“策略”。目前后评估团队正在研究新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按最新数据预测的香港远期供水需求,这部分工作计划于2018年完成。
二 |
香港水资源概况 |
目前香港的供水系统共有3个原水来源,即本地集水区收集的雨水、从广东引入的东江原水,以及冲厕用海水。3个原水系统的水量分别占2017年全港12.58亿立方米总用水量的26%、52%和22%。依靠着3个原水来源,香港多年来一直有可靠的原水供应。
1
本地雨水资源
(1)本地雨水收集方式和水量
香港既没有天然湖泊和河流,也缺乏足够的地下水资源。为了发展的需要,香港一直面对着寻找稳定及充足水源的艰巨挑战。多年来,香港已开发了一个庞大的雨水收集及贮存系统。如今,香港约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规划为集水区,用于收集并贮存雨水。大部分集水区范围和郊野公园范围重叠,并受到《郊野公园条例》保护。
图1 香港集水区和水塘分布示意图
香港过去十年的全年总用水需求量超过920万立方米,但本地雨水收集量仅占总用水量的20%~30%,远不足以应对庞大的用水需求。此外,香港的降雨量并不稳定,浮动可最高达到年2亿立方米,加上地势大多起伏不平,要收集和贮存珍贵的雨水更是难上加难。
图2 香港近十年雨水收集量
(2)水塘溢流取舍的考量
香港的降雨量在旱季与雨季之间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建设水塘作为缓冲,以调节旱雨两季水资源供求不均的情况。设计集水区和水塘容量时,主要考虑集水区在干旱年收集的雨水和水塘的存水量,能否应对供水范围内的用水需求。
而水塘之所以溢流,是因为小型水塘(如大潭水塘群和香港仔水塘)和中型水塘(如石壁水塘及大榄涌水塘)在大雨期间收集过量雨水所致,并不涉及额外的成本支出。若要降低这些水塘发生溢流的几率,则有必要加高坝体以增加水塘的存水量。然而,此项工程将涉及高昂的施工成本,而所增加的存水量在大部分状况下都作用不大。因此,必须考虑资本投入的性价比和收集溢流雨水量的效益产出之间的平衡关系。
经实测,各水塘在2015、2016和2017年的溢流量分别为330万立方米、2850万立方米和4840万立方米。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减少溢流量的方案。自2014年开始,大潭水塘群收集的雨水已用来补充海水冲厕系统,大幅减少了大潭水塘群的溢流量。
(3)集水区的保护与法律保障
香港政府将大部分集水区划定为郊野公园,以保护香港珍贵的自然环境,每一个市民都有责任确保它们不受污染。郊游的市民游览这些地方时,必须时刻谨记保护珍贵的水源地。此外,由于集水区和水塘有可能发生山洪,郊游市民绝不允许在这些地方嬉水货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根据《水务设施条例》第30(2)(a)条,禁止任何人进入水务设施,或用其中的水流进行清洗冲刷的;第30(2)(b)条,禁止任何人用水务设施中的水冲洗动物或允许动物进入水务设施的;以及第30(2)(c)条,禁止任何人向水务设施抛掷或摆放任何物件。一旦触犯上述条款,经简易程序即可顶嘴,最高可处罚款5万元港币,并监禁2年。如,曾有郊游市民在大屿山二澳水涝漕集水区嬉水而遭到检控,最终各被罚款500港币亦曾有郊游市民在元朗上清潭灌溉水塘放生动物而遭检控,最终被判罚款1500元。
为推广禁止污染珍贵的饮用水源的号召,香港水务署已实现了持续性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包括在集水区和水塘附近竖立警告牌或横幅、派发单页、张贴海报等。此外,我们也在集水区和水塘进行定期巡查,并在有必要时根据条例执法。市民如怀疑有人想违反《水务设施条例》,也可通过香港水务署24小时热线进行举报。
2
东江原水
(1)概述
香港自身集水设施的集水量不足以应对香港的用水需求且波动极大,为解决雨量不足、不稳的挑战,香港自1965年起引入东江原水,以满足本地用水需求。
(2)东江原水供港历史
早在1960年,香港政府已意识到单纯靠贮存雨水不足以应对急剧增长的用水需求,而向广东省购买淡水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法。1960年11月15日,香港政府与广东省政府达成协议,每年从深圳水库引入2270万立方米原水。
香港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经多轮磋商,最终于1963年达成兴建东深供水系统的共识,并在同年年底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拨款兴建。香港方面建设大型原水泵站、输送管道和输水隧道,将东将原水分别输送至香港各区。
港粤双方所达成的东江水输港协议,使香港从1982年开始得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供水。自第一份协议在1960年签订以来,直到2017年,双方一共签订了11份供水协议,所有协议的内容均根据香港的用水需求量预测来制订,其中考虑了人口增长、工商业需求和香港集水区预计积水量等因素。
(3)东江输水系统(广东省境内)
东江是珠江的三条支流之一,发源于江西省的寻乌、安远和定南县,自东北至西南方向流入广东省境内,主要供应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以及香港,服务人口超过4000万人。送往香港的东将原水从位于东莞市的太园泵站抽取,经专用输水管道输送至深圳水库,再输往香港木湖原水泵站。
东江供水专用输水管道于2003年6月投运以来,东江至香港的输水路线已可有效避开石马河的污染。
图3 东江输水系统示意图(广东省境内)
图4 东江输水系统高程示意图(广东省境内)
(4)东江输水系统(香港境内)
香港木湖原水泵站接受的东将原水,会沿以下3条主要的供水管道输送至香港各贮水设施及水厂:
① 西线输送往牛潭尾和凹头水厂,再经过凹头泵站输送往大榄涌水塘;
② 中线经大埔桥头涵洞和大埔头原水泵站,输送往油柑头水厂、大埔水厂、沙田水厂和船湾淡水湖;
③ 东线经南涌供水管道输送往船湾淡水湖,再经白沙头洲原水泵站、赤门海峡供水管道、西澳泵站和万宜水库输水隧道输送往马鞍山水厂、北港水厂和万宜水库。
图5 东江输水系统示意图(香港境内)
上述3条供水管线在大埔头原水泵站相互连通,便于整个供水系统的调度运行,发挥最大的灵活性,这一点在每年12月的东江水停水期尤为重要,期间主要依靠从船湾淡水湖和万宜水库提供原水,保障沙田水厂和香港其他水厂的原水供应。
(5)供港东江原水水量
东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100立方米/年,按国际评价标准属于缺水地区,为了保障东江流域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香港等地的供水,广东省对东江水资源实行分配制,并按水资源分配总量对流域水量进行全年调度,以确保优先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高校的利用。另外,东江水资源利用率已非常接近开发上限,水资源相当紧张。
此外,由于香港本地雨水集水量不足以满足香港用水需求且波动较大,因此全年的蓄水量和每月东江原水的供水量都不能提前准确预测。为了保障香港的供水水量安全,香港水务署在东江水供水协议中采用了“统包总额”的方式,以每年供水量上限的方式购买水权,以支持香港纵使在百年一遇的极干旱情况下,仍能维持全天供水。
香港与广东省有着同样的气候环境(包括降雨模式、气温等)。在旱年时,不仅本地积水量会减少,可供分配的东江水量也会缩减。过往的协议商讨过程中,香港曾与广东研究过其他付费方式,例如“按量付费”方式。但广东方面表示由于多方对东江水资源都有迫切需求,将难以保证香港可以获得所需的原水量(特别在旱年),除非在协议就旱年所需供水量设定“预留量”并缴付所需费用,否则当香港发生旱灾时,便可能面对供水量达不到需求的风险。然而,设定“预留量”的方式和自2006年起双方协议所采用的“统包总额”方式差别不大,无论如何,香港都会在日后有关新协议的商讨过程中,与广东方面进一步研究按用水量弹性付费的可行性。
(6)供港东江原水水量的约定——“统包总额”
按“统包总额”方式,香港可按照每年用水量的上限获得足量的东江原水。香港会每月按照实际情况将所需水量通知广东省政府,使香港在控制贮存水量方面更具弹性,从而有效地尽量减少了水塘溢流造成的雨水资源浪费,也节约了泵站运行的成本。每年的用水量上限均经过详细的分析和制订,当众已考虑了用水需求和供水预测,以确保原水供应量的可靠性达到99%。
若降低每年原水供应量上限,当香港遇到旱灾时,可能面对原水无法满足供水需求的风险。举例而言,由于2011年香港的降雨量比正常情况低了40%,以致所引入的东江原水量非常接近每年的供水量上限,假设香港调低了每年的原水供应量上限,则当年香港便没有足够的原水供应,必须实施节水措施。
现行的供水协议为期3年(2018年~2020年)。
(7)供港东江原水水质
按照东江水供水协议,广东省政府致力于维持输港东江水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香港政府就此一直与广东省政府通过既定机制,就东江水水质维持紧密联络,包括粤港供水工作会议、粤港供水运行管理技术合作小组会议和东江水质保护专题小组会议。
在防止东江水受污染方面,广东省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 上移取水口:于1998年将输港东江原水的取水口上移至水质更佳的位置;
② 生物预处理:为改善水质,在1990年初建成启用建设于深圳水库的生物预处理系统;
③ 专用输水管道:为使输港东江水水质有更大和永久的改善,广东省政府在2000年开始兴建一条从东江太园到深圳水库的专用输水管道。该管道于2003年投用后,输港东江水水质已明显改善(附件一)。
④ 石马河调污工程:2005年石马河调污工程竣工。该工程利用一道橡胶坝阻截石马河水质较差的河水从太园泵站取水口附近流入东江,使输港东江原水水质更有保障。
⑤ 沙湾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圳政府已于2016年底开始推动沙湾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降低深圳水库受沙湾河排洪而污染的风险,保障深圳水库的水质。工程预计于2019年竣工。
(8)香港水质监测系统
香港水务署在接收东江原水的木湖原水泵站一直设置有在线水质检测系统,对东江水水质进行24小时的密切监测。同时,也定期于木湖原水泵站抽取东江原水样本进行详细检测分析,确保水质符合有关标准。
如果发现东江原水水质发生异常,香港水务署会即时加强监测,并于广东省政府相关单位联络,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包括立即提升在木湖原水抽水站的各项水质监控强度,并根据实际的水质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减少或暂停东江原水的供应。
(9)供港东江水详细水质资料
① 东江干流东岸断面水质(2016年)
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提供的在东江干流太园泵站东江水取水口上游东岸断面所取得的水质样本的测试结果(附件二)。更多水质数据资料可访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的官方网站:www.gdep.gov.cn
② 香港木湖原水泵站接收到的东江原水的水质(2017年4月~2018年3月)
香港水务署在香港接收东江原水的木湖原水泵站内设有24小时水质监测系统,以便及时调整香港各水厂的水处理工艺,确保提供给市民的饮用水水质符合香港饮用水标准(WHO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让市民可放心饮用。
目前香港所接收的东江原水水质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附水质检测报告(附件三)。
(10)供港东江原水的价格
东江水供水协议中设置了水价调整的3个考虑因素:
① 粤港两地相关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
② 人民币兑换港币汇率的变动;
③ 运行成本的变动。
据此为依据,东江原水水价可以增加或降低,事实上,粤港双方也曾于2006年同意在之前的水价基础上下调东江原水水价。如果撇除人民币兑换港币的汇率变动,过去10年东江原水的价格平均每年只上调3.7%,与粤港两地的物价指数的平均年度变化情况相似。
香港水务署于2017年拟定现行的东江水供水协议(2018年~2020年)时,考虑到在过去3年(2014年~2016年)期间,人民币兑换港币的汇率平均每年下调2.29%,而同期粤港两地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上调2.66%。经过多轮磋商,广东政府同意每年供应原水的上限为8.2亿立方米,每年固定总额水价情况如下表,综合各方面因素,香港水务署认为水价的上调较为合理。
表1 供水水价3年变化情况
(11)社会监督
① 水谘会每年考察东江水供应设施
水务谘询委员会(水谘会)是一个由公众人士及政府代表组成的独立组织,成员包括学者、区议员、环保人士、专业人士、业界人士,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和决策局的官员。
水谘会每年均会前往广东视察东江水供水系统,旨在令会员实地了解及跟进广东省政府为保障东江原水水质而推行的最新措施,并借此机会与广东省政府官员直接沟通,表达香港市民对东江水水质的关注。
② 立法会东江流域职务考察活动
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考察团于2017年4月14日~15日前往广东省东江流域,进行为期两天的职务考察。
这次职务考察的目的旨在让议员了解供水系统的运作,以及广东省政府为确保供港东江水水质所采取的措施。此外,议员也借此机会,与广东省政府代表就双方关注的供港东江原水事宜交换意见。
3
冲厕用海水
目前实际上大部分地区都用自来水冲厕,而香港水务署却早于1950年后期就率先建立了海水供应系统,为政府及政府补贴的高密度住宅发展计划供应海水作为冲厕用途。发展至今,香港已是世界上广泛使用海水冲厕的少数地区之一,而善用海水这种可持续的水源,仍在香港的水资源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每年为香港节约超过2.7亿立方米的自来水,相当于香港总用水量的20%。未来香港将不断普及海水冲厕,进一步降低自来水冲厕的比例。
(1)海水供水网络覆盖面积进一步延伸
2015年,香港水务署成功扩建了冲厕海水管网,使香港的海水供应覆盖率增加至可满足85%市民的需求。目前新界西北(包括屯门东、洪水桥、天水围和元朗市中心等)及薄扶林区内的楼宇都已转用了海水冲厕,等这些新增覆盖地区的海水供应系统全面投用后,每年可再为香港节约200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
图6 香港海水供应覆盖范围
对于部分内陆地区(如北区等)远离海岸线,现阶段建设海水供应网络系统有违经济性原则。即便如此,我们也会积极研究,在技术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继续扩大海水供应范围,并开拓新水源(如再生水),进一步降低自来水冲厕的用量。
(2)冲厕海水水质
当然,海水的水质不需要达到自来水的标准,但仍需要符合香港水务署制订的水质指引,确保冲厕用的海水水质达到可接受的程度。首先会用隔网去除海水中较大的杂质,再用氯气或次氯酸进行消毒,并确定水质符合水务署规定的色度、浑浊度、臭味等要求,才输送至配水库供用户使用。
(3)冲厕自来水转用海水
将自来水切换为海水用于冲厕,有助于节约珍贵的淡水资源。同时由于供海水的电耗低于自来水输送和制水的电耗,因此又能减少碳排放,而市民也可以减少水费的支出。
1960年代以后,凡是香港水务署监督批准建造的楼宇水管工程,均已经采用了抗海水腐蚀的材料,适用于海水冲厕供水系统,因此应用海水对楼宇内部的供水系统没有特别的维护要求。
如果市民或者物业管理公司收到水务监督部门或委托人发来的信件通知说可以从自来水转用海水,应该聘请有执业资格的工程师检查楼宇内部供水系统。如果需要修缮内部供水系统,需要向水务监督部门申请。当有执业资格的工程师检查完系统或完成系统修缮后,市民或物业管理公司可向水务监督部门申请安装必要的海水管道组建,在缴付相关费用后,水务监督部门会排期动工安装相应管件以便接通海水。
三 |
香港未来水资源规划 |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及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饮水需求增加,并且考虑到珠三角地区对水资源的水量竞争越发激烈,香港水务署正致力于探索对气候适应能力较高的可替代水源,包括海水淡化、再生水、中水回用以及雨水回收,为香港的远期供水保障作周全的准备。
重
要
通
知
各位作者:
由于某些原因,1月28日~2月15日期间,我刊官方网站可能不能正常访问,各位作者如果需要处理稿件,请通过请通过http://zsjs.cbpt.cnki.net/WKE/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zsjs
网址访问,带来不便请大家见谅,谢谢!
《净水技术》杂志社
2019年1月30日
致谢
【本科普内容受“上海市科协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6700)”和上海市水务海洋局“水务科普年度活动”资助】
(扫描左侧二维码
加为好友)
阿三,入行10年的半吊子专业人士,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爱喝咖啡也嚼得了大蒜,喜好no zuo no die徒步暴走于世界各个角落,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扛着相机满世界找星空但每次都能碰上阴天和下雨。
公众号ID:sh_jsjs
净水技术
《净水技术》杂志是面向广大市政给排水、工业水处理、建筑给排水和水环境治理等行业,以宏观综述、理论研究、应用经验、工程案例和工程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核心期刊。
市场部联系人:阮辰旼 13585990831
孙丽华021-6625006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