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愿用三千俘虏换此人,却不愿以另一人相交换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朱元璋得到一个噩耗,他的大将廖永安被张士诚所俘。虽然此时他的帐下将星云集,徐达、常遇春等都能征善战,廖永安名气不大,又不是嫡系,偏偏让朱元璋十分揪心。随即,他向张士诚派出使者,提议用三千俘虏换廖永安一人。
那么廖永安何许人也,以至于朱元璋愿意下这样大的血本呢?《明史》中讲他的来历时,是说他与弟弟廖永忠盘踞在巢湖水寨,以对抗寇贼,保卫乡里。既无朝廷命令,又无官职,他们盘踞在巢湖,岂不也就是水盗?
至正十五年时,廖永安听说朱元璋在和州,便带着弟弟领着水军部将兵卒,一起投靠了他。廖氏兄弟和巢湖水军的加入,不仅是他们遇到了明主,更让朱元璋的水军实力大大增强。此后的朱元璋,能在东南一带游刃有余,进可攻退可守,与之大有关系。
廖永安刚一亮相,就技惊四座,他随朱元璋在马场河和元军大战。元军驾驶楼船,不方便进退,而廖永安操纵的小船却灵活自如,进退如飞。在机动性的较量中,廖永安赢得了这一仗,也赢得了朱元璋的信心。
后来在多次和元朝水军的交锋中,廖永安屡战屡胜,并且俘获了众多善于驾船行舟之人。朱元璋大喜,坚定了渡过长江,取得江南的决心(始定渡江策)。
采石之战是常遇春的成名作,就是这一战后,他从先锋跃升为元帅。可知道,这一战同样是廖永安的杰作,他与朱元璋同一艘船。廖永安问朱元璋在哪里登陆,朱元璋顺手一指:就在采石。
于是,趁着西北风,廖永安率领众船,风驰电掣一般迅速渡江。如此神速让守将来不及集合,更加恐惧万分,被朱元璋的军队一战即溃。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常遇春他们,朱元璋趁机占领了太平、芜湖,廖永安也被封为管军总管。
此后两年内,水乡泽国,都是廖永安表演的舞台。他先攻克元将海牙的水寨,集庆,生擒了陈兆先。随后,朱元璋更是欣喜的发现,廖永安简直就是水战的霸王。他攻镇江,克镇江;攻金坛,克金坛;攻宣州,克宣州;攻常州,克常州;攻池州,克池州。
张士诚在这一带经营许久,哪里会束手就擒,眼看着廖永安一块一块夺走他的城池。于是,张士诚不得不反击,他和廖永安在宜兴、无锡一带展开了拉锯战。这并不能减弱廖永安的星光,反倒让他的战果更为辉煌。廖永安用一次又一次水战胜利,向天下人宣告:我就是这个时代最强水将。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就在1358年十月,廖永安与徐达等人收复宜兴之后,他贪功深入太湖追击张士诚余部。不料此时张士诚部将吕珍率领生力军前来救援,廖永安与其大战。当时他的部队刚刚经历血战,疲惫之师落于下风,援军又迟迟不到。廖永安想撤走,船只却又搁浅,被吕珍俘虏。
俘获了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将星廖永安,张士诚非常高兴,希望能够招降他。廖永安完全不为所动,怒骂道:“我刚遇到名主,岂会降于你这种枭目么?”张士诚也舍不得杀他,只是囚禁。
朱元璋得知此消息,就有本文开头的营救行动,要以三千俘虏交换廖永安。然而,张士诚不肯放虎归山,拒绝了他这个提议。不过,后来徐达在常州抓到了张士诚的弟弟,也是他最强悍有力的助手——张士德。
这时候就轮到张士诚开出条件:三千俘虏+张士德=廖永安。这个价码确实有点高,朱元璋拒绝了。张士诚急了,提出用廖永安和张士德一换一的要求。
此时朱元璋认为,水军的主要构架已经形成,廖永安对他而言,只是锦上添花,然而张士德对于张士诚来说,是左膀右臂。于是,朱元璋狠心再一次拒绝了,并且斩杀了张士德,当然有些史料记载张士德是绝食而亡。
但不管怎么样,张士诚与朱元璋的仇就解不开了。至死张士诚也不肯投降朱元璋,不过他没有朱元璋那么心狠手辣,他一直只是囚禁廖永安,并没有杀降以泄愤。
1364年,朱元璋在击败陈友谅之后,自称吴王。在大封有功之臣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还深陷牢笼的廖永安,遥授其江淮等处中书省平章事,封楚国公。
1366年,被囚禁了八年之久的廖永安在监牢中死去。他以璀璨的军旅生涯起步,却错过了大明最为波澜壮丽的开国战役。但是他的忠义和胆气,依旧使他彪炳千古。
参考资料:《明史·卷一百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一》、《明朝通俗演义》、《明太祖实录》、《国朝献征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