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2021-09-26
承认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人际关系消失,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所谓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个体内心的苦闷、自我难解的苦恼等,这些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即所谓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关于人际关系我们换个角度来谈,你知道自卑感这个词吗?具体来说,例如,在报纸上看到同龄人活跃的姿态时,会感到极其自卑;或者是看到朋友过得幸福,不是想要祝福而是心生嫉妒或者非常焦躁;对于学历、职业以及年收入等社会境况抱有强烈的自卑感……
在我们谈论的这种语境中第一个使用“自卑感”这个词的人是阿德勒。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我的自卑感来自于155厘米的身高,我曾经一直苦恼于自己的身高,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烦恼了。
这里的关键点是,我155厘米的身高并不是“劣等性”。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并且,我们都活在主观世界中。
请想一想德语中“自卑感”的意思。我之前说过,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那么,价值究竟是指什么呢?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存在,我自然也就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而苦恼,也就是说,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自卑感与竞争有关。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不是单纯的的竞争对手,你会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人际关系是一个怎么考虑都不为过的重要问题,你所缺乏的是获得幸福的勇气,你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首先,我们从“工作课题”来考虑。无论什么种类的工作,都没有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不过,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例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所谓“交友课题”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如果有学校或者职场之类的“场合”,也还可以构建关系,但也只是限于那种场合的表面关系。但是,如果进一步发展成朋友关系或者在学校和职场之外的地方交到朋友,这实在是非常困难。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最后,“爱的课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例如,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具体说来,例如不可以跟异性朋友一起玩儿,有时候甚至仅仅因为跟异性朋友打电话,恋人就会吃醋。像这样,距离近了,关系也深了。
但是,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这并不是积极地去肯定花心。请你这样想,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一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不过,恋爱关系或夫妻关系还可以选择“分手”。即使常年一起生活的夫妻,如果难以继续维持关系的话,也可以选择分手。但是,亲子关系原则上就不可以如此。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而且,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亲子关系难就难在这里。
那么,怎么做才好呢?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阿德勒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人可以改变,而且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全文精彩内容,可点击购买
👇

文字选自《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著,渠海霞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3;原文有删节。

 | 阿语

▲诗人们早已率先躺平

 痛苦并不比幸福拥有更多意义 | 加缪

越是觉得孤独时,越要一个人

 论一只小猫如何征服荒木经惟

想寻找更多和你一样的人

欢迎加入楚尘读者群(加读书君微信 ccreaders,备注“读书群”)

也欢迎投递简历,加入我们

招聘 | 加入楚尘的线上实习吧!

(0)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打通自身的闭环——《被讨厌的勇气》精华分享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冯雪松[好书推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个体心 ...

  •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书摘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日]岸见一郎.古贺史健) 推荐序一 勇气的心理学 逐步信任隐含着一种危险--那就是过分认同并忠诚于 ...

  • 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最实用的心理学,没有之一

    如果说有一篇文章,读过后能瞬间改善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就是这篇了. 本文思想依托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全文共1698字,阅读时长8分钟,不用收藏,请一口气把它读完,你将从此开启一个幸福的人生 ...

  • 《被讨厌的勇气》书评: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以哲人与一个自幼缺乏自信.强烈自卑的青年辩论的形式,通过一个个司空见惯.累见不鲜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在繁杂琐碎的人际关系中,探寻内心 ...

  • 所长荐读 | 被讨厌的勇气

    今天我们要一起共读的书,名字叫做<被讨厌的勇气>.是由二位阿德勒心理学的追随者,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共同编写的.这本书在日本颇受欢迎,富士电视台在2017年将书中内容改编成了同 ...

  • 《被讨厌的勇气》内容篇

    动机在杭州推荐里的总结: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重要的不是过去,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 ...

  • 被讨厌的勇气(2)

    提问的青年,是一个对自己的性格很失望,基本没自信的人.他对一切悲观,又固执,又矛盾的非常注重别人的想法,总是对别人怀疑,不能活的自然,总像是演戏.他嫉妒同龄人活跃的状态,看到别人幸福他会心生嫉妒或非常 ...

  • 《被讨厌的勇气》丨NOTES

    少穻 終身學習者丨 產品設計師 學得好壊另說,至少在學 内容简介 /*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不要把现状归因于过去,怨不得他人,当下路怎么走,你有选择,扛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走自己想走的路,不用担心 ...

  • 【书评】爱上自卑感

    这是第二夜,青年与哲人间对话. 对话围绕"自卑"."人际关系"."人生课题"等展开,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说说"善恶" ...

  • 27/50|《被讨厌的勇气》 读书会分享~

    举办成功! 书籍:<被讨厌的勇气> 媒介:微信群 流程: 第一环节:分别陈述各自的框架脑图 第二环节:逐章分享感受.疑问并讨论.(之中代入自己的亲身经历并探究) 第三环节:总结可实践性原则 ...

  • 《被讨厌的勇气》| 袁泽解读

    关于作者 岸见一郎,日本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顾问. 古贺史健,日本自由作家. 关于本书 本书全篇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主要介绍了关于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是" ...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脚往那里走去

    岸见一郎 <被讨厌的勇气>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为什么做着同样的工作.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人觉得幸福感很强,而有的人觉得并不那么幸福,甚至感到很痛苦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