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精粹【一点资讯】

一、脉学概况

寸口脉法,分三大类:1、形体脉,如许跃远的微观脉法《大医脉神》,王光宇脉法等;2、情志脉,如《寿小云心理脉学》;3、气脉。此类脉最有临床指导意义,由切脉可得知气机升降出入情况,进而知病机,确定理法方药。

二、脉学的核心—脉理

学脉、研究脉最大的误区:只重视28脉,将重点放在脉象下,而不明脉理。

脉象的最大难点:不是摸不出脉象,而是不知如何分析手下脉象所代表的意义。所以脉学的核心在于明脉理,“不要死在脉象下,要活在脉理中”。

脉理,简而言之,概括为六个字:一气阴阳五行。

1、一气论

即站在“一”的层次来解读脉象。天人合一,是在气的层次相合一。故脉理的一气论,就是天地之气影响人体之气,相互感应,进而在脉象上的表现。如四时脉、运气脉,具体可以参考《古脉法通俗讲义》。

2、阴阳论

即站在“二”的层次来解读脉象。阴阳者,气之升降出入也,升降出入者,无器不有也。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象如何分阴阳?

A位置而言:水平位置上,寸尺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垂直位置上,浮沉分阴阳,浮为阳,沉为阴。

B“阳化气,阴成形”:动者为阳,静者为阴,脉搏的跳动,有力无力属阳;脉管的粗细,为有形,属阴。

阴阳已分,那么具体的升降出入如何?

3、五行论

A 以上构成气机循环图,如环无端。

B 五行相生相克在图上的体现。生克异常则为病。

C 左寸—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阴、膀胱,右寸---肺、大肠,右关---肾阳、三焦。双尺相互参考。

左手脉,以血为本,其气以升为主,升中有降;右手脉,以气为本,其气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凡诊脉,先知其常。左升右降,后升前降,左候督脉,右候任脉。

脉理已明,难在分析。阴阳的升降出入,具体如何感知?

(1)阴阳之出入异常

寸 关 尺

脉整体上大下小,浮取大,中取可,沉取弱:出太过,入不及,阴分不足,阳分偏亢,阴不涵阳。治则:敛阳,补阴以配阳。(如上图)

脉整体上小下大,浮取弱,中取可,沉取大而有力:出不及,入太过,阴静有余,阳动不足。治则:泄阴,补阳通阳。(如上图)

浮取有,中沉取则无——阳脱;沉取始得——阴脱。

(2)阴阳之升降异常

升太过,降不及:脉浮取寸有,中取寸关有,沉取使得尺脉有——即上越的脉势。尺无阳脉,其阳气浮于上,故寸脉亢而尺脉弱。治则:收敛气机,兼培补下元,如黄连温胆汤。(如上图)

升不及,降太过:浮取得尺脉,中取得关尺脉,沉取使得寸脉有——即下陷的脉势。寸无阳脉,其阳气郁于下,故寸脉沉弱而尺脉浮亢。治则:补气升提,如补中益气汤。(如上图)

升降失常,气机郁于中:浮取先得关脉,中取寸关尺皆有,沉取又只有关脉——即中郁脉。阳气郁于中焦,用药如:桔梗、枳壳、木香。(如上图)

升降出入本是一体,不可分割,由以上的脉下感觉可知气机之升降出入异常情况,或上越,或下陷,或中郁。

三、详解三大脉势

1、上越脉势

左脉上越,即左脉生发太过。左脉以升为主,上越者,其升太过。主要责之肝阳偏亢,推理症状:急躁易怒、头胀疼,后颈部发胀不适;心烦失眠、小便黄口苦;腰酸腿软。

右脉上越,即右脉肃降不及反而上逆。右脉以降为主,上越者,不降反逆,反作也。主要责之为肺胃气逆,任脉不降。推理症状:面油多、脱发、鼻干夹血丝、咽炎,胆胃食道上泛症,便秘,冬天脚冷,痛经,月经量少。

2、下陷脉势

左脉下陷:肝郁、肝气生发不及,木不生火;湿阻气陷。推理症状:腿沉重、女性白带多、男性前列腺异常、老年人肛周湿痒;胸闷气短;头昏不清、头晕、记忆力下降,颈椎病后颈背发僵发紧。治则:祛湿升阳,疏达肝气。

右脉下陷:湿阻气陷,脾气不升,肠积。

3、中郁脉势

双关郁大,肝胆脾胃气机郁滞也。推理症状:腹大,胸闷气短,不易知饥、胃胀、痞满等。加强版逍遥散主之。

举例:

1、如一病人,双脉均上越明显,气血并走于上也。推理症状………治则:培下,引下。药如龙骨、牡蛎、牛膝,酸枣皮,枇杷叶、代赭石之类。若见于年轻人,多为思虑过度,气血上调;若为老年人,兼脉弦硬,当谨防中风。

2、如一病人,左关郁,左寸不足,右脉上越明显。左脉气机当升而不升,右脉气机当降而反上逆,此阴阳反作也,推理症状……..浑身不适也。治疗:姜附桂+ 疏肝降胃。

三大脉势知气机升降出入之大纲,此为大格局也。通过总按感知获得。总按之后,当单取,以知六部脉各部之气机出入情况,此为小格局也!

(0)

相关推荐

  • 脉诊笔记(二四)

    涩脉 细迟短涩往来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参五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 脉象:脉形细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不匀,大小不均,三五不调. 主病:气滞血瘀.痰 ...

  • 脉有阴阳

    ​脉有阴阳 阴阳脉析义 阴阳是中医学 阐释人体生理病理. 指导诊断治的基本纲领 张景岳: 医道虽繁 一言蔽之 阴阳而已 <内经> 作为 中医脉学渊薮 其在: 分析脉理. 阐述脉法. 分类脉 ...

  • 脉诊笔记(二二)

    虚脉 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不浮大似慈葱.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度不足.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脉理:气不足以运其血,血 ...

  • 脉学心法诗话——原创诗词总论中医脉法【一点资讯】

    脉象是中医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比较难于掌握,一方面需要熟记背诵,熟悉各种脉象规律,比较.区分和鉴别脉象:另一方面要立足临床实践,长期摸索体会,才能做到心中明了,指下分明.本文以诗词的形式,结合学习应 ...

  • 治痰,先治气!中医理气方,清理嗓子眼儿,换来一身通畅,值得学【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 ...

  • 脉学精粹

    医道流芳中医传承,医道流芳.关注 針推承傳中医针推技能传承.关注医道讲坛名师名医讲解,中医学习提升的小天地.关注艾灸999"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关注 健康归元食疗专注于中医 ...

  • 可以自学看懂的中医诊脉术语【一点资讯】

    中国传统文化是形象思维的一门艺术,古人把无形的能量用可见的意象来表达.比如把天地能量用八个卦象来形象化的分类,这就是所谓的: 中医在判断身体疾病的时候更是如此,把抽象的病气感受用一种具体画面传达出来. ...

  • 一睡醒,手就麻,一动弹,心就慌!李斯炽先生的方子,值得一学【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

  • “吃”出来的博物学【一点资讯】

    亲近自然 回归传统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亲近,很大一部分缘于自古至今寄情于草木的诗赋文章.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能穿越时空的,不是肉体,而是文字背后饱满的深情.张枣说," ...

  • 张仲景留下一张方,巧治“脾肾阳虚”,值得一学【一点资讯】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仲景临床方剂学>.<金匮要略浅述>!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何老师)! 今天要和你一起聊得是关于"脾肾阳虚"的 ...

  • 老中医每天吃5宝!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人人可学【一点资讯】

    首届全国名中医姚希贤姚老,1934年生的姚老当时已经91岁.依旧头脑灵活.反应机敏.耳聪目明.满口真牙! 姚老给自己的长寿目标定了三个:保90争100信念120! 在节目现场姚老还总结了自己的6大养生 ...

  • 脉学精粹|左脉|脉象|气机|脉理|阳气

    一.脉学概况 寸口脉法,分三大类:1.形体脉,如许跃远的微观脉法<大医脉神>,王光宇脉法等:2.情志脉,如<寿小云心理脉学>:3.气脉.此类脉最有临床指导意义,由切脉可得知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