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陶文瑜作品首发式暨座谈会在苏举行

苏州著名作家、《苏州杂志》原主编陶文瑜遗作《下午》(小说集)《一茶一饭间》(散文集)《见字如面》(书画集)于近期出版。11月29日下午,由作家出版社和苏州杂志社主办的陶文瑜作品首发式暨座谈会在苏州举行。
作家出版社副总编颜慧,江苏省作协主席、《苏州杂志》名誉主编范小青,省作协副主席苏童、叶兆言,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省作协副主席汪政,省作协党组成员、《锺山》主编贾梦玮,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苏州杂志》社长王尧,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小天,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费振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原社长黄小初,文汇出版社长三角机构总编辑陈雪春,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胡竹峰等四十余位嘉宾参加活动。首发及座谈活动由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苏州杂志》主编小海主持。
王尧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陶文瑜是长三角文坛的一个传说,永远保持着赤子之心。陶文瑜的去世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悼念,现在这几本书的出版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范小青在讲话中向各出版社致以诚挚谢意。她认为,陶文瑜是一位将骨子里的高贵和平日里的调皮可爱结合得非常奇妙的人,一年来朋友们都在想念他、念叨他,今天的活动就是寄托大家追思之情的最好形式。
各出版社代表分别介绍了书籍出版情况。颜慧介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下午》作为陶文瑜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6个短篇,这些大多以陶文瑜所熟悉的苏州为大背景的篇章,无论生活琐事还是人家传奇,都举重若轻,娓娓道来,这些优秀作品的留存,就是他在世界上最好的一种延续方式。黄小初谈到,作为一个出版人,出版陶文瑜的著作不但是情分,更是一种职业本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随风》等著作,会一直流传下去。我们的后人会通过阅读,了解在苏州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颗有趣又才华横溢的灵魂,进而掌握认知苏州的密码。陈雪春表示,尽管陶文瑜确已故去,但大家始终清晰记得他所有与我们交往的动人情景。《见字如面》上的字都是陶文瑜所写,活灵活现,所以出版他的书画来纪念他,当真是“见字如面”。胡竹峰讲到,纪念陶文瑜就是好好编他的书,好好读他的书,书在,他就不会走远。
座谈会上,嘉宾们围绕陶文瑜为人为文、点滴往事展开了交流座谈。
苏童评价陶文瑜是“一个羞怯而有趣的灵魂”,并高度赞赏其诗歌成就。某种意义上,他认为陶文瑜是苏州城内的一个“小码头”,南来北往都要停靠于此。而说到中国的文学江湖,提到陶文瑜,就会想起他的脸,一切都是陶文瑜留下的特别美好的遗产,可能是以一个苏州人的名义,也可能是以一个苏州文人的名义,以一个苏州作家的名义。
叶兆言在发言中表达了三层意思:确实感到悲伤,确实感到亲切,陶文瑜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玩、非常有趣的人,言短情长。
汪政说到,在悲喜当中,如果最终要作出选择,还是要选择喜,因为从本性来说陶文瑜是一个好玩的人,他不希望我们悲悲戚戚,哭哭啼啼。好好缅怀陶文瑜,就要活出陶文瑜的性情——快乐、喜庆、好玩、调皮,哪怕苦中作乐,特别在今天、在当下,包括未来,这对每个人都尤为重要。
贾梦玮在发言中提到,作为“稀有品种”的陶文瑜本人和他的文章,都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江苏文学版图中非常独特的存在。陶文瑜身上保持的很多原样的、没有被破坏的可爱和风趣的东西,是其他所有活在世上、被环境鞭打和锻造的人所看重的稀有的东西。而自己一直没有写文瑜,是因为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来评价陶文瑜的最合适、最精准的词。这个词他还在寻找。
此外,范小天、费振钟、胡竹峰、荆歌、朱文颖、华永根、常新等人纷纷发言,缅怀陶文瑜对苏州文学艺术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其鲜明的江南文人风范。
陶文瑜(1963—2019),江苏苏州人,《苏州杂志》原主编、副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早年从事诗歌创作,在《诗刊》《星星》《诗歌报》等省以上报刊发表诗歌3000余首,并参加1988年“青春诗会”。之后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在《人民文学》《散文》等报刊发表散文200多万字。主要作品有诗集《木马骑手》《随风》;散文集《纸上的园林》《清风甪直》《江南》《茶馆》《精致苏州(水乡古镇篇)》《太湖记》《苏式滋味》《徽州十记 太湖十记》《流年白话》《苏州记》《红莲白藕》等。曾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文学编辑奖、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