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专业纪录片制片人不到十人,最大难点是找到投资 | 专访徐筱

这几年,随着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大部分纪录片项目已经不再像独立纪录片时代导演一人分饰多角了,制片人、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每个职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最近,凹凸镜DOC策划了一个系列访谈,让这些纪录片中的幕后工作者聊聊各自的经验和行业发展。

第一期,我们采访到供职于CNEX的制片人徐筱,她曾参与多部国内外获奖纪录片的制片及发行工作,其中包括《塑料王国》《二十四号大街》《江南女儿》《入戏》等。

她坦言,国内专业的纪录片制片人屈指可数,他们最大难点是找到投资。以下是凹凸镜DOC对徐筱的访谈。

徐筱在金马奖颁奖典礼。

国内纪录片最大难点是找到投资

凹凸镜DOC:我们都知道电影项目中导演负责创作、制片人负责运营和项目管理,更具体一点,他们怎么是如何分工和协调工作的?可以以你制作的项目为例。

徐筱:有时候我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有朋友听到我说做制片工作的时候会问:“制片到底是做啥的?”,我以前一般会说“做除了导演创作之外的一切事情”,这个回答比较能快速的结束这个话题。但是实际上我觉得制片也是要懂创作的,倒不是说要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强加到导演身上,而是可以提供一种思路、一种看法,可以和导演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现在参与的纪录片从一开始就参与策划的比较少,我遇到更多的是导演已经有个大概的想法或者拍摄到一点东西,大家一起来看看、聊聊。我们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参加每年的提案大会、各大电影节的展映,能看到比较多的纪录片内容,所以大概能知道这个主题有没有人拍过,不过弊端也在于如果真的已经有个人拍得很好了,那就还需要考虑是否还有必要再做一个同题材的片子,如果要做那它不同的切入点又是什么,如果找不到的话那可能就需要放弃了。

那如果没有放弃的话,制片可能就需要根据导演的拍摄计划制定预算,前期调研、中期拍摄、后期制作都需要考虑到。预算其实真的不是随便想想的数字,如果一个有经验的制片,可能在做预算的时候就大概能知道各个工种的行情价我一定是能谈下来的,那最后实际的开销不会和预算相差太多。

以我自己最近的项目为例,在策划阶段就需要寻找可能愿意投资的公司,跟导演一起去跟资方开会,导演阐述想要拍摄的对象和故事,制片在根据拍摄周期制作出整体预算,以及组建一个拍摄团队。在拍摄期的话制片主要是保证拍摄团队“有饭吃,有地住”,拍摄进度要尽量及时掌握,如果有变化的话要想要应急方案,因为纪录片的拍摄确实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要随时做好Plan B。

后制阶段就是要寻找适合的剪辑师、剪辑指导、混音师、调色师等等,导演可能比较看重这些人的创作理念和资历,那制片就得考虑这个人的酬劳是否在可以承担的预算范围内。发行阶段就是要给电影节寻找可能的露出机会,制定一些电影节报名计划,因为电影节还是能给影片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凹凸镜DOC:在国内纪录片制片人最难的点是什么?它与剧情片制片人区别有哪些?

徐筱:我觉得国内纪录片最大难点可能真的是找到投资,因为在一个商业社会里大家都不是做慈善,大部分的公司投资一部片子肯定是会优先考虑投资回报率的,除非一开始就是“别无所求”。如果一开始希望别人投资,那一定就要聊清楚对方需求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能尽力做到。不要用情怀绑架人,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可能是来自内部的,“我到底为什么要做纪录片?”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从业者都问过自己。不过胡杰导演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很深刻,他说:“纪录片只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不了解的人们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社会冷漠的根源是相互之间不了解,不了解产生了隔阂,隔阂让人们变成了一个个原子。”那我们这些纪录片从业者可以做的,大概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变成一个个原子吧。

纪录片制片人比剧情片制片人相对来说门槛低一点吧,这个门槛低一点我不是说能力,而是纪录片开始启动其实并不难,特别是现在设备大部分人相对容易买到或者借到,去拍一点素材相对简单,但是剧情片制片人要真能开始拍摄那就是全方面的准备,钱、人哪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如果开机了拍到一半停止了,那损失可真是不少。

徐筱

凹凸镜DOC:成为一位制片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徐筱: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制片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共情能力吗?比如早几年我就很容易被强烈情绪的题材所打动,直到现在也会有,有时候我看一个片花有时候都会有一种想要掉眼泪的感觉,真的。但是现在我会在被这种情绪打动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要有“廉价的感动”,这背后想要表达的、真正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很重要。

我想作为制片很重要的或许是你在除了有共情能力之外,是不是有一种眼光,这种眼光可能不仅仅是对影片主题的,也是对是否可以和导演合作的一种判断。因为确实有些导演不适合有制片,Ta适合野蛮生长,那股劲是很难得的。

制片人很重要的另外一点是与人沟通和整合能力。导演可以社恐但是制片人不可以。这一点我觉得是比较在行的,因为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和人打交道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一件事情。整合能力则是当你在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大概能对这个人有一个判断,除了专业上的判断可能还会有Ta比较擅长哪种风格,比较能在哪个片子上能有合作。统筹来看的话就是能不能把这几个人放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这些都是蛮重要的。

华语地区专业的纪录片制片人屈指可数

凹凸镜DOC:华语地区专业的纪录片制片人多少?现在这个行业是怎么一个状况?

徐筱:华语地区专业的纪录片制片人屈指可数,可能十个手指头都能数过来吧,包括我也不觉得自己是一名专业的纪录片制片人,也还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当中。包括我也是最近才真的了解到摄影设备的参数要求、录音的重要性及替代方案等这些非常细节的技术问题,因为制片能真的了解很多具体细节的话对于一个影片的整体制作流程真的很重要。

记得之前看过娄烨的一个采访,大意是他说其实现在中国电影很缺专业的执行制片,专业的执行制片是能了解到各个工种的流程,协调彼此的差异和需求,最终保证完成影片。

凹凸镜DOC:CNEX这些年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培育一套制片人体系,这套体系的效果如何?有什么特点?

徐筱:我自己的感受确实是CNEX还是很注重制片人培育的,比如我们公司的全职员工,人数相对多一点的可能就是制片。我几年前刚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时候也不知道纪录片的制片是做什么,甚至也不知道一部纪录片到底要花多少钱。但当时我们有一些比如制片人手册等内部资料可以看,是过去一些制片同事总结遇到的案例和经验。而且我们定期的两岸三地制片会议可以让大家了解彼此的工作,比如项目上遇到的事情,参加的电影节的感受,都是很第一线的分享。

最近有些纪录片也可以走向院线了,那我们作为制片势必也要逐渐需要适应工业化的流程,比如以前导演拿一个DV就可以拍,那现在很多导演也开始追求影像质量。如果我们以前对于纪录片的影像就是抖动、模糊、光线暗,但现在其实不少纪录片都有很不错的摄影画面,特别是一些导演本身就是摄影系出身的,他们的画面可以说不输专业的剧情片了,而且有时候老天爷的安排会让纪录片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

导演进步了,我们也得进步,那制片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导演搭建一个相对专业的团队,比如摄影师、录音师,后期制作的话也需要有混音师、调色师等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对于一部影片成色有很大的提升作用。我们最近也是重点在学习这一块,也邀请了有电影工业经验的调色师、混音师来给大家讲座,如何更专业的进入到电影工业化流程,至少朝着可以让更多的人能够开始喜欢看纪录片而努力吧。

CCDF-10现场 图 | 蒋显斌

凹凸镜DOC:很多人说CNEX出来的片子很明显风格,这和这套体系也有关吧?

徐筱:我也有听到过这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明显的风格呢?是比较重议题还是说故事是三幕式的结构?如果是以上所说的风格的话我想这应该和体系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和观看到的渠道有更直接的关系。比如有些片子因为它的议题、风格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让它可以有更大范围的传播,大部分人也只能看到这种片子,所以可能就觉得这个风格就是比较明显和固定的,但其实也有很多片子是有其他风格的,只是有时候比较难被关注和看到。

凹凸镜DOC:我们发现现在国内很多制片人都是有国外生活和学习背景的,这个条件为什么对制片人如此重要?

徐筱:我觉得这个现象确实挺明显的,其实不光是制片人有这样的海外经历,很多导演也是。我猜第一可能这跟国内教育环境有关,比如国内很多高校其实是没有专门的纪录片专业的,很多纪录片从业者不少都是在电影学院或者传媒类大学学习的相关课程,有时候一些电影导演、摄影系的学生会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纪录片,从而走上纪录片创作这条路,这其中就很看机缘了。

但国外因为产业相对成熟,这个成熟一方面表现在有的人在本科阶段就可以进行纪录片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另一方面是它有一个回馈机制,比如一些纪录片相关的节展,这对于很多入行的人来说,获得节展的肯定是有很大的鼓励作用的,对于后辈来说那也是可以努力奋斗的一个目标,总之还是一个良性循环吧。

第二点就是现在很多国内的纪录片主动或者被动走了一条“出口转内销”路线,那么有着海外生活学习经验的人来说就比较有语言上的优势去和国际节展、电视台等相关资源进行对接。

徐筱简介

本科、研究生就读于西南大学电影学专业,曾交换学习于台湾、美国。2016年开始就职于CNEX,参与多部国内外获奖纪录片的制片及发行工作,其中包括《塑料王国》《二十四号大街》《江南女儿》《入戏》等。

采访整理:沙丘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