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唱千古的名作,一处多了个字,一处少了个字,却依然是经典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经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词歌赋,也成就了许多文人的伟大地位。比如汉魏时期的曹氏父子,晋朝的陶渊明,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等等。他们留下了名篇,让人至今传唱,经久不息。
但是,就因为我们的文化太过灿烂,留存的佳作实在太多,而我们的历史又太悠久,使得这些名篇不少已经散佚了,还有些出现了不同的版本,真伪莫辨。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够知名吧?它的第一句到底是“床前明月光”,还是“床前看月光”,自敦煌藏宝洞发现不同版本后就争论不休。
这种情况出现的比例不小,比如苏轼的这首《沁园春·情若连环》,也面临这个问题。它在《全宋词》中并没有被收录,而是在《重编东坡先生外传》出现。据说是苏轼早年所创作的一首情词: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说起苏轼的词,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豪放派。其实,在苏轼之前,是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直到苏轼创作出《江城子·密州出猎》之后,才拉开了豪放派词人集体演出的序幕。也就是说,是苏轼的大力提倡和率先垂范,才让文人们恍然大悟:原来词也可以写得如此豪迈!
所以,苏轼在此之前的词,也都是婉约词,而且深受柳永的影响。这首词也不例外,他是借一位女子之口,诉说了对于情人的相思。尤其是此词使用了铺叙的手法,即在有层次地描述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己推人,导致诗歌造成了前后相映的妙境。
这首词的上阕,是主人公一方的相思之情:感情如连串的珍珠,悔恨如同流水,严重时便是如此。不必要奇怪,沈郎容易消瘦,也不必要奇怪,白发为愁而生。总是很难停止,这许许多多的磨难,让我们的相聚约会如此不自由。只能凭空追想我们以前在一起的时光,而后会之日如此漫长难熬。
在下阙中,词人将主人公和对象的角度分开描写,这就是铺叙的表现方法:目不转睛地凝望着远方,后悔上层楼,只是这种惆怅,是新愁压过了后愁。用彩笺密密麻麻写遍了相思,再仔仔细细密封,悄悄送出书信。考虑到他走之后,将会时时打开看,看一回就会流泪一回。要知道,这种心病,是在两人的心头!
这首词运用的手法娴熟,用词之工,实在让人叹服。这也看得出,苏轼除了能歌咏出关西大汉的豪迈,也能将小女子的闺情刻画的如此旖旎多姿。然而,它还有两处问题成为了千古未解之谜。
第一处是在“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出现的。我们应该很熟悉《沁园春》这个词牌了,这第二个“也不须惊怪”在原词牌之中,就不应该是5个字。更何况,两个“也”字在此处,也说不通顺。
第二处是在最后一句“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之中,“这般病染”之前的那个字处模糊,再也看不清楚了,所以也成为了很多文人的争议之处。有人认为应该是“似”,有的认为是“看”,还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小珏甚至看到有专家考证,原文就是“囗”,本意是通“围”或者“国”,在此处不作意思,仅仅表达语气感叹。
出现多一字少一字的情况,自然不是苏轼的过错,但这首词虽然有所遗憾,却依然成为了传唱千古的经典佳作,可见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