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大师的七件作品,共同装裱一起,专家称这件文物价值上亿

中国人爱龙,爱牡丹,人所皆知,其实中国人更爱竹,却被我们所忽视了。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说: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古人曾经用的毛笔、竹筒、简牍都是竹子所制成,更重要的是,竹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清新高雅的代名词。

所以,历代以来,对于竹的赞美,从来没有停止过。画竹更是蔚然成风,从魏晋时期到清朝到现代,都是画坛的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在众多竹子的画作中,您可能听说过郑板桥的竹,但可能忽略了还有一件国宝级的长卷《七君子图》。

说是七君子,其实画作的内容就是墨竹,并不是人物。原来,这是藏家当年将元朝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吴镇六位画师的作品装帧在同一幅画中。其中柯九思有两件作品,另外的五名画师每人一件作品,这才叫做《七君子图》。

对中国美术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不清楚这些名字的重要性。要知道,在南宋之后,善于画竹的名家很多,其中最杰出的就是赵孟頫、柯九思、顾定之、吴镇四人。也就是说,四位顶级的画作高手之中,出去赵孟頫之外,其他三人的作品,悉数收录于此。

而且,另外的赵原、张绅现在没多大名气,那是因为遗留下来的作品实在太少太少了。少到什么程度呢?这幅《七君子图》中的作品,就是他们唯一的真迹。从这个豪华阵容上,我们就不难得知,这幅重要文物的价值有多大。

其实,将这六位元朝画师的七件作品,同时装裱在一起,并不是一开始的有意所为,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在一定机缘巧合之下形成的。从画作上面的题跋,可以看出它的传承有序。

最开始的时候,康熙时期的收藏家缪曰藻就在他的《寓意录》中记载了这组画的雏形。他虽然自己没有收藏,但他说曾经看到过一幅《竹林七友》的画作,收录了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定之、张绅五位画师的七件作品,当时柯九思与顾定之各两幅作品。

等到了乾隆年间时,乔崇修得到了这幅画,可是里面已经丢失了顾定之的一幅画,“竹林七友”显然名不副实。因此,他重新将其命名为《竹溪六逸》,也很贴切。后来这幅画经过李苏邻之手后,被顾麟士收藏。

顾麟士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是清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顾文彬的孙子。当时江南的顾家,是显赫一时的收藏名家,人们对顾家在苏州的过云楼,有着非常夸张地描述: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

要想恢复到当时的七幅图,也只有顾家才有这样的能力。当时,顾麟士看到留下来的一幅空白,越看越觉得不顺眼。他找出吴镇的墨竹横幅,尺寸刚好合适,名气和时代也相当,就正好装帧进去,这才有了现在的《七君子图》。

时光流转,等到顾麟士也谢世了之后,这幅作品被他的四子顾公柔继承。在顾公柔去世不久,他的遗孀张惠娟决定让苏州博物馆妥善保管。后来,在落实政策的时候,国家通过与顾家后人的交涉。最后,顾家后人从大局出发,以“有偿捐赠”的方式,交给苏州博物馆永久收藏。

当这幅作品落户苏州博物馆时,徐邦达、史树青等名家都赶去一睹风采,并且赞不绝口,建议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当时在九十年代,专家们就为这幅国宝定价1亿元。其实,定价1亿也好,10亿也好,这都是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多少钱都不会出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