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刷屏!清华副教授刘瑜演讲: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11月1日,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进行了名为《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的演讲。

她以一名家长的视角,谈论了今天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成功焦虑。

看似高深难懂的演讲,讲的都是特别接地气的话。

很多人因为恐惧失败,便随波逐流地扎入“踩踏式的竞争”之中,只因大家都这么做。这就导致了“自我”愈发被压抑,生活愈发平庸无趣。

比如她提到,她先生问,要不要给女儿学钢琴,她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你不是研究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

她也是一名母亲,她在演讲中提到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还有育儿重担由女性承担的后果。

她试图论证,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找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

摆脱迷茫和焦虑,不妨先从“坚定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开始。以此为起点,去看看自己喜欢什么,去试错,去重来。放下“更高、更快、更多”的竞赛执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便是自由。

虽然不少家长认为,正是因为刘瑜全家都是清华北大学霸,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在很多人、很多家庭都被空前教育激烈竞争压力压得透不过气的当下,听听这样独辟蹊径的教育观,不乏一定的道理和启发。

01.

不确定性,社会进步的代价

不确定性本身不一定是坏事。某种意义上,它是现代社会的特征,是社会进步的代价。

自西汉到1949年,中国人均GDP基本保持不变。此时,生活没有不确定性。未来就是对过去的不断复制。你爷爷是铁匠,你爸爸是铁匠,你也是铁匠。

但是,在过去200年间,各个国家经济曲线直线上涨,人类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恰恰是不确定性,为我们带来更多机会,更多可能性。

不确定性在带给我们自由和机会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焦虑。在现代社会,我们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也因此有了失业的自由;我们有了受教育的自由,也因此有了考试可能不及格的风险。

自由,好处是无限的可能性,坏处是无限的竞争。

于是,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保障机制,比如社会保障、金融、保险、慈善等等。大众教育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种保障机制之一,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大众教育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我们应对各种风险。

但是问题来了,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恶性竞争,这也是我们教育的现状,即“军备竞赛”模式。它包含两个策略——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这具体体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上大学、读研、读博,国内读完、国外读,拿了第一学位、拿第二学位,拿了学位、还想拿各种各样的证书。家长也要求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从小就参加各种兴趣班等等。

无限的恶性竞争。很多家长号召搞素质教育,于是乎,教育部积极响应,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搞素质教育,搞得我们家长现在一听到“素质教育”这四个字,就闻风丧胆。

02.

恶性竞争里成长,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

教育的这种“军备竞赛”模式,后果是什么?所有人都疲惫不堪。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他的孩子12点睡。你上两个补习班,他上四个补习班。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一则转发的新闻,讲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妈妈,为了辅导孩子考大学,硬是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理工科的学霸。

我当时看完这条新闻后就在妈妈群表态,我说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其他的妈妈纷纷表示,他们的孩子也要开奶茶店。我就意识到,看来这个奶茶店竞争也非常激烈,我们家的孩子还是开煎饼店算了。

这种恶性竞争在我看来,会有几个后果。

第一,它是对女性的伤害。无数的职业女性本可以在事业上绽放,结果却因为被卷入这种恶性竞争,不得不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孩子教育的“军备竞赛”中,放弃自己的事业。

第二,它是对家庭关系的伤害。本来非常和谐的家庭关系,因为你要逼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导致家庭关系鸡飞狗跳。

第三,它是对教育公平的伤害。到最后你会发现,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如果你能上得起最好的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前途。

但是,这一切最大的伤害是孩子本身。青少年抑郁症、焦虑症很普遍,自杀的低龄化趋势非常严重,每5位中学生就有1位曾经考虑过自杀。

一个孩子,怀着对世界的无限憧憬长大,结果,我们所有的大人合谋起来告诉他:你的前半生存在的目的,就是考试,完全了无生趣啊。

就算不抑郁、不自杀,在这样的恶性竞争里成长,也很容易长成一个“空心人”。虽然习得了十八般武艺,但完全不知道到底该做什么。

03.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

如何缓解军备竞赛的压力?首先,认识你自己。这可能比你认识世界,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获得越多技能越好。但是很少鼓励孩子去思考——我是谁?我最适合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最喜欢干什么?很少鼓励孩子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

人生是否真的是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得到的越多越好?我很怀疑这一点。我觉得,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个人如果因为高密集的补习或者昂贵的咨询服务上了一流大学,大学四年、八年都在凤凰群当中当个凤尾,未必有利于他的成长。

一个自由散漫的人,因为听父母的话考了公务员,无论升到处级或者厅级,他可能每天都会觉得自己在穿一双不适合自己脚的鞋。

为什么现在青少年这么多抑郁,这么多焦虑?就是因为这种错配。很多人根本不是从自己的兴趣、性格、特点出发去选择专业、去找工作,而是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走别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鼓励年轻人发现自我,而是逃避自我。从独特的自我逃向平均的他者,个性逃向潮流,从冒险逃向安全。

如果你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因为“别人都报了”。如果你问大学生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好找工作”。如果你问职场人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是因为“稳定、收入高、让父母放心”。哪怕你换一个工作,也不是因为你喜欢这个新的工作,而是因为你太讨厌上一个工作了。

所以,你的人生就是无穷无尽的逃跑。

04.

往人多的地方扎,只会是踩踏式竞争

但是,这种随波逐流带来的安全感在我看来,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因为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怎么可能安全?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硅谷的投资家彼得·蒂尔写过一本书,《从0到1》,就是说这个投资原理。

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从竞争中胜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有10000人了。

我先生曾经跟我商量,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我就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当然其实我就是懒,属于那种不战而降的妈妈。

彼得·蒂尔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人们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引自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事实恰好相反。

不幸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

为什么?因为不幸的人都在走别人的路,而幸福的人都在另辟蹊径。

人人都在做金融的时候,他去做互联网;人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他去拍电影;人人都在拍电影的时候,他去搞教育;人人都搞教育的时候,他又回来做金融。这就是独辟蹊径。

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样。很多人都发现了中美教育的一个悖论:就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国很多中小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好。

但是,到了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美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最后各种诺贝尔奖,他们拿的最多,而中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少而又少。

这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悖论,我觉得就和是否鼓励“自我探索、自我发现”有关。

当每个人都被鼓励去寻找自己最大的亮点,施展自己最大的优势,一个社会的创造力就会被发挥到极致。

而当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个标准面前踩踏式竞争,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探索自己的兴趣,于是就很难出彩。他可能因为强大的外在压力而做到及格,甚至良好,但是因为缺乏内在的热情,他很难做到优秀、做到极致。

可能有些年轻人会说,我不是没有勇气去尝试,但是我不知道该干什么;我也想跟随内心,但是我的内心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不奇怪,你从小都在流水线上长大,你真的不知道下了流水线应该干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父母、老师给为你指明各种前进的路标,前进,左拐,右拐,突然有一天方向盘交给你自己了,你不知道怎么办、迷茫很正常。

自由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它是一种习得的能力。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断探索、试错中试出来的。你不可能坐在房间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突然就顿悟了,啊,我应该去干这个。

没有一个人的“自我”在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就是一个成品,它不是草丛中的一块宝玉。你最初找到的仅仅是一块石头,你得把这个石头雕刻成你自己,这才是发现自我的过程。

05.

社会充满了成功学,却没有教人失败的勇气

很多年轻人之所以不敢去试错,就是害怕失败。既然是试错,肯定就会犯错,结果可能就会失败。

现在,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但是却没有“失败学”。社会、老师,家长不停地引导孩子“有志者事竟成”,但其实,成功有实力、运气、关系、出身、情商等多重因素,不是空有一腔热血,就能成功。

前段时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事件震惊全国,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临死前他留下了一封遗书,因为做实验失败,他觉得自己是个废物。这当然让人非常痛心,人们想不通:为什么他宁愿自杀,也不选择退学、休学?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社会有太多错误的失败观。这种失败观首先就体现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但失败其实是认识自我的一条必经之路,因为失败,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力的限度,兴趣的限度。

失败是一个信号机制,提醒我们该拐弯的时候拐弯,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我们的教育鄙视放弃、鄙视失败,还发明了很多褒义词鼓励这种极其痛苦的坚持:坚韧不拔、坚定不移、决不放弃、战胜自我……你说你方向都错了,为什么一定要坚定不移?都走到死胡同了,为什么要决不放弃?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止损机制。

李雪琴,目前中国最好的脱口秀演员之一。她去纽约留学之前都是一个标准的北大人,但是因为抑郁或其他个人原因,没拿到学位就回老家了,开始网络卖货。用世俗的标准来看,她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对她来说,恰恰是一个转机,她转型为网红、成为脱口秀演员。

在我看来,中国损失一个这么优秀的脱口秀女演员,比纽约某投行里损失一个女白领,前者损失要大多了。所以,认识自我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没有失败的勇气,就没有发现的惊喜。

06.

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就够了

另一个可怕的“失败观”就是成功标准的单一化。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出人头地,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有更多的粉丝……总之,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那你就失败了。

可是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郎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

我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她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这句话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所以我一开始就把自己从虎妈的战车上解绑了,获得了做母亲的自由。

可能有人会说,刘老师您别假谦虚了,你们全家都是清华北大的,你也上过藤校,你家孩子肯定很优秀啊。我想告诉你们,我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孩子家长都是学霸,清华满大街藤校毕业的老师,那又怎么样呢?一个班里还是只有一个第一啊。

整个北京,清华北大的录取率是千分之五左右,能上美国藤校的更是凤毛麟角,你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抓到彩票的那一个?这不科学。

所以,这不是谦虚,这是一个理性人对概率学的尊重。当然了,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接受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之后,正确的教育观是什么?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苍天大树,而是要把一颗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大部分人可能天赋都很普通,但是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作为一个家长的使命就是:沿着孩子的独特性,帮她找到她所欢喜的事,发掘她的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得比所有人都好,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哪件事情干得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日本有个工作叫做“收纳咨询师”,你看,收纳都可以成为一个工作,甚至事业。你家孩子可能不是天才,但在一个小小的天地里过上怡然自得的生活,这就够了,这就是成功。

还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非常懒,我怎么去改造他?一个办法是帮他找到自己的亮点,让他形成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但是,确实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些人天性懒散,“干什么都不努力”。即使是这种孩子,我觉得也不能去“失败羞辱”,最多是帮助他理解,性格即命运,他将来要为现在的一切人生态度承担后果。

可能因为我从小是个很“要强”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假定别人也应该如此。

虽然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盖茨、马云,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都应该追求卓越。但是,随着成长,我的这个想法也开始动摇了。因为我慢慢意识到,所谓成功,往往和巨大的责任和压力相对应。

每个人的价值排序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用舒适、用从容、用轻松去交换成功,而追求舒适、从容、轻松也未必是什么罪过。如果一个人选择“自在”放弃“成功”,这也未必是坏事。

说了这么多,我的教育观是什么?其实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我相信这种因势利导的教育,对教育本身的产出,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千家万户的和平稳定来说,都利大于弊。

只有每个人都各美其美,一个社会才会生机勃勃。

编辑:顾军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综合自看理想、印象笔记、起点人文plus等 图丨本报资料图片,摄影:张伊辰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