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如果你真懂了,你就不会追风口、补短板了【一点资讯】

无论是家长、老板,都有一个妄念需要破一破、醒一醒了,哪个妄念呢?

不符合现实情况的“都想要”,也就是“既要...又要...,甚至还要...”的想法。

在公司大会上,我们就经常听到有老板大言不惭地说,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快;

在培养孩子时,我们也什么都想要,特别是孩子的短板那是要补齐的,哪里不齐补哪里。

这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一厢情愿。

为何这么说?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我们先看给孩子补短板为何是妄念?

在培养孩子时,我们一直在被一个所谓的伪理论所误导,这个理论是什么呢?

就是木桶理论——木桶里能装多少水,由最短的那块木块决定,孩子成就的高度,由最低的短板决定的。

看起来无比正确,但这是偷换概念,一个水桶和孩子的成长或者说今后的幸福根本八竿子打不着,毛关系都没有。

但这个理论对商家来说,却无比有用,所以商家们大吹大擂,因为这刚好与家长们要培养全才的潜意识扯上关系了:

  • 编程在未来很重要,你孩子在这方面弱,你得给孩子报上;
  • 逻辑思维在未来也重要,你孩子也弱,这个你得报;
  • 甚至,在外面疯跑就可以获得的体能,也需要报班。
  • ... ...

以前,这个水桶的板子被分为“德智体美劳”还好点。现在好了,板子越来越窄、无穷无尽。

家长们也懒得思考,哪个热门就补哪个,但事实是:

我们把有限的资源、精力、时间,放在补齐孩子无穷无尽的短板上。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大概率就是:

孩子没有培养成全才,却把天生的「长板」也丢掉。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木桶理论成立的前提,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真实世界里。

这个理论的前提是什么?

是不和别人发生关系,自己把水盛得越多,就越成功了。

但真实世界的成功,根本不是这样的,不是你很全面,而是你在某一方面的能力非常出众。

就是你出最长的那块木板,他也出最长的,最后大家一起把各自最长的木板拼凑成一个巨大的“木桶”,然后“盛水”,完后再分享成果。

从原始社会开始,其实就有了无比精密的合作,那些不和别人玩,自己单打独斗的不是被猛兽吃掉了,就是饿死了。

在个体面前,大自然太险恶了,唯有分工合作才能生存,比如要吃肉,就得去打比人威猛几倍的猛兽。

怎么打到这样的猛兽的?

与别人合作,甚至与动物——狗,合作。

完成狩猎后,再分食,和人分肉,与狗分骨头。

世界发展到今天,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孩子以后怎么在世界立足?

单打独斗?

亿万年前的原始社会都抛弃这个做法了。

所以唯有与人深度合作。

拿什么资本?

拿自己最拿手的那一部分,这部分技能从哪里来?

从孩子天赋中来。

把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培养到极致,然后去和别人的天赋合作,这样就能把蛋糕做得足够大,每个人都会有丰厚的回报。

在此,你可能有一个疑问:

我补齐短板,长板不就更多了吗?这样不就能与更多优秀的人合作了?

我只能遗憾地说,这也是臆想,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太骨感,因为:

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家庭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退一万步讲,你家财万贯,给孩子的投入可以不计成本,但孩子的时间、精力就那么多,一天就24小时,补短板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要从本属于锻炼长板里面去抽。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上天赋予的没有到最好,第二第三块板也是半吊子。

这个世界不差二流选手,但在一个点上是一流的人才,再与其他的一流人才合作,你收获的成就可能比100个二流选手的还多。

好,这是孩子教育,我们再看很多公司的一厢情愿。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人变我快。”的问题在哪里?

人家没有的你有,人家有了你又优化了,人家也优化了你又变了,人家也变了你比别人变得更快。

什么你都占上风,别人还不活了?!

一个组织的资源、人力、时间也是有限的,你怎么可能把自己“木桶”上的每块板都做得比别人好呢?

什么好处你都能占着,就你聪明?

显然,这不是事实,这些只存在幻想里。

为何当初支付宝要做社交?

就是一厢情愿地觉得“人家腾讯有的,我也要有!”但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后,还是失败了。

而有些企业就想得比较明白,比如多年前的「七天酒店」,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让客户「睡好觉,上好网」这两点上。

把这两个点发挥到极致后,别的酒店在这点上显得就弱了,而这两点正是大部分出差人的普遍诉求,这让七天酒店的股价涨了好几倍。

所以,真实的商业世界是什么样的?是:

人无我有,人有我无。你有你的厉害,我有我的强项。

你再看现在很多人,很多企业在犯当年支付宝的毛病:

追着风口走,看到别人电商起来了,就跟风去做电商,做到一半看到直播带货又来了,又去做直播带货,搞到一半社区卖菜又火了,再次改弦更张、着急忙慌的去卖菜。

但跟风的成了吗?

我是没见过“追风少年”飞起来的。

其实,长板短板这事儿几千年前的《孙子兵法》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有人说,这不就是:以我之实击敌人之虚吗?

这么理解也不能说不对,但这是一句废话,这就等于说石头能把鸡蛋砸碎,知道这句话又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绝对不是说敌人是“虚”、我是“实”这么简单,也不只是说让我们找到敌人虚弱之处,一击即中。

而是说:

我们都是凡人,禀赋资源都有限,敌人有实有虚,我们自己也有实有虚。

我怎么才能变得“实”呢?只有用虚来换,放弃一些不重要的,把资源调动到重要的地方,让这些重要的地方变得“实”起来。

这,才符合现实情况。

孩子的时间、精力、家里条件有限,所以我们要把不重要的放弃一些,把精力、时间、资源集中到重要的地方来。

什么是孩子最重要的地方?

那就是他的天赋,老天给的最大嘛,学起来不仅带劲,而且快,事半功倍。

同样,一个组织也是由人组成的,这个组织的时间、精力、资源禀赋也像人一样,都是有限的。

你也只能放弃一些,让这些不重要的“虚”,而把你觉得重要的地方坐“实”了。

任正非当初为何死活不涉足房地产?

我觉得他深知虚实篇,你要得到,必先放弃,要半路去搞房地产,放弃的是什么呢?

就是把本来属于通信的资源、时间要分出来,而这样一来,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房地产也“虚”,擅长的通信也“虚”。

那可真是“无所不备,无所不寡”。

人啊,总有一个弱点——高看自己,小看别人。但实际情况却是99.9%的人在禀赋上都差不多。

那些能成事儿的,其实基本都是明白这一点的人,他们与别人拉开距离的秘密,就是长年累月在砸一个点,让一两个优势在时间、资源、汗水的浇灌下出类拔萃。

如果认不清这一点,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的:

打仗时,哪里都想防好,结果哪里都没有防好;

商业中,什么利润都想要,最后什么利润都得不到;

养孩子,什么都想培养,最后什么都没有培养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