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适《燕歌行》今韵

唐高适《燕歌行》今韵

一君木子

燕歌行

唐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评析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鬭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注释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汉家:借指唐朝。

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

汉将:指张守珪将领。

非常赐颜色句:破格赐予荣耀。赐,一作'借’。

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

榆关:山海关。

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

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

瀚海:大沙漠。

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

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

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穷秋:深秋。

腓(féi):一作'衰’,病,枯萎意。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

玉箸:即玉筯、玉筷,白色的筷子,借喻眼泪,這里指思妇的泪水如注。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

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文中泛指东北战场。

边庭飘飖(yáo):一作'边风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

那可度:一作'那可越’。

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苍茫:一作'苍黄’。

更何有:一作'何所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早、午、晚。一作'三日’。阵云:战云。

寒声:一作'寒风’。

血纷纷:一作'雪纷纷’、一作'徒纷纷’。

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夜里可用作巡更敲击报时的铜器。

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爱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韵译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起尘狼烟东北,

唐朝将军辞家欲去攻破残忍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

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的赏赐丰沛

锣声响声威山海关,

旌旗迎风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萧条满目凄凉到边

胡人借威力在杂风雨侵凌人畜

战士拼杀在阵前半数死半数生

却在营帐中还能传出美人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落日孤城战越斗人员不断少减

身受皇家恩义常思报国英勇杀敌,

边塞将士用力尚未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辛长久,

妇人珠泪挂双目悔恨赴征别离候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仰望天空频回头。

边境飘渺遥远怎可轻易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何所有。

气春夏秋三季象阴笼罩

一夜寒风声声如泣如诉声惊耳鼓。

白刃乱飞夹杂着鲜血纷

从来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鬭多惨苦,

现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广将军。

作者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安东都护高侃之孙。

天宝八年(749年),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担任掌书记。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把守潼关。天宝十五年(756年),护送唐玄宗进入成都,擢谏议大夫。出任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李璘叛乱。讨伐安史叛军,解救睢阳之围,历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广德二年(764年),入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765年),去世,时年六十二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注:本编篇参考了网络中未署名文章,仅为学习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