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与地坛》,我走进了地坛
作者/临海凭风
其实,北京的地坛我早就知道,但是一直没有去。只是因为读了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长篇散文《我与地坛》以后,才萌生了去地坛的想法,想看看那里的环境与风景。
是啊,史铁生《我与地坛》问世之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好评。无论是在这篇散文发表之初读者独爱有佳,还是数年之后广大读依然对这篇散文念念不忘,每年都有一些新的读者阅读这篇散文,不仅为文中优美的语句、深邃的言辞所吸引,更为作者坎坷的人生、完美的精神世界打动。
曾经负责编辑发表这篇文章的姚育明时隔多年后颇多感慨地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与地坛》的影响仍然经久不息,直到现在仍有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可以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我就是姚育明所说的那一部分人之一。在北京的金秋,金黄的落叶飘飞的思念季节里,我怀着深深敬佩和怀念的心情,踏进了地坛。去寻找坐在轮椅上时常来到地坛,或放下靠背躺在上面,集中思考和表达“生命”的困难与意义。和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了解母亲,而是给她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在母亲逝世后,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角色定位。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的的史铁生的身影。
原来,史铁生来地坛的时候,地坛是荒凉的,(因为地坛于嘉靖九年庚寅1530年五月,作方丘于北郊。十一月,定北郊之坛名地坛。1938年戊寅6月,侵华日军修建西郊飞机场,将地坛内房屋土地分发迁移贫户居住耕种,遂停止开放。)除了残缺的祭坛、破败庙宇、自生自长的树木和脚下荒草……只是偶尔有人经过,或者是母亲关心偷偷地看他,那将是一个苍凉、静谧的世界,因此,在这样的环境里,史铁生才写出了《我与地坛》,像是与整个人类精神的对话与探寻,字字句句昭示“生命偶然,但不能轻视”主题。
因此,要理解一篇作品,不但要了解作者,还要了解他写作的环境和处境。通过在地坛的细细观察,我加深了对于《我与地坛》的深邃思想的了解和理解。
地坛是,祭坛是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先人们把他们对神的感悟融入其中,升华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阴阳、布局等,无不完美地体现于这些建筑之中。祭祀活动是人与神的对话,这种对话通过仪礼、乐舞、祭品,达到神与人的呼应。其中最著名的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西安圜丘、祈谷坛、先农坛等。
地坛是古都北京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五坛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公顷。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帝之神”的场所,也是国内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院内有方泽坛、皇只室、牌楼、斋宫等。
坛内主要的是地坛,面积达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布局遵循我国古代“天圆地方”、 “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 1957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1984年5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
经过修整的地坛如今坛内景点完好,依次看了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存放迎送神位用的轿子和玉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神库”,以及 “祭器库”、 “神厨”、 “乐器库”等。
宰牲亭,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集芳囿,一座封闭式的---养殖、展览南北方名贵植物、花卉和金鱼为主的古典式景园。园内有殿室、廊亭、池榭、爬廊、假山等,室内除了有数百种名花树木异草外还有假山叠水、溪流。是一座名不虚传的景色优美、四季如春的幽静仙境。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
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祇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
如今的地坛树木茂盛,古树参天,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方泽坛周边,多数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古树种类有侧柏、桧柏、榆树、银杏、国槐等,古树千姿百态,既体现出饱经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又表现了顽强的生活力,古树群落已成为公园的独特景观。
走在坛内,脚踏着缤纷的落叶,回望史铁生度过的沉重岁月,心情依然不轻松……
2020、11、
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