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手足口病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一类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以典型皮疹为特征,5岁以下幼儿高发。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肠道病毒,常见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血清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A71)较易引起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主要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类。轻症患儿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伴随皮疹。其典型皮疹以疱疹、丘疹为主,周围可见红晕。主要集中发生在口腔、手、足及臀部。由于淋巴组织及血液的播散作用,重症患儿可出现多脏器损伤,导致循环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且进展较快,可引起死亡,故应予以重视。
板蓝根目前主要还是用于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其对手足口病预防的针对性不强,不推荐常规用于手足口病的预防。
2016年已有我国自行研发和生产的手足口病疫苗上市,但其主要针对EV 71病毒感染,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有接种需求可咨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临床上手足口病病原学的诊断检查主要通过咽拭子、肛拭子及血清学检测到病毒或者病毒抗体。其他检查如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及脑电图等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进行评估。
一般轻症以对症治疗为主,控制高热,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口腔护理,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利巴韦林或干扰素喷雾,此外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也可用于治疗。重症患儿则需根据病情进行抗休克及其他生命支持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在家护理除饮食清淡、注意休息外,还需密切观察患儿是否有精神萎靡不振、恶心、呕吐及剧烈咳嗽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可能发展为重症应尽快送医就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是一类传染病,可通过体液、飞沫及接触传播,成人也可感染发病,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儿一旦发病建议在家隔离治疗,待首次就医2周复诊确认病情痊愈后方可解除隔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