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学说爱的语言
让我们一起学说爱的语言
我们都承认我们是爱孩子的,但为什么最后成为了伤害,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而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呢?
到底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呢?
对日常对话的观察,发现蒙蔽爱的却是我们所说的话。
“晓明,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晓明躲躲闪闪的样子。
“拿过来。“晓明怯怯的递过来一个螺丝刀和一把钳子。
“你带它干嘛?“
“不干嘛!“
“我三令五申告诉你们:不允许带玩具,尤其这样尖锐的工具,绝不能进教室,伤到人怎么办?“
“老师,我没有伤人。“
“万一伤到人怎么办?“
“谁让你带的,带来干什么。“
“我自己要带的。“
“带来做什么?不说就让你的家长过来。“
“我想修修凳子。”
“修凳子学校有后勤,用不着你修呀。把工具先放到我这里,有时间让你父母来取。”
晓明失望的离开教室。
对话中,教师带着评判。所有的指向都是孩子做的不好,指责评判孩子。用非常刻薄的词语挑剔学生。学生从你的态度、表情、言语里感受到的全是批评。没有感到一丝爱意。即使你认为是为他负责。
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分析都是评判的形式。在日常对话中,我们会有意无意的把与自己价值观不符的视为是错的或是不对的,在案例中,老师认为“带工具”是不对的,来指责学生的这个行为。当学生感受到被评判时,他会感受到被否定,而心存抗拒或是防卫。
刚才的对话中,老师也一直是在孩子的模式中,如果你换个模式,孩子的模式会停止,而形成一种新的对话模式。
“晓明,老师很好奇,你手里的是什么?”
“螺丝刀和钳子。”
“你想用他们要做什么呢?”
“老师,我看班级凳子坏了,我想修修它。”
“很感动晓明同学义务修理课桌椅。我感受到你对班级的爱。”
“开学那天,我发现有几个椅子的螺丝松了,今天便拿来工具,准备修理一下。“
“晓明同学,你需要帮助吗?“
“我可以让我好朋友浩浩和泽宇帮我。“
“他们会使用这些工具吗?如果使用不当会发生什么?“
“使用不当会伤到自己,戳到别人。“
“如何保证安全使用这些工具呢?“
“我可以找后勤的张老师帮忙,和我们一起修理。“
“这个主意不错。晓明同学,这些工具使用完毕如何保管呢?“
“老师,我用完了,你可以替我保管,放学后我再带回家。“
“好的,晓明,很感谢你为班级做了这么多贡献,我也感受你对班级的爱。“
如果我们放下评判,全程充满着好奇,让晓明为这件事负责,他会想出很多可能。
评判的另一种形式是做比较。
我们最容易与别人对比,我们常去夸别人家的孩子,而否定自家的孩子,让孩子自愧不如,也切断了他对自己的善意,
“你就不能像某某同学那样吗?你看人家学习多认真,你咋听的课呢?“
长时间接受到这样的信息,孩子会认为自己真的有问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还有另一种疏离生命的形式是推卸责任的语言,“不得不“,我不得不做是因为你让我做的,这样就可以不为自己负责任。
“你为什么吸烟?“
“我的朋友们都在吸烟,我不得不和他们一样吸烟。“
他这么说潜藏的想法是自己别无选择。其实他是有选择的,他可以选择吸烟,也可以选择不吸烟。选择吸烟是因为他内在有个需要,“我选择……,是因为我想要……“,当让孩子重新表达吸烟事件,我选择吸烟,是因为我想要认可。看到自己的内在需要,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自己。
我们是在评判的语境中长大的,忽略着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被疏离的语言伤害着,从而也学会用这样的语言伤害自己和别人。我们要学会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我们要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负责。让我们一起学说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