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汉白玉碗越来越走俏
也有记载传说在我国的新疆和田地区,有一种非常好的建筑装饰村料,它大多呈卵石状。由于这种洁白如雪的白石产在河床中,呈半透明状态。还带有晶莹剔透的水色,人们就把这种白石称为水白玉。无独有偶,在北京市的房山区,特别是在南尚乐的石窝村、高庄一带,也发现一种极好的建筑雕刻石料,而且形状、磨光性、透光性都非常好,几乎与水白玉一样,它的颜色也是白而清润,质地纯而细密,因为产于北京酉郊的山区,相对于产在河床中的水白玉来说,它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旱白玉”了。后来,由于长时间的流传,人们在传诵中就把旱白玉的“旱”字误传成了汉朝的“汉”,成为今天的汉白玉名称。
乾隆汉白玉碗是如何进行鉴定的呢?对于乾隆汉白玉碗材质的鉴定,还算有谱,从产地采来原料作参照,用光谱仪对送检品照出数据,与参照物进行对比,相同者便划为一类,定出“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等等。虽然“青海料”、“俄料”类同和田玉,有的鉴定单位也给出“和田玉”鉴定证书,但材质鉴定还算有点科学依据。然而对乾隆汉白玉碗年代的断定,如今仍属科学难题,目前实行的专家鉴定,因缺乏客观依据,实在令人难以恭维。青铜器、陶器、瓷器类,因皆为冶炼烧结而成,可以根据烧成后碳分子的逐年衰减规律,用“碳14”仪器进行大体的年代测定。而玉石为天然的原生态物体,则很难测定其制作年代,如随便找块石头,其生成的年代都为上亿年。用玉石雕琢而成的乾隆汉白玉碗,只能根据加工时的年代来断代,但目前尚无任何仪器来测定玉石的加工成器年代。现有号称检测乾隆汉白玉碗的仪器,无非是高倍放大镜,看看加工痕迹是手工还是机器活。是机器活,当然为现代机器所为;是手工活,便判断为机器发明之前的作品,而由此断定为乾隆汉白玉碗器。但再具体问是宋代?汉代?还是新石器时代?专家们就语焉不详了。这也是乾隆汉白玉碗专家们很少敢为乾隆汉白玉碗断代的原因。现在市面上一批所谓乾隆汉白玉碗专家,壮着胆子大开鉴定证书,多半是迎合市场,厚着脸皮挣钱而已。
2013年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拍卖的一直乾隆孝粉玉碗外形尺寸为直径为10CM;高度为3.5CM.碗底直径为4.5CM的一个古董碗,价值大概在叁佰伍拾万元以上。据说经过两轮抢拍,价格涨到888万成 交了,是一位香港企业家买去的。初步估计在400万以上,属于罕见,有很高的收藏于升值空间.收藏家们都以能够拥有一件粉玉碗为荣,一旦拥有,大多秘不示人。所以说,“只要东西好,贵了还能贵”。随着艺术品市场逐渐金融化的趋势,此件以后碗身价飙升,还可以升值。
人工染色虽可乱真,但细心辨析还是能准确识别的。如伪造的"鸡骨白"干枯似石,缺乏玉特有的温润感;人造血沁仔细嗅来有一股血腥味,且迄今的考古发掘得到的乾隆汉白玉碗中未发现有此种沁色,至于用提油法上色的乾隆汉白玉碗,油腻感很难消除。此外,观察色沁处是否正好在乾隆汉白玉碗的瑕斑处,也是辨析的捷便途径。
汉白玉质地坚硬洁白,石体中泛出淡淡的水印,俗称汗线,故而得名汉白玉。汉白玉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其玉质虽坚硬,但却脆弱易碎,所以汉白玉雕刻的艺术品极其稀罕。乾隆时期的玉器以它精湛的工艺博得世人的喝彩,在雕琢技法上堪称一流。“乾隆玉器”之所以在各大拍场上屡创高价,有其独特历史环境的因素。乾隆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国力昌盛,财富的空 前积累为奢 侈享受提供了充足条件,精美艺术品受到皇 室贵 族的垂爱。
乾隆孝粉玉碗乃是乾隆皇帝他母亲当时生病,经过御医治疗研发中药必须配合玉器使用才能达到最 佳疗效。为此乾隆皇帝连夜命令工匠赶制出玉碗-玉蝶-玉杯-玉瓶等。后期被后人誉为“乾隆孝粉”。
清乾隆玉器之所以深受市场热捧是有历史根源的,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最昌盛时代。乾隆在位期间是清宫收藏古玉最多的时期,据说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文就有800首之多。乾隆诸子取名均与玉器有关,皇帝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让玉之福祉润泽其后代。乾隆皇帝对玉的痴迷,促使“乾隆玉”成为18世纪中国玉的代名词,乾隆玉也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发展进程中最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