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自画自题诗-略论金农与文人画的定型

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主要指宋、元、明、清时代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业余或半业余绘画,诗、书、画的合一是其关键。在文人画史上,金农是一个重要人物。关于这一点,已有不少的研究者注意到了,本文略微调整一下研究角度,直接围绕“诗、书、画”关系的变动来讨论金农与文人画定型的关系。上海博物馆藏金农《山水人物册》,其六题跋云:“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导在春船。此予在二十年前泛萧家湖之作,今追想昔游风景漫画小幅并录前诗,曲江外史记。”这是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金农七十三岁时追记二十年前所游萧家湖风景。“漫画小幅并录前诗”“曲江外史记”是比较典型的题跋格式和语言。同一年金农还创作了另外两件风格相似的作品,故宫博物院藏金农《人物山水册》,其九题跋云:“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导在春船。曲江外史画诗书。”沈阳故宫博物院藏金农《杂画册》中有题跋云:“回汀曲渚暖生烟,风柳风蒲绿涨天,我是钓师人识否,白鸥前导在春船。曲江外史画诗书。”我们知道,出于市场的需求,一题多作在金农及“扬州八怪”中是常见的现象,这三件作品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金农在后两件作品的题跋中使用了“画诗书”联署的作法。

清 金农 隶书碑记 38.7cm×106.5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农 周礼识 24.4cm×117.6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诗书”联署也出现在金农的其他作品中,略举数例。上海博物馆藏《梅花册》,其五题跋云:“驿路梅花影倒垂,离情别绪寄相思。故人近日全疏我,折一枝儿寄与谁?稽留山民画诗书。”其十五题跋云:“一枝两枝横复斜,林下水边香正奢。我亦骑驴孟夫子,满头风雪为梅花。稽留山民画诗书。”《梅花册》作于乾隆丁丑(一七五七)年,金农七十一岁。广西博物馆藏《杂画册》,其四题跋云:“松比人长覆石阑,人如松立影生寒。一只我有弄泉手,溅沫飞流独饱看。稽留山民画诗书。”《杂画册》作于乾隆二十四年,金农七十三岁。南京博物院藏《牵马图》,题跋云:“龙池三浴岁骎骎,空抱驰驱报主心。牵向朱门问高价,何人一顾值千金。七十五叟杭郡金农画诗书。”这是已知最晚题跋中有“画诗书”联署的作品。此外,在金农的诗文集以及著录作品中也可见到“画诗书”的联署,《冬心先生杂画题记》云:“白板小桥通碧塘,无阑无槛镜中央。野香留客晚还立,三十六鸥世界凉。曲江外史画诗书。”《杂画题记》是后人根据金农题跋所编文集,所收主要是金农在自己作品上的题跋。与其他诗文集不同的是,《杂画题记》所录为题跋原文,因此较多的保存了“画诗书”联署的资料。

清 金农 双井茶经 58cm×164cm

荣宝斋藏

清 金农 相鹤经 37cm×156cm

故宫博物院藏

概括而言,在金农的绘画作品中,“画诗书”联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从题跋的格式来说,“画诗书”联署与“画并题诗”“画并记”等并无含义的上不同,但是从诗、书、画的关系来说,它却最直接地反映了文人画关键因素的演变。“画诗书”联署在古代绘画作品的题跋中不算常见,但是在金农的题跋中却并不少见,这就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清 金农 周日章传 91.7cm×175.4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诗书”联署可以追溯到元代,上海博物馆藏柯九思《墨竹图》,题跋云:“熙宁己酉湖州笔,清事遗踪二百年。人说丹丘柯道者,独能挥翰继其传。非幻道者丹丘柯九思敬仲画诗书。”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画诗书”在绘画题跋当中的第一次联署。除了柯九思以外,其他元代画家很少采用这种联署方式。再向上可以追溯到宋代,故宫博物院藏宋徽宗《祥龙石图》,题跋云:“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腾涌,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乃亲绘缣素,聊以四韵纪之。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常带瞑烟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故凭彩笔亲模写。融结功深未易穷。御制御画并书。”这里的“御制”指皇帝所作之诗,“御制御画并书”显然就是“诗、画并书”的意思。虽然从文字上看还不完善,但是将它看作“诗书画”联署的源头是没有问题的。

清 金农 《人物山水册》十二开

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见,在美术史上存在一条从宋徽宗到金农的“诗书画”联署的线索。“诗书画”联署线索所牵涉的画家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它直接反映了诗、书、画关系的变动。作为文人画的关键,任何有关诗、书、画融合的材料都应该得到重视。遗憾的是,这一线索往往为研究者所忽略,这固然有文献整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对作品的重视不足,毕竟它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仍流传于世。所谓“诗书画”合一,从形式上看是诗歌、书法、绘画三种艺术形式并列于同一载体,就内容而言则需要三者的充分融合。唐代有郑虔诗、书、画三绝的故事,也有卢鸿绘《草堂十志图》并题诗的记载。事实上,在郑虔、卢鸿之前的时代,传世作品和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诗、书、画并列的形式。应该看到,唐以前这种诗、书、画的并列已经具有审美的价值,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诗、书、画融合包括诗书、诗画和书画关系三个方面,以下略为说明。首先来看诗书关系。一方面,文字需要书写才能实现其价值,汉代许慎所说“著于竹帛谓之书”即是此意。另一方面,书法的成立也需要内容的支撑,正如孙过庭所说“造次之际,稽古斯在”,张怀瓘“因文为用,相须而成”可以基本概括诗书关系。其次来看诗画关系。从题材和技巧来说,诗歌和绘画本身往往就具有画境和诗情,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就此而言。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一诗中提出了“诗画一律”的观点,从此将诗情与画境联系起来。最后来看书画关系。从绘画的角度来说,要在画法中体现书法的笔法,这就是画法通书法。张彦远虽然提出了书画“同法”的看法,但与画法通书法并非一事。真正产生影响的是赵孟所提出的“书画本来同”的观点。从书法的角度来说,要让书法成为整体画面的一部分,这就是书法画面化。总之,只有做到了诗书、诗画与书画三种关系的完全融合,文人画的定型始告完成。

清 金农 佛像图 62cm×133cm

天津博物馆藏

清 金农 墨梅图 47.5cm×92.5cm

无锡博物院藏

以上主要是从理论上对诗、书、画的关系加以说明,下面来看实践的情况。诗书融合首先是通过书法的理论和实践来实现的,从这一点来说,与绘画关系不大。但是,当诗书融合以题跋的方式与绘画产生关联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绘画的形态。就诗画关系而言,要在实践上将两者结合起来,就必须在画面上题诗,陆机所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有助于我们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诗画关系的这种结合已不只是两者的并列,而是诗情与画境的深入沟通,这就与郑虔、卢鸿的诗书画区别开来了。宋徽宗是诗画关系在创作上的有力推动者,他的“御制御画并书”就是“诗画一律”的实践。从他对诗、画、书的排列来看,显然强调的是诗画关系。就书画关系而言,宋徽宗的“御制御画并书”并不涉及书画的融合,到了元代,赵孟才从理论和创作上实现了画法通书法。柯九思则全面继承了赵孟的衣钵并创造性地使用了“画诗书”联署。与宋徽宗相比,柯九思对诗、书、画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画、诗、书的排列表明他已经将诗书统一于绘画之下。如果说宋徽宗的“御制御画并书”迈出了文人画形态演进的关键一步,那么柯九思的“画诗书”则标志着文人画形态的基本确立。需要指出的是,在赵孟、柯九思以及明人的手中,虽然实现了画法通书法的目标,但是书法画面化仍未最后完成。事实上,唐代绘画已很重视书法与画面的关系,这一点甚至在更早的汉晋绘画中也显露端倪。从某种程度来说,宋人将名姓隐藏在枝干、石隙中的做法也是重视书法与画面关系的体现。总体而言,明代以前画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画法通书法上,无论从认识还是实践来说,书法本身还没有完全成为画面构图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文人画的定型还没有完成。

清 金农 清风图 32.2cm×86.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清 金农 葫芦图 24cm×34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书画画面化是文人画定型的最后一步,金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虽然传世的材料不多,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金农对书法画面化的认识,故宫博物院藏金农致罗聘札云:“二佛像古雅莫匹,真绝艺也。但主像所余纸无多,题记字大小不称耳。面相须发极画庄严,奇树忍草,令我叹赏不置。墨竹纸,明日同墨汁一齐送来,重为我画,当觅佳物奉酬也。”罗聘为金农代笔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不必多论,值得注意的是,金农虽然对于罗聘所画佛像“叹赏不置”,但是仍然要求其“重为我画”,原因是佛像占据画面空间过大,从而导致“余纸”与“题记字大小不称”。故宫博物院藏另一件金农致罗聘札云:“朱竹设色须鲜华而有古趣才妙,多留空处以便题记,复作一篇。”对于这件作品,金农也提出了重画的要求,从“多留空处以便题记”可以看出,重画的原因正与佛像相同。这两条材料都表明金农特别重视书法与画面构图的关系,为了达到书法与画面的和谐甚至不惜毁弃佳作。当然,金农对书法画面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他的创作中。无论什么题材的作品,金农都有大小长短不一的题跋,并且这些题跋与绘画主体之间形成一种促进的关系。在某些作品中,题跋甚至具有统领画面的作用。方薰《山静居画论》指出“画可有不款题者,唯冬心画不可无题”,准确地概括了金农在书法画面上的成就。

整理编缉_雪梨减

(0)

相关推荐

  • 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女生书法作品微展

    陈奕丹 念奴娇·过洞庭 35cm×13cm 郭瑞瑞 西江月 180cm×️75cm 胡明翼 山谷题跋 180cm×97cm 霍翠 且慢 0.9cm×1.8cm 黄梦 美目盼 1.5cm×1.5cm 李 ...

  • 虎儿笔力能扛鼎

    米友仁,世称"小米",米芾长子. 少时名尹仁,后改为友仁,字元晖. 因其生于虎年,所以小名取为鳌儿, 寅哥,亦有小字虎儿. 晚年有号懒拙道人,懒拙翁等. 绍兴十五年以敷文阁待制, ...

  • ​中国画题款的'质变'

    在作品的空白处题字落款,是中国画的特色之一,尤其在元代以后几乎每画必题.不同于西方画家在油画或水彩作品上的落款,中国画家的题款内容更加丰富.书法相当讲究,而其与画面的关系不论从意境的拓展还是形式的补足 ...

  • 同古堂 | 北京荣宝:精益求精,又一场稀珍“丹青秀”

    ▲北京荣宝2021春拍精品展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北京荣宝 「翰墨淋漓,阵容鼎盛」 宝斋花开知有信,仲夏延客同胜赏 仲夏又至,荷月将来."北京荣宝2021春拍精品展 ...

  • 吴昌硕绘画题跋欣赏

    #2021# //// 如果说中国文人画传统滥觞于唐宋.发轫于有元一代的话,那么,真正意义上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成功范例则非吴昌硕莫属.在他全面的艺术天分与人格修养中,以其诗文的郁拔之气.金石翰墨的峥 ...

  • 五洲 艺术访谈 | 翎毛动物画之翘楚【宋柏松】

    艺术家自述 文 | 宋柏松 画狗.涂犬,乃余儿时之陋习也. 记得孩提时,甚顽.爬上跳落,到处涂鸦,弄得地板.粉墙之上猫猫狗狗,一片狼藉.慈父"惜才",授余笔墨纸砚,又觅各种摹本辅之 ...

  • 谈文人画,节选自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

    何为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孙本见作品 世俗之所谓文人画,以为艺术不甚考究,形体不正确,失画家之规矩,任 ...

  • 乾隆多次在他的画上题诗,清代宫廷画家方琮,山水十开收录

    方琮(生卒年不详),清代宫廷画家.字黄山,号石颠,浙江人.工画山水,远宗黄公望,师从于张宗苍(1686-1755)门下,深得其传.清代供奉内廷的宫廷画家既有父子相传,也有师徒相授者.乾隆年间,宫廷画家 ...

  • 杰、书字!除了横、竖、撇画等距,这种等距不多见!干货分享

    杰、书字!除了横、竖、撇画等距,这种等距不多见!干货分享

  • 与徐悲鸿、张书旂并称金陵三杰的他,画竹真乃一绝

    提起柳子谷,恐怕当今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比较陌生.柳子谷是继郑板桥之后独树一帜的现代兰竹大师且在山水人物花鸟等诸方面,艺术造诣精深,创业成就卓著,早在三十年代即于徐悲鸿.张书旂.傅抱石.赵少昂等齐名画界 ...

  • 中日短长书:何谓文人画

    <中国文人画谈> [日]青木正儿著 李景宋译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9年6月第1版 中国画一向有所谓雅俗之分,文人画"雅",匠人画"俗".可究竟 ...

  • 金农题罗聘画百佛图真迹价格多少?

    百佛图在香港书画拍卖市场,一幅罗聘的条幅,价值在30万元左右,如是手卷,价值至少100万元,如果此幅作品果是罗聘真迹,这么长的手卷,配以其恩师金农的题跋,其价值可用天价来形容.其中雷同此画的百佛图出价 ...

  • 启功论书诗16,元代柯九思书家之画,画家之书,另辟蹊径实属不易

    启功论书绝句16: 丹丘复古不乖时,波磔翩翩似竹枝. 想见承平文物盛,奎章阁下写宫词. 这首诗是启功先生在盛赞元代书画家.鉴定家柯九思. 首先先了解一下柯九思为何许人物,柯九思(1290-1343)浙 ...

  • 绘画作品中,书、画、印三位一体才是好画

    一幅书画作品,总得钤上一方或几方印章,才算完整无缺,否则便感美中不足.在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征之一. 那么,书.画.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艺术上来说"书画同源" ...

  • 赏析|沈周60幅水墨山水画欣赏,形神兼备,文人画经典之作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江苏常州人.出身世代文人之家,其祖父.父亲都擅长诗画. 明 沈周 杖藜远眺纸本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水墨山水画方面.他能从多方面摹习古人画作,又加入了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