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新展 | 260余件套展品,带你进入古人神秘的镜中世界
镜里千秋
中国古代铜镜文化
2020年11月24日开展
地点:南14展厅
票价:免费
(展期票价等以官网最新信息为准)
摄影 | 余冠辰
视频 | 王扬
战国“武士斗兽纹”铜镜,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清代婴戏纹铜镜……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4展厅,一面面造型古朴,纹饰精美的铜镜在展厅里错落陈列,吸引着参观者驻足细赏。
这里是国博今日开展的“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中国国家博物馆从馆藏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而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也是国家博物馆铜镜类藏品第一次完整、系统的展出。
展览架构
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了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展览共分为7个单元:
01 鉴于止水——早期的日常正容
从早期智人阶段到现代人出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进入到新石器时代,各文化类型几乎都有不同质地的装饰品。当时的人们常常通过自然界平静的水面或容器内静止的水面,也可能借助早期金属器光洁的表面映象,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照面装扮的生活需求。
战国·青铜鉴
02 清质昭明——铜镜的历史
在公元前三千年至两千年,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铜镜陆续出现在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等文明的日常生活中。到公元前一世纪中期以前,钮式铜镜在亚欧大陆的多处文明地区使用,各个文明之间可能存在交流传播的途径。中国古代铜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经过商周到明清时期的漫长发展,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战国·武士斗兽纹铜镜
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03 湅治铜华——铜镜的制作与流通
中国的金属铸造工艺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很早就掌握了铜镜铸造和加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并在不同时期制作出使用特殊技术和材料的特种工艺镜。铜镜最初由官方机构监督铸造,而民间手工作坊的陆续出现,则推动了铜镜作为一般商品在市场的广泛流通。铸镜中心和类似商标的镜铭的出现显示了铜镜流通的市场化程度。
唐代·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镜
金代“承安二年”吴牛喘月故事铜镜
04 清光宜远——铜镜与中外文化交流
铜镜的对外交流可上溯到战国时期。除少量铜镜作为商品传播外,更多的铜镜可能通过馈赠、随身携带等途径流通到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铜镜的制作技术也传播过去,促进了当地铜镜的制作生产,具有鲜明中国艺术特色的铜镜图案和形制被模仿和改造。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兴盛,中国铜镜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用于装饰,为原有的装饰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铜镜这一日常生活用具散发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广彩。
三国·变形四叶佛像对凤纹铜镜
唐代·瑞兽孔雀葡萄纹镜
05 玉台影见——铜镜的功用
铜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照面用具,与其有关的奁盒、妆具等各类用品随处可见。墓葬中也常见作为日用随葬品或被赋予宗教含义的铜镜,道家认为可以照物的铜镜或许有特殊的法力。不同时期吉祥镜铭折射出当时民众的美好愿望与寄托。
清代·《磨镜图》局部
06 刻镂文章——铜镜的艺术
在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历史中,中国古代铜镜镜背装饰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时代艺术特征。这不仅与铜镜的材质、尺寸、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也是各个时代文化风尚的真实反映,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古代铜镜艺术。
唐代·“大吉”嫦娥月宫纹葵式铜镜(局部)
07 莹质良工——照面用具的新发展
约在明末清初,玻璃镜传入中国。与铜镜相比,玻璃镜具有制作方便、鉴物清晰、体量轻便等优势。玻璃镜的装饰多借鉴铜镜,而体量较大的玻璃镜则丰富了当时的室内陈设,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清代·黄花梨镜台(等)
展厅美景
摄影 | 余冠辰
展品细赏
摄影 | 范立
观众观展
策展团队
策展人:陈成军
内容设计:赵玉亮
形式设计:王 蕾
摄影 | 余冠辰 范立 AproGo
图文编辑 | 回锅肉 黄蓉 二棒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开放时间 -
国博全天分三个时段错峰入馆:9:00 - 10:00时段2000人,10:00 -13:30时段3500人,13:30 - 15:30时段2500人,额满为止。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 预约入馆 -
每日限流8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您可点击此处进行预约。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身份证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暂停人工讲解服务,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
(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
- 交通信息 -
公交线路:
天安门东:1、2、52、82、120、观光2线、旅游公交1线、旅游公交2线。
地铁线路:
天安门东:1号线下车,C、D出口出站。
- 官方微信 -
国家博物馆
(中文服务号)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英文服务号)
国博君
(订阅号)
国家展览
(展览相关)
国博北京饮食文化中心
(餐饮相关)
国博衍艺
(文创相关)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