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射线逛街,很拉风吧 | 肺腾讲堂:内放疗与外放疗的区别

最近想起一个古老的问题:

放疗后回家,对家人有伤害吗?

这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回到放疗的本质来看。

上个月我曾写过一篇全面解释放疗的文章【肿瘤放疗详细解析,教你如何选择!】,文章很长,重点在介绍选择放疗的时机,同时也普及了一些放疗的基础知识,这里我们只需要借用一下放疗的原理就行。

这是典型的外放疗,放射源在机器上,向人体发出电离射线,高能的电离射线的轰击之下损伤肿瘤细胞的DNA,从而达到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进而杀灭细胞的目的,甚至直接通过射线击毁肿瘤细胞。放射线部分被人体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吸收”(这是强买强卖的,谁也不想“吸收”),另有部分穿过人体,把能量释放到周围空气中,电离空气,电离射线的名字由此而来,或者打在周围的建筑物上(放射治疗室的墙壁都是混凝土或者混凝土+铅板),彻底消失。人体是不会装着“一罐子射线”离开放疗室的,而是挥一挥衣袖,只带着疗效和副作用,如果这个比较抽象,不好理解,你可以试想一下,度假回来被晒黑的闺蜜会把肤色传染给你吗?

好了,外放疗之后回家,并不会因为做过放疗就辐射到家人,那么,为什么我要专门说外放疗呢?因为近些年有了新的疗法,内放疗,最热门的莫过于碘125粒子植入,尽管在肺癌中应用范围很小,但是不少病友问到,为什么频繁被问到呢?我觉得两个原因,贵和新。

既然是肿瘤治疗界的“新贵”,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是依靠立体定向系统,将具有放射性的碘125粒子准确植入瘤体内,通过发出持续、短距离的伽马射线(由此也得名“体内伽马刀”),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

那么,放射性粒子植入体内之后是不是就把患者变成放射源,走到哪都“体冒金光”了呢?当然不会,因为碘125粒子的辐射直径只有1.7cm,绝大部分能量都已被患者的肿瘤吸收,少部分突破肿瘤的范围也被正常的人体组织细胞吸收了,漏出来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必担心自己因为治疗伤害到家人了。

内放疗示意图

说到这里需要插个话,还有两项检查也会向体内注射放出伽马射线的示踪剂,分别是(注射锝99标记的膦酸盐的)骨扫描和(氟18标记的葡萄糖的)PET-CT,而这两项检查的所用试剂的半衰期都比较短。骨扫描的试剂半衰期大约6小时,有试验证实,注射试剂5小时之后,距离30-50cm,停留10分钟的辐射剂量仅为1点几μSv,要知道,做一次飞机的辐射量平均就能达到200μSv,所以,除了孕妇和婴幼儿,不要拒检查后的患者于千里之外。PET-CT的试剂半衰期就更短了,只有110分钟,基本上做完检查自己到人少的公园溜达溜达再回家就没什么影响了。

我们回到正题,碘125粒子适合于什么样的患者呢?如果不考虑价格,碘125粒子植入的内放疗几乎适用于绝大部分脏器的孤立的肿瘤,但是考虑了价格因素,这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了,在此,给大家几条建议:

1.多发、广泛转移的肿瘤不要把碘125粒子植入当做救命神技了,毕竟这是一个局部治疗。

2.对常规放疗敏感的类型(例如小细胞肺癌)不必考虑碘125粒子植入,除非你觉得自己钱多。

3.瘤体过小的时候,不适合碘125粒子植入,前面说了,1.7cm的辐射直径。

4.孤立性的、常规药物与放疗均不敏感的肺癌类型(没有转移,就这么静静地,让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或许碘125粒子植入能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持续性的抑制。

5.没有特效药物的肺癌类型,术后局部复发又无法再次手术,尤其是残端复发,或许碘125粒子植入是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我们了解了内放疗,患者和家属就不要再互相伤害了,还有什么相关的问题,欢迎来肺腾病友群交流或文章下直接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