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莺:常见皮肤肿物和色素痣(上)丨科普篇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记号”,它们就是人们口中的色素痣和肿物。它们很多长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且形状较小是可以选择激光去除,一旦长在显眼的地方且形状较大影响美观,这时候我们就得选择手术切除,
中华整形大典·医学编委 胡晓莺:
中西医结合学会医疗美容委员会腹部年轻化和妊娠纹修复分会常委中国整形协会下设损伤救治康复分会、医美线技术分会理事美容整形科门诊最常见到的是因为颜面部或体表肿物或色素痣就诊的人群,分析其就诊动机有三类:肿物或色素痣的存在影响了美观,甚至是影响了日常生活如刮胡子或梳头经常能碰到等。主要因为肿物增长较快或色素痣的恶变问题,这也是整形大夫提醒大家真正要关注的因素。少部分人相信某些色素痣(面部)会对其命运带来不同后果。黑色素细胞痣俗称色素痣,最常见。因痣细胞色素种类及含量不同,皮损呈现棕色、褐色、蓝黑色或黑色,大部分为良性肿瘤。
临床表现
(1)交界痣:表皮与真皮交界;平滑无毛、颜色深,青春期后转为皮内痣,手掌、足底、口唇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的活性保留至成年,有恶变倾向。(2)皮内痣:真皮层;半球状或有蒂,有毛,性质最稳定。(3)混合痣:以上两种的混合;略高于皮肤,可有毛发。(4)部分黑痣病损层次更深,如直径超过20cm,或躯干及四肢上面积超过900cm2者,称为“巨痣”。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治疗
(1)小于3mm、浅表、诊断明确的黑痣可激光或冷冻治疗。(2)大于3mm非手术治疗易留瘢痕的建议手术切除。(3)手掌、足跖、胡须区、口唇及外生殖器等易摩擦部位的黑痣预防性切除。软纤维瘤又名纤维上皮性息肉、软瘊,俗称皮赘。常发生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女性多发,多于妊娠期或体重明显增加时发生。生长时间缓慢,目前认为是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既不会传染,也不会恶变。
临床表现
针尖至小米大小的肉色或褐色的赘肉状瘤,质地软,顶部呈球状突出并外挂在皮肤表面。
病理特点
多发丝状型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棘层轻度至中度肥厚。单发袋状型示表皮变薄、变平,基底层色素增加。
鉴别诊断
治疗
细长蒂的单个皮损可线扎或手术治疗;多个皮损可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因病变较表浅,一般不留瘢痕,治疗完也不会复发。皮肤纤维瘤又称硬纤维瘤、组织细胞瘤或硬化性血管瘤,系同一病变的不同发展阶段。多见于成人,男女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
好发于四肢、肩、背等部位,小腿更多见。高出皮面的单个或多个结节,黄褐色或淡红色,直径数毫米至1cm,质地坚实,与表面皮肤粘连,但与深部组织不连,可推动。
病理特点
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大多呈涡纹状排列,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尚清楚。病变正上方表皮棘层常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基层色素增加。
鉴别诊断
治疗
较小的单个皮损可激光治疗,较大或多个皮损手术切除。皮脂腺痣是由皮脂腺构成的错构瘤,又称器官样痣。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颈部,尤其多见于头皮。
临床表现
儿童期为局限性表面无毛的斑块,稍隆起,淡黄色有蜡样光泽。青春期损害增厚扩大,表面呈乳头瘤样隆起,并可继发其他良性肿瘤如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或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快速的局限性增大或溃疡形成应怀疑恶变可能。
病理特点
不成熟的毛囊、增生的不成熟的皮脂腺、扩张的顶泌汗腺及表皮增生。
鉴别诊断
治疗
脂溢性角化又称老年斑、老年疣。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所致的表皮良性增生。是临床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发展缓慢,极少恶变。好发于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
好发于面头部、背部及手背等部位。淡褐色斑疹或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呈乳头瘤状,随年龄而增大,数目增多,境界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表面有油腻性痂,痂容易刮除。短期内出现大量脂溢性角化斑块,可能有内脏恶性肿瘤发生,需要全面体检排查。
病理特点
向外生长,角化过度,棘层肥厚,呈乳头瘤样增生,有假性角囊肿。可在增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有多数黑色颗粒。
鉴别诊断
扁平疣、日光性角化病、黑素细胞痣;发生炎症时注意与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区别。
治疗
属于癌前期皮肤病,最常见于中老年人暴露部位,皮肤白皙者易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
损害边界清楚的斑疹或痂片,表面有毛细血管扩张,附有黏着性鳞屑,不易剥离。皮损为多发或单发。少数可发展为鳞癌。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皮角、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脂溢性角化病、Bowen病、鳞状细胞癌。
治疗
避免阳光暴晒;激光或手术切除;泛发性病变可抗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