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手艺:投犁
【写在前面的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要实现文化的复兴
而文化就存在于衣食住行之中
风土人情、山川器物
皆蕴含着民族的哲学、审美和价值观
发掘民间艺术
彰显地方特色
就是复归传统文化一条幽径
同时,我们呼吁:
实施“二十一天春节”
即新年前放假七天,新年后放假至元宵节
留住年味、创造更多团聚时光!
也呼吁降低房价、减少工作时间
让家庭有养育更多孩子的精力
因为人口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根本载体!
沂蒙老手艺:投犁
发表时间:2015-11-26 来源:临沂文明网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曾经何时“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望。而今田间地头奔走的大多是突突冒烟的农耕机具,老牛下岗了、犁耙废弃了。牛拉犁耙的农耕田园景象因为稀罕而成为一帧风景,一张满怀乡土风情的明信片。
在沂蒙山旮旯子的一些村庄,还有老人坚持使用牛耕地。不单因为他们侍弄不了喝油的机器,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牛耕感情深厚。这也为制作修理农具的“硬作行”留下了一席用武之地,而“投犁匠”便是其中之一。 沂水县龙家圈镇老王,15岁就开始跟师傅学习“硬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闯东北,从那时开始学习制作家具等“软作”活。后来回到老家专干木匠,兴盛时有6个徒弟跟着打下手,周围临近村庄的木工活都让他们“包圆”,曾风光一时。后来徒弟出徒、机器生产的家具替代了手工家具,王师傅只好开了家庭作坊,先是制作些小凳子小椅子排遣解闷,后来又接下投犁这个季节活,没活的时候就外出打工。 投犁可是个响当当的技术活,做得再周正不好用还是白搭,就应了那句好看不中用的话。这家的犁子,老王一搭眼便说不是犁弯了,而是手把不行,没做好。做得一张好犁,要像中医看病一样"望闻问切",先询问牛的牙口力气、脾性、喜欢走墒还是走帮、是二牛抬杠还是单牛独犋;再是要对各处的土壤性质了如指掌,根据是松软的沙土还是板结的红土,在做犁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出来才能吃土起垄,名甲一方。 正月初一拜拜年,初二就开始下手投犁,先是本村本庄,然后慢慢辐射到附近;也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要紧时候就上田间地头现场修理。老王说在生产队的时候,耕一天地犁坏七八次是常事。因为集体的东西谁也不在乎,投犁的只好跟在耕地的后面随时修,反正是挣工分。这就是在大集体的孬处。现在虽然每家都经心在意,但一张鑱也用不了十几亩地,在沙土地里能耕三五亩就不错了,万一遇上地里有石头,一下子就能把整张犁祸害了,因此虽然活少了,但还不可或缺。 赶了两个“空集”后,终于遇到两位主顾要求上门服务。小摊上吃罢午饭,老王收拾好急匆匆赶到第一家去,可女主人听到130元的价钱后,表示"做不得主"需要男人回来再定,老王白跑了一趟;马不停蹄赶到第二家,这家的男主人曾经和老王一起干过建筑,看过料场,十分熟稔。 老王将待修的犁扛出来,找个凉快的宽敞地儿开始工作。在他的建议下,户主决定将鑱头和犁片外的所有部件进行更换。老王麻利地拆解了旧犁,将犁取下,然后选择上好的槐木毛坯,利用凿、锯、钻等木工工具进行加工。加工过程虽然因陋就简,需要不时借助地堑等来整理木料,但凿眼、取圆等技术环节一丝不苟。 老王的手艺吸引了“老把式”的庄稼汉前来围观,说说笑笑中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一张新犁也投好了。一位老汉嚷嚷:我一搭眼就知道这张犁好使,一搭眼看就看出来了。 时间还早,本能再做一些活,但已经没了买卖,今春没雨水,地里干结,许多没耕地的在等着老天赐雨,一旦下了雨,老王的活还许马不停蹄的忙上个半月十天的,但之后呢?老王早就打好谱了,要去建筑工地当小工,浇灌混凝土去。他表示投犁这个活,手艺不精的改了行,能干动别的活的也不干这个活了,剩下的坚持着也就是为了个难得的自由自在。要是买卖再不多,再想着自由也不能老婆孩子喝西北风,必须另谋出路,到那个时候就算有零星的人家再找,也没时间去张罗了,投犁这个老手艺行当兴许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小贴士:在清明节这天,沂水乃至莒县一带,都有不使唤牛、给牛放假一天的风俗,并且还要上好料伺候,俗言“打一千骂一万,清码日(清明节俗称)吃饱饭”,也是民间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老黄牛们的顾惜。 (图/文 闫方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