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便饭】家常版贵州糍粑辣子鸡
【网上资料】:
糍粑辣椒是贵州独具一格的调味品,许多外地人连糍粑为何物都还不太搞得清楚,对于糍粑辣椒就更没有认识了。这辣椒制品选用辣而不猛、香味浓郁的花溪辣椒去蒂,淘洗干净,清水浸泡(如急用,可用热水),加入适量洗净的仔姜、蒜瓣一道投入擂钵舂溶。因形似糍粑而得名。贵州地方菜中经常用到糍粑辣椒,而最能体现出糍粑辣椒特色的贵州菜就是辣子鸡。
看看上面的第二句话,偶们南蛮国出来的人是不是还有辣么一点点小傲娇
那就先从网上找来两张打糍粑的照片分享一下~~~就是煮好的糯米饭,趁热倒入石碓中用木槌捣烂:
小时候过年常见的热闹场景~~~糯米饭已经变成黏黏的糍粑了:)
这个‘黏’字,大约就是‘糍粑辣椒’的来历啦
当然舂辣椒不需要辣么大的工具。记得小时候家家都有一个石头凿出来的大研钵,有天在俺住的米国乡下买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可惜却没有研棒,只好拿舂胡椒的来凑合用:)
做糍粑辣椒算是个‘功夫活’。不过,所谓‘功夫’,我的理解并不是技术难度很高,主要是需要的时间很长(跟做‘梅菜扣肉’差不多一个意思:)。为了节省时间我也用机器试过,但结果只能是勉强‘形似’,没有那个‘黏’劲,吃起来感觉还是差很多。所以今天分享的是手工做法。
从网上资料中辣椒的选用上,可以看出偶们吃辣并不是网上流传的段子所说:‘贵州人怕不辣’~~~大概是因为贵州人比较喜欢自家做闷头吃,懒得争辩
其实贵州家常做菜喜欢放辣椒不假,但是更注重的不是辣椒的‘辣’而是‘香’!我每次回国都会买一些干辣椒带回来,没有了就到越南店或韩国店去买。他们的辣椒辣度不高,遗憾的是香度也不够,只能凑合了。
辣椒籽很难舂碎,所以我先用剪刀剪成小段,把籽筛出来(辣椒籽可以烤干磨碎加入辣椒碎做辣油,很香):
剪好的辣椒冲洗一下,然后用热水泡个10来分钟就可以捞出来放入研钵舂了。泡的时间不要太长,太软了更难舂碎。舂的过程中如果太干可以随时加一点点水,或者加些剥好的蒜瓣或姜碎一起舂。这可是个幸苦活,记得小时候一到需要舂糍粑辣椒的时候,家里的大孩子们都‘扯故故’跑出去,试图躲避这个劳役:)
这个过程至少要半个小时,工具不凑手,时间会更长一些。我一般就搬到电视机前做,快舂好的时候加点盐(防腐),一大勺酒酿,再花几分钟舂匀,黏黏的糍粑辣椒就舂好啦!
顺便晒晒刚做好的酒酿~~~早餐基本保证每周一次酒酿元宵鸡蛋:)
我舂糍粑辣椒都是为了做辣子鸡。材料当然是越新鲜越好。可以选择整鸡或者鸡腿鸡翅,总之要连皮带骨的才好吃!洗干净后剁成小块就行(这倒真是个技术活,新手们要注意安全哦:)。我喜欢用这种大鸡腿~~~没拍材料图,网上顺来一张:)
美国的大鸡腿特别肥,我一般都把脂肪和最肥厚的皮剔下来先熬油~~~现在动物脂肪也平反了,秀张照片吧:)
如果鸡油不够多就倒入些菜油,量比平时炒菜要多个两三倍。然后加入糍粑辣椒,用中火先熬制几分钟:
然后加葱姜蒜之类的香料,其它干香料如花椒大料等也可根据自家口味添加。说到花椒,也是贵州菜与川菜的一大区别~~~贵州菜里很少见到大量的花椒颗粒,一般都是制完油捞出来再炒菜。或者起锅前用花椒油提味,大概是因为不喜欢吃饭时嚼到花椒。还记得我读中学时爸爸单位的宿舍边上就是农民家,一棵花椒树就伸到我家厨房窗口。经常跑出去摘几颗扔热油锅里
闲话少说,鸡块入锅,转大火翻炒。这个过程会出些水:
我这非正宗的毛病又犯了
因为喜欢蘑菇,就乱加啦:)
熬制的过程也需要大约半小时,还要不停的翻动,所以说是个‘功夫活’呢!要熬到水汽基本挥发才算大功告成呢:)
熬制后期,我还加了些酱油和一点点糖~~~总之不用太拘泥于‘正宗’,家常菜么,自家喜欢的就是最正宗的味道:)
这是另一次做的,黑的是香菇梗子:)
还记得那道【鱼香素鳝丝】吗?剩下的部分都给了辣子鸡:)
成品:
因为太花时间,所以只是特别想吃时才做,难得做一次就多做些,装在瓶子里:)
存冰箱两个星期没问题(当然怕吃隔夜菜的就不推荐了:)
这一盆是更早做的~~~如果辣子比鸡多,应该就是贵阳青岩古城的‘鸡辣角’啦:)
如果不炒鸡,可以只用油熬制成油辣椒,炒菜或吃面调味都很好:
先来碗面条~~~就地取材的‘辣鸡面’:)
拌好开吃~~~香啊:)
米粉才是我的最爱:)
顺便晒晒感恩节后用剩火鸡做的面条:
冰箱里只有生菜了,先用盐抓了一下,捏干水切碎:
成品:
这个用的是杂粮意面:)
做法等下附在后面的【往期链接】:)
如果还是想节省时间,请看下面链接中‘游走四方的鱼’以前的贴子~~~在海外文学城的【私房小菜】论坛这么多年,也认识了不少比我会做菜的贵州老乡(其实俺的厨艺真很一般,愿意拍照片而已:),游走四方的鱼是其中最会做饭的贵州妹妹
最后用一首小词,祝大家圣诞快乐!!!
夜颂平安曲,风摇圣诞铃。且将离恨刨成冰。斯世恁多无奈,心绪几时宁。
俗事闲闲搁,瑶琴细细听。岁寒无雪冻云凝。但守灵犀,但守那孤星,但守一帘幽梦,合什鉴诚明。
往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