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60:理中丸|急性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寒性腹泻、胃寒痛
理中丸用药及用量
本方出自伤寒论霍乱病篇,为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用方。根据方证与药证之原理,此方有温中驱寒的作用,为里部虚寒病太阴病的治疗主方。
方剂用药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如下: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合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理中丸推荐量(克):
原方原量:人参45,干姜45,炙甘草45,白术45。
常规标准量:人参9,干姜9,炙甘草9,白术9。
理中丸-人参汤
经方中医程医生说明:
1.此方从用药及用量来说,和《金匮要略》中之人参汤一样。也就是说,此方按剂型来说,虽然用药一样,但在伤寒论中是丸剂,命名为理中丸,后世也有称之为理中汤的。在金匮要略中是用的汤剂,命名为人参汤。
2.以理中命名者,是取其作用来说的。“理”者,“调理、治理”之意。“中”者,“中焦”之意,也就是中医说的脾胃,西医说的消化器官。即本方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脾胃疾病的虚寒症,即:心下痞、下利、胃痛、呕吐等。
3.以人参命名者,是取其主药来说的。人参是治疗心下痞闷(心下痞)的主药,再联合治疗虚寒证和健胃作用的干姜,以及能起到缓和作用的甘草,健脾运化的白术,共同起到温中的作用。此四药,除甘草属于平性之外,其他三药基本都是温性药,并且白术与干姜又属燥性,所以其临床适合症如小便清长,口多涎唾等。
4.从本方临床使用的人证来说,其方人大多为瘦高个,身体瘦弱,面色苍白,肌肉松弛,易疲劳,多有胃肠道症状。
5.从腹证来说,腹证为全腹壁膨满或软弱者。或轻度紧张,腹直肌触之如板一者,多有胃内停水。
6.其煎服方法有几点也要注意:
一是虽然本方是丸剂,但并不是吞服药丸,而是“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
二是服用的频率是“日三四、夜二服”。差不多四、五个小时服用一次,目的是为了保证药效的深度,及作用的持久度。
三服用汤剂的时机是“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腹中未热,说明药力不足以温中,所以要加量到每次服用三四丸。但仍然不及汤剂。因为丸者缓也,汤者荡也。
四是比较理中丸方后的汤方说明,是和金匮要略中人参汤的煎服方法一样的。
7.本方条文煎服方法之后有八个加减方法。大多伤寒研究家认为是后世医家所为,但可以作为临床参考。
8.8.此方可以说是治疗胃寒之专用方,所谓寒性胃炎,即是不敢吃冷饮、冷食,以至于不敢吃水果或凉菜,如果勉强服用以上食物或水果,则会出现或胃痛、或腹泻,服用此方,皆可痊愈。症状轻微者,三剂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