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上一篇:2017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上上篇:2016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十本书

前段有人说2018年的冬天特别冷,但不知怎的那些帖子忽然间就在网上消失了,弄得我都不知道该说冷还是不冷了。后来有人说2018年很可能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我傻呵呵地还挺高兴,心里一个劲谦虚地说“赶上了赶上了”。

2018年亲爱的老爸走了,我紧赶慢赶还是没见上最后一面。好在大姐把一切都安排得很周到,当我跑进太平间时他老人家已经穿戴整齐,安详地睡去。我捧起老爸的脸,发现依然是那么温暖,“他走了吗?”我惊讶得差点儿就脱口而出。这个温度留在我的手心里,改变了我对死亡的认识。

2018年尊敬的岳母做了搭桥手术,本来是去安支架的,甚至觉得可能经过造影检查连支架都不用安,毕竟感觉并不严重。没想到大家都高估了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架老爷车,表面光鲜内部老化,却偏偏狂奔在一个特孙子的环境里。这样的结果让我对接下来的日子倍感珍惜,读书吧,这是最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了。

1. 《宽容》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美国);译者:迮卫、靳翠微;三联书店

房龙的《宽容》实际上写的是人类不宽容的历史。几乎每个喊着宽容口号谋求民众支持的组织,在当家作主后都比前任更变本加厉地不宽容。

公元前四百年,当时最民主的国家古希腊处死了哲人苏格拉底,因为他说“我们的命运应由我们自己创造,而不是神”。四百年后一位木匠的儿子因为宣传仁爱与包容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其实耶稣发起的不过是一场犹太教内部的改革运动。基督教的传播在初期极不顺利,那些著名的殉道者几乎都受到了各种不同寻常的处罚,被石头砸死、乱箭射死、十字架钉死、铁锯断身等等五花八门。然而基督教成为古罗马帝国国教后便不再有任何宽容的念头,他们最喜欢火刑柱,而且一定要慢火。拥有绝对权力后当然就不免贪腐,马丁路德看不惯提出改革,创立新教,基督教内部出现最大的分歧。但是曾经利用信仰自由之神权作为口号攻击天主教的新教徒在取得胜利后便完全忘掉了曾经的口号,迫害起异教徒来丝毫不会手软,他们似乎更喜欢车裂。

为什么人类不宽容呢?房龙认为“所有不宽容的根源都是恐惧”。恐惧什么呢?我想无外乎恐惧质疑、恐惧挑战、恐惧竞争,所以卫道士们才会说:“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五百多年前,布鲁诺就是因为质疑地心说而被教会烧死的,但他却推动了人类迈向未来的脚步。显然,时至今日,不宽容的历史仍在继续。

2. 凯尔特的薄暮

作者:威廉·巴特勒·叶芝(爱尔兰);译者:殷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芝在爱尔兰家喻户晓,但在中国可能大部分人跟我一样只听过根据他的诗改编的歌词《当你老了》。作为爱尔兰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很可能是这个国家最伟大的诗人,那么在去爱尔兰之前不拜读他的作品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是叶芝整理的爱尔兰民间传说,有点儿像诗人到乡下采风时的笔记,故事间没什么连续性,更像他搜集的一些神话故事素材。虽然看得稀里糊涂,但我十分钦佩叶芝对此投入的精力和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贡献。欧洲神话总体分为三大系统: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和凯尔特神话。罗马神话脱胎于希腊神话,而爱尔兰神话则是凯尔特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希腊罗马神话成为欧洲主流,爱尔兰神话这样的弱势文化更需要有人去挖掘整理。就好像中国以汉文化为主体,少数民族的民间传说才更需要有人去采集和保护,可惜我们缺少叶芝。

我们不仅缺少叶芝,可能更缺乏叶芝的这种精神,一种潜心修炼、厚积薄发的精神。所以即便中国出现了叶芝,像这样的作品也不一定有人肯给他出版呢。

3. 都柏林人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译者:王逢振;上海译文出版社

与一般的短篇小说集不同,《都柏林人》中的15篇小说似乎有意构成一个整体,叙述者的视角从前几篇的儿童,到中间几篇的青年,再到后来的成年,仿佛作者成长过程中留下的点滴记录。

意识流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以一位冷静的旁观者眼光,细致但不加评论地讲述着身边发生的故事,如同医生切开病人的疮口,将表皮下方坏死和尚好的部分一一呈现,然后面无表情地看着大家,用眼神说:“就酱,你们自己看吧。”故事大多采用开放式的结尾,像即将手术的病人,谁也不知接下来会有什么结果。比如《姊妹们》讲几个女人聊起刚去世的神父,小说就在她们聊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读第一遍让我不知所云,再读才感受到其中那一丝对信仰幻灭的哀痛;同样,《公寓》里描述女房东处理她女儿与租客地下恋情的故事也在她与租客密谈后呼唤女儿的声音中结束,结果似乎并不重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人公的处心积虑。每个短篇的情节看似平淡,却总能直击痛点,比如《伊芙琳》中面对抉择时人性的懦弱;再比如《一小片阴云》中群体压力的影响以及现实对理想的打击。

整部小说集笼罩在一股阴郁、虚妄、麻木、市侩和无意义生活的气氛中,让人看到都柏林阴沉的天空,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气。看似满满负能量,却像一杯苦涩的黑咖啡,让人沉浸其中不舍抽离。不得不说,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整部书最后一篇《死者》的最后一段将整个气氛推向高潮,特别适合像我这样深夜捧读至此的未眠人,作者仿佛故意叫我们在暗夜里合卷望向远方:“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雪落在阴晦的中部平原的每一片土地上,落在没有树木的山丘上...雪花穿过宇宙轻轻地落下,就像他们的结局似的,落到所有生者和死者的身上。”

4. 圣女贞德

作者:萧伯纳(爱尔兰);译者:房霞;新星出版社

上学时看宋丹丹主演的话剧《巴巴拉少校》,对爱尔兰幽默大师萧伯纳的作品完全无感,虽然有英若诚和朱旭配戏,但当时愣是没看懂,印象中也没乐。前段时间看了叶芝和乔伊斯后感觉爱尔兰文学充满一股阴郁的气息,难不成喜剧也这么阴?读完萧伯纳的两部代表作《圣女贞德》和《华伦夫人的职业》后,方才有所领悟。

《圣女贞德》据说是萧伯纳唯一一部悲剧,但在尾声部分我好像嗅到了喜剧的味道,当然是含泪的笑。贞德是法国的民族英雄,帮助查理加冕法王后被出卖给英军,英国操纵的宗教法庭判她为女巫并活活烧死,多年后才得以平反。萧伯纳通过尾声一幕虚幻出贞德平反后的众生相:生者与死者都聚到一处对自己的罪孽表达悔意并向贞德下跪致歉,但当贞德问他们是否愿帮她死而复生时,每个人却以各种借口偷偷溜掉了。显然说比做容易得多,心口不一者的致歉等于一次新的欺骗。

《华伦夫人的职业》讲的是华伦夫人之女在得知母亲的职业秘密后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母亲的金钱和她那帮狐朋狗友的诱惑,走上独立的职业女性道路。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时为生存而做些肮脏的事还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她在发财后仍不思悔改继续赚黑钱就是十恶不赦了。作恶常会形成一种惯性,放过自己一次,等于抹去了自己的一道底线,下次都无需突破了。

看过这些再重新思考几位爱尔兰文坛巨匠的共同点,我觉得他们不是天生阴郁,而是善于反思,尤其擅用平实的语言反思深层的人性,巧合的是人性的底层常常比较阴。

5. 《艺术的故事》

作者:恩斯特·贡布里希(英国);译者:范景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可能是截至目前全世界受到赞誉最多的艺术史著作。由于作者的初心就是想写一部普及型读物,所以他坚持用浅近易懂的语言,避免任何“垂教”的感觉,而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能以所有人都能听懂的寥寥数语就让人豁然开朗。

讲到原始艺术时,他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让我明白了画像对原始人意味着什么:一位欧洲画家到非洲原始村落画了一些牛的素描,临走时当地村民难过地说“如果你把它们随身带走,我们靠什么过日子呢?”

谈到埃及艺术,他的一个轻轻点拨让我顿悟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绘画原本遵循的共同原则:无论哪一事物,古埃及画家都从它最具特性的角度去表现。头在侧面最容易看清就从侧面画,但画眼睛时就想起它从正面看见的样子,因此一只正面的眼睛就被画到侧面的脸上。肩膀和胸膛是正面的,那样就能看到胳膊怎么跟躯体接合,而一旦活动起来,胳膊和腿从侧面看要清楚得多,所以又画成侧面。

他形容哥特式建筑的飞扶壁就像车轮的辐条承载着屋顶传导来的侧推力。他指出鲁本斯所在的佛兰德当时并不流行苗条身材,而鲁本斯也不喜欢古典美的“理想”形式,于是就有了被今天的一些人诟病的肥胖形象。他解释伦勃朗笔下看似“不够美”的人物造型时说“这取决于我们赞同以什么东西为美,一个孩子常常觉得他奶奶的仁慈、布满皱纹的脸比电影明星五官端正的面孔更美。”

对于最令我困惑的现代抽象艺术,他说,现代艺术家想有一种已经制作出前所未有之物的感觉,不是仅仅仿拟一个实物,也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比二者更重要、更持久的东西,如果我们想理解这种心情,就必须回到我们自己的童年,回到我们还愿意用砖块或砂土制作东西的时候,回到我们用扫帚柄当魔杖,用几块石头当魔宫的时候。

贡布里希总是力求把复杂的艺术理论用简单的大白话讲明白,让读者觉得看似高不可及的艺术也可以为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所理解。而我们的有些“大师”却喜欢用高深的语言将原本浅显的生活哲理讲得云里雾里,令听者因摸不着头脑而自卑地拜服在他们脚下。不知道这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还是某些人有意为之。

6. 《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蕾秋·乔伊斯(英国);译者:黄妙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上边四位老人中身体最棒的岳母也病倒了,事实证明没有人的身体是铁打的,虽然有些人怎么也不信。坐在心脏搭桥手术的家属等候区,我翻开了这本《一个人的朝圣》。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生活枯燥乏味的哈罗德接到二十年前一位老同事奎妮的来信,她身患癌症写信道别。哈罗德突发奇想要徒步六百多英里去探望老友,电话嘱咐对方一定要等着他的到来,坚信如此可以延长老友的生命。故事就这样缓缓展开,路上哈罗德想起了他酗酒的老爸、离家出走的老妈、分床而睡的老婆、无法沟通的儿子,还有曾互诉衷肠的同事。厌烦他的妻子莫琳也渐渐开始回忆二人初识的甜蜜,因儿子而起的纷争和同事引来的猜忌。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波澜不惊的生活,却道出一些非常重要却容易为人忽视的东西:爱。我们真的懂得如何去爱吗?我们真的知道该怎么去珍惜吗?

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不知从哪一天起,曾经热恋的伴侣心各一方,曾经亲昵的父子水火不容,曾经无间的同事形同陌路,曾经话痨的朋友相见无言。也许我们都该停下来一个人思考一下,生活到底是什么,不要让时间夺走一切再扼腕叹息。

7. 《玛丽·安妮》

作者:达芙妮·杜穆里埃(英国);译者:裘因;文汇出版社

在巴斯皇家新月弧形建筑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小约翰·伍德只设计建造了南侧的主立面,买主买下一块立面后再请其他建筑师增建后面的部分,因此有人戏称此建筑为“正面看是安妮女王,背面看是玛丽·安妮。”

玛丽·安妮何许人也?当时我并不明白,回来后我在书店发现一本英国畅销小说,名字就叫《玛丽·安妮》。它是达芙妮·杜穆里埃1954年的作品,这位作家最广为人知的小说是曾被希区柯克拍成电影的《蝴蝶梦》。玛丽·安妮是苦孩子出身,因为继父生病,13岁便挑起家庭重担。她的梦想是“嫁给一个有钱人”,并且“在他骗我之前先把他骗了”。她聪明伶俐,无论家中遇到什么困难总能被她机智化解。但她还是先被男人骗了,嫁给一个假贵族真酒鬼。她从未失去过斗志,甩下酒鬼丈夫跑到伦敦想方设法混进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什么交际圈啊,交欢圈吧,反正她跟无数男人保持暧昧关系,最终搭上了英国王子约克公爵这位有钱人。与所有的情妇一样,她也在几年辉煌后被无情抛弃,但玛丽·安妮可不是那种善罢甘休之人,她决心报复。

对于我们这些权力阶层以外的人来说,从来都是被当作棋子来用的。对,就是那句熟悉的“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小情妇能扳倒大公爵?别逗了,那是另一位公爵暗中使劲的结果。在大人物的角力中,牺牲的永远是小人物。就像在市场上,两巨头的竞争中,死的永远是行业里的小鱼小虾。

8. 《爱,以及其他》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英国);译者:郭国良;文汇出版社

最近看了本关于爱情的小说《爱,以及其他》,突然冒出个问题:我们上了那么多年学,学了那么多科目,怎么就没人讲讲爱情这门课呢?爱,难道不是那个致命的、决定一生幸福的X因素吗?

小说描写的是个三角恋的故事,斯图尔特与初恋情人吉莉安的婚姻被他的好友奥利弗插足了,吉莉安与前者离婚嫁给后者,斯图尔特远走他乡。十年后,事业有成的斯图尔特回来了,三人再次面临抉择。有趣的是三位主人公对爱情各有一套理论:斯图尔特认为初恋才是至爱,他再婚过但终归放不下初恋;吉莉安认为真爱才是至爱,为什么就不能同时爱两个人呢?都是真爱啊;奥利弗认为大爱才是至爱,人生最精彩的其实是爱情以外的东西。

我猜根本就没人能讲清爱情这门课吧。爱是个综合的多变体,当人们处于热恋中时一切都不是问题,当生活归于平静甚至开始乏味时一切都成了问题。貌、性、钱、地位、志趣、教养、三观,哪一样都能引燃爱情的烈火,哪一样又都能成为爱情破裂的导火索。

9. 《魂断威尼斯》

作者:托马斯·曼(德国);译者:姬健梅;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所谓诱惑,就是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社会禁忌,因“诱”而百爪挠心,因“惑”而迷失方向。关于诱惑的文学作品本身对读者就是一种诱惑。

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讲的是一位老男人不可救药地爱上一个美少年并最终病死在威尼斯的故事。同性之爱自古即有,古希腊有宙斯化鹰劫走伽倪墨得斯;古罗马有哈德良偶遇安蒂诺斯封之为神;古中国也有余桃和断袖的动人典故。托马斯·曼的故事比这些更狠,老男人与美少年根本就没有任何肉体上的接触,甚至连句话都没说过,他只是远远地看,不停地想,碎碎念念、恋恋不舍,所以小说中复杂的心理活动比简单的故事情节更挠人也更令人印象深刻。也难怪他能拿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把小说中的情感简单归为同性之爱似乎略显粗暴;其实也可以说是对青春的迷恋,就像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还可以说就是一种纯美的追求,看到美的事物想长久地欣赏,而非拥有或拿来做些什么,但是喜欢归喜欢,千万别着魔。

10. 《窄门》

作者:安德烈·纪德(法国);译者:顾琪静;天津人民出版社

看过法国作家纪德的小说《窄门》有种说不出的压抑,像被团身关在一个小笼子里不得伸展,也许这是我看过的最畸形的恋爱故事了。

杰罗姆从小便喜欢青梅竹马的表姐阿莉莎并勇敢地向她表白,阿莉莎也喜欢表弟但表现得异常矜持。当他们在一起时,她期待为重聚而付出努力,可没分离何谈重聚呢?当杰罗姆说除了死亡什么都无法让他们分开时,她却说死亡反而能让人靠近。当杰罗姆求婚时,她让他对女人多些阅历再做决定。她看出妹妹暗恋杰罗姆,竟鼓励妹妹嫁给他。这是高尚啊还是自信啊又或是太不自信了?看得人直着急。阿莉莎似乎迷恋在煎熬中获取快感,当二人不在一起时,她在信中热烈地表达爱意、焦急地盼望相聚,而当二人终于见面时却又表现得无话可说。与其说阿莉莎爱的是杰罗姆,不如说她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他,所以相见不如怀念。故事最后的结局很悲惨,但也是一种必然:不作不会死。

爱情是神圣的,但不必神化。如果无法正视一个人的缺点和变化,那只有去爱上帝了。如果把情欲性欲都当作肮脏勾当,那还有什么是干净的呢?小说的题目出自《圣经》:“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我的理解是要人不必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努力做常人难以做到的修身养性,但绝不是没有困难自己创造困难然后还痛并快乐着。

11. 《伦敦的叫卖声》

作者:阿狄生 等(英国和爱尔兰);译者:刘炳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最近一直在手机上读书,对纸质书居然有些想念,于是跑到书店读了整个下午,算是解解馋。时间有限未敢找大部头,还好发现这本《伦敦的叫卖声》,其中收录了18-20世纪14位英国/爱尔兰作家的随笔,内容短小精湛、生动有趣。

随笔类似散文杂文,涉及领域广泛,但本书随笔的共同点是均为大英旧事;所幸译者是位老翻译家,文风颇有民国味道,古朴雅致跃然纸上,与内容真是再般配不过了。比如阿狄生的《伦敦的叫卖声》,讲的是过去伦敦城里走街串巷的小生意人,作者对一些行当不明确的叫卖用语半嗔怪地说“谁能想到,修脚工喊的词儿竟是:给活儿就干哪!”这样的诙谐让人想起梁实秋追忆北平生活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以《格列佛游记》名扬天下的爱尔兰作家斯威夫特在这里有一篇《育婴刍议》,用反讽的笔法提议让爱尔兰贫民的子女不拖累父母和国家的办法是将其卖给有钱人煮了吃,“因为他们既然已经把许多父母吃掉,看来也最有资格来吃他们的子女”,这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简直异曲同工。

不知是我岁数大了还是怎么的,对过去的东西开始各种怀念。屏幕看多了就想看看纸张,新时代看多了就想追忆旧时光。

12. 《黄金时代的荷兰共和国》

作者:马尔滕·波拉(荷兰);译者:金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荷兰最伟大的时期是被称为“黄金时代”的17世纪,了解这段历史无疑是去荷兰旅游前的必修课。在研读过荷兰历史学家撰写的《黄金时代的荷兰共和国》后,最深的体会是荷兰在那一时期的两大成功要素:重商和宽容。

16世纪末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荷兰共和国在君主制国家环伺下成为唯一一个赋予商人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商业信誉高于一切使它很快发展成欧洲贸易中心。世界首个股份制公司、首个证券交易所的创建标志着其在商业制度上的领先。

宽松的移民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吸引了大批人才。在其它国家受宗教迫害和战争之苦的难民纷纷逃到荷兰,令人想起二战时期的美国。哲学家斯宾诺莎的父母就是从葡萄牙逃来的犹太人,解析几何之父笛卡尔则从法国移民而来。经济的发达和社会的宽容同时带来艺术上的繁荣,伦勃朗、弗美尔、哈尔斯、斯泰恩这些绘画大师集中出现在这一时期,绝不是什么巧合。

合卷反思厉害之国,重商和宽容几乎无从谈起,随便一个谣言就能把私企老板吓得屁滚尿流,敏感词和404永远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大量的向外移民,思想上唯唯诺诺,艺术上庸庸碌碌也就不足为奇了。

13. 《用太阳的颜色孤独燃烧:梵高传》

作者:周时奋;贵州教育出版社

梵高的一生都不被理解,他活着的时候在众人眼里是彻头彻尾的loser。《梵高传》记录了他21岁以后的生命历程,四段不成功的恋情和一条不被认可的绘画道路,所幸他有一位无条件支持他的好弟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这本传记就是帮我们看到梵高的那团火,也许还能对我们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

梵高的三个叔伯都是开画店的,但他们没能帮他卖出一幅画。画店老板曾断言梵高不是画画的料,老师也嫌他画的不够像。可是梵高很拧,他欣赏米勒、学习日本浮世绘、结交印象派,但他没有被印象派淹没,不愿用他们的浅色调。画家就是要画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复制一种客观存在。结果他把星空画成涡旋,把丝柏绘成火焰,让蓝色的天空和黄色的麦田激烈撞色。正常状态好比一条铺好的路,走起来舒服,但长不出花。为了加强色度,他大胆使用补色,用明艳的色彩和厚重的笔触来提高视觉冲击力。

梵高至死也不想改变,但他厌倦了孤寂。有时候生命只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收获并不在这里。当他完成播种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无心再去等什么开花结果了。

14. 《与世界伟人共进晚餐》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美国);译者:陆巧玲;安徽文艺出版社

《与世界伟人共进晚餐》是我读过的第三本房龙的著作,通俗易懂是这位美籍荷兰作家的写作风格,再厚重的主题也能被他轻松拆解。这部48万字的历史读物介绍了40多位世界名人,如果逐一讲解生平必显枯燥,于是房龙杜撰了一种魔法可以邀请已故者前来做客,甚至将不同时期的人请到同一餐桌上对聊,一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书中有几处令我印象深刻,一处是谈到法兰西学院将莫里哀拒之门外,作者联想起许多类似命运的人:奥地利的皇家权威不愿给舒伯特提供一份工作觉得他不够优秀、伦勃朗因为受到客户质疑到死都没还清债务、梵高在家乡展示自己作品时被人狂吐口水、威尔第申请进入米兰音乐学院遭到拒绝,理由是他毫无音乐天赋。如果一位天才暂时不被普罗大众接受尚可理解,那么不被“专业人士”认可只能说明这个社会正在被一群庸才所统治。

另一处是谈到希特勒,作者说他最后一次待在德国时听到过无数个有关这位新领袖廉洁正直的故事,人们都说“他不喝酒、不吃肉、不抽烟,甚至不亲吻姑娘一下,他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伟大的理想。”“真是这样吗?”作者本想在众人面前开个玩笑,结果被朋友急忙拉走,劝他赶紧乘下班火车离开德国,否则很可能吃尽苦头甚至丢掉性命。无需多言,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一目了然。

15. 《堂·吉诃德》

作者:塞万提斯(西班牙);译者:杨绛;人民文学出版社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堂·吉诃德》,也知道其中的一些情节,比如大战风车什么的,但真正通读却还是头一回,细想想好像对很多名著都是如此。

虽然这是一部四百多年前的作品,但今天读起来一点儿都不觉得过时。堂·吉诃德沉迷骑士小说以至于幻想自己步入骑士世界,就像我们今天深陷手机之中以至于对身边人视而不见一样。他将风车视为巨人、把羊群看作敌军,而我们今天又有几个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对手呢?每次公共事件发生,我们都像堂·吉诃德一样英勇地冲上去声讨,但我们看到的其实都是我们被允许看到的,也许我们只被允许看到风车和羊群,当风车上的监控器坏掉、羊群里的临时工被开除后,我们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以为自己伸张了正义。

书至结尾处,堂·吉诃德醒过来了,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是阿隆索·吉哈诺,因为我忠厚老实,大家都称我为老好人。”今天的我们也都是不愿惹事的老好人,只是不知何时才能醒来。

(0)

相关推荐

  • 阿姆斯特丹现状,一起看看真实的阿姆斯特丹

    在阿姆斯特丹的民间有句谚语:狼即使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心里面想的还是吃羊!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奇特的城市,一个历史与文明分界之地.在17世纪时期,阿姆斯特丹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最繁荣的城市之一.如今,它 ...

  • 荷兰

    最近一直琢磨着充充电,天天面对客户来来回回那些事儿,脑袋里都没啥新知识注入进来了,也有点厌倦,不如来聊聊各个国家吧,等以后世界疫情得到控制后,去旅游去拜访客户也能多一些准备.开篇先来了解下欧洲,第一个 ...

  • 2020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9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8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7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6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十本书 2020年发生了许多事,有的国家闹了最大的灾死了最 ...

  • 2019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8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7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2016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十本书 2019对我的家庭而言是相对平静的一年,没有人去世也没有人住院,多好的日子啊.但是就这个 ...

  • 2017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15本书

    上一篇:2016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十本书 前两天朋友圈流行晒18岁,我没晒,我的18岁对于这个国家是个敏感词,还晒个屁呀.我也不想用彼时的青涩衬托如今的老成,我宁愿青涩,宁愿一辈子天真,这样我就还有 ...

  • 2016我读过且想推荐给您的十本书

    岁末年初,朋友圈刮起一股年终总结的风潮,我羡慕啊,也想学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忽然发现不行,一年来基本就是读书.旅游.写游记,没一件正经营生,整个一光膀子的傻小子,我撸什么呀我?思来想去,就从这一年我读 ...

  • 我最想推荐的10本书,用心读一辈子,每一本都上万人评论

    每周读一本书的习惯,已经快4年了,时至今日不知不觉我也快读了200本书,我最想推荐的10本书也不断的在变化.2020年读了好几本非常不错的书,悄悄地替换了我心中的前10榜单.有的是因为真实感动了我,有 ...

  • 家长要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就该认真读好学校老师推荐的书

    [平湖一柱 第1593期 家教专题] [核心提示]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学好语文,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阅读上,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只要是好书,就不要管它是谁写的,也不要管它是谁编 的,更不要管它是否是 ...

  • ​【时评】读懂“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 背后的成长之痛|山栀子

    读懂"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 背后的成长之痛 ● 山栀子 今年的母亲节之际,网络上一则"我想去母亲坟上看看"的视频上了热搜.4月21日凌晨1时,江苏南京一名12岁 ...

  • B站“冲浪”多年,这是我最想推荐给老母亲们的8个TED演讲

    趁着周五,我又把自己另外的收藏夹翻了一下,做了些整理.这回,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看过,值得推荐的TED视频. 本文分享的这些TED视频,B站全都有,我把链接也列出来了,大家手指一动,复制至浏览器,便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