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流到合流,不为人知的儒门八派,浅述儒家文化的历史演变
引言: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发展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它不但代表着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变,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发展最为昌盛的一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战争乱世与文化盛世并存的一个时期。以儒、墨、法等十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是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流派,其中影响力最大则要数儒家和墨家。虽然由于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很多儒家的经典书籍无法流传下来,但从各种出土的文献可以看出,儒家在战国末期和先秦时期,就已经在民间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力。
先秦时期的儒门八派如何形成
在汉武帝还没有推行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秦朝是以法家作为统治国家的思想。而在秦朝之前,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仍处于七国分裂的局面。但正因为如此,各国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从侧面促使了文化的发展,儒家就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快速发展起来。
在很多人眼里,儒家其实就是有孔子和孟子两人先后打造出来的一个学术流派,其实不然。首先在当时,诸子十家的思想各有交流,并非故步自封。不少其他流派的思想,如墨家、道家等,本身学术不多不少也融入了其他流派思想在里面。就连秦朝的法家代表李斯,韩非子两人,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儒家代表之一,荀子的学生。
而孔子是当时社会上出名的博学家,其自身的学术思想,自然也包裹了对其他流派的文化内容在里面。因此可以推断,初期的儒家思想,其实还包含了很多其他学术的思想在里面。因此在孔子逝世之后,他的学生对于他的儒家思想的解读皆各有不同,最终形成了不同观念的儒家思想。
这些不统一的儒家思想,形成了不同的儒家派别。
根据《韩非子》的《显学》篇记载道:“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这个分析,在《荀子·非十二子》中也曾有过相关的记载。由此推断,儒家在当时大致被分为八个派别,也就是所谓的儒门八派,孟子和荀子也只不过是八派中的其中之一,这也是孔子逝世之后,儒家内部的流派状况。
儒家八派各自的区别
从《韩非子》一书可以看出,儒家初期的八派,虽然八者都同属于儒家流派,并且八者的创始者都认为自己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但其实八派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都各不相同。并且八派是否存在,至今仍有存疑。但从目前出土的文献来看,而这些变化出来的儒家派别,个中都融入其他学术在里面,而在当时以及后世影响力最大的,则要数下面这几位。
- 孙氏之儒
后世影响最为广泛之一的孙氏之儒,其创始人便是荀子。他的儒家思想,兼并法家之长,在倡导儒家本门中的重人事,不重鬼神的思想礼教同时,还主张礼法并治,强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发展,不能单靠德行,也依循法治而行,是孔子八派中以少有以唯物论的角度浅析儒家思想的存在。之后他的弟子李斯和韩非,都在继承荀子学派思想的同时,着重于将其中的法家思想发展到极致,使得秦朝时期,法家成为统治者所信奉的统治思想。
- 孟氏之儒
对于这个后世影响力不亚于孔子的学派,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由孟子所创立的学术流派,但这番说辞根据过往的很多史籍分析,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因为根据韩非子的典籍记载,孟子并非孔子直接教导的七十二徒弟之一,也就是并非孔子的学生,。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孟子是“受业于子思门人”,也就是说孟子学说,是从子思之儒的继承中衍化出来的。而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分析道,孟子的学术不仅是师承子思一脉,还可能与乐正氏有关。
但不管怎样,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之一,在后世儒家的传播影响中,影响力丝毫不亚于孔子,其流派在发展孔子“仁学”的基础,提出与荀子性恶论完全不同的性善论。并以“仁政”、“王道”以及'民贵君轻'等作为本门思想具体理论。
这些理论虽然在战国时期并没多大的发展空间,但秦朝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其思想理论逐渐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中“民为主,君为轻”的思想更成为了外界认为中国最早期的民主思想,是所有学术中,首次对君王独裁提出批判的思想,后世不少的儒生和皇帝,都将这番说话作为自己治国齐家的口头禅。因此成为后世儒生中,孟子并成为不亚于孔子的存在。
- 子张之儒
在后世中,儒家的思想代表是孔子和孟子,甚至大多数的人都将两者并列称呼,当然也有人会将荀子也摆在里面。但在战国时代,除了孔子以外,儒家八派里面,其学术思想影响力在民间中是最大的,却是子张之儒,被称为八派之首。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最主要是子张之儒在当时是极为左翼的儒家思想,更为符合当时的社会现象所需。在郭沫若所写的《儒家八派的批判》中记载,与一般的儒家以帝王为尊的思想不同,子张的儒家思想更多偏向于兼爱尚同,主要尊贤而容众,与墨家思想有不少的相似度,比一般的儒生更多地是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之所以会产生出这样的思想论,最主要的原因估计是子张的出身有关,在孔子七十二名学生之中,子张是地位出身最低的一个。据《吕氏春秋·尊师》记载所知,子张是刑余之人,也就是曾经做过犯法的人,只是后来跟随孔子学习之后,开始变好了而已。同时他也是孔子学生中没什么具体学术发表出来的一个,因此被荀子和韩非所鄙视,被视为贱儒。
但也许就是因为,出身市井的子张,对比于比一般孔子之徒而言,对于社会的阴暗面与当时百姓的贫苦接触得更多一些。虽然子张一脉并没有像荀子和孟子那样发表什么有影响力的学说,但他们对于儒家理论的解释,却能比一般的儒学更接近实际,更能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子张之儒能在当时成为远胜于其余七派的存在。
儒门正统的确立,先秦儒学八派的式微
儒门八派在战国前中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影响力,但到了战国末期后,八派之中,除了孟子和荀子尚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之外,其余流派也随着战乱的原因和各国统治者轻视,而逐渐式微。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原因和内在原因。客观上,到了战国末期,七国攻伐战争加剧。因此在思想上,更偏向于能够发展军事和国力更为适合七国君主的需求。其实在战国时代,儒家、墨家以及道家能在民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但对于君王而言,发展军力才是重中之重。对于仁德之说,他们大多只能表示尊重,却并不重用。
因此在当时,相对于三者,另外兵家、农家以及纵横家更能为统治者所需,孔子之徒大多无法在政治上取得建树,也是因为与当时的统治者需求格格不入有不少的关联。而到了后期,战争频繁发动的社会环境下,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对于无法解决自身需求的儒学自然甚少接触,儒家在民间传播上,也逐渐丧失原有的优势。
而内在,导致八派式微的直接原因,则在于儒家领导的道统之争。孔子逝世之后,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后世的儒家学生对于儒学的不同见解也逐渐增多。除了上述提到的儒门八派,儒家之内也开始掺杂了不少打着孔子的名义的伪儒生。他们打着孔子的名义,对于儒家学说进行各种歪曲解说,其中杨朱学说的出现,对于对这种扭曲更是达到了某种新的高度,使得儒家学说的发展陷入了瓶颈。
有鉴于此,作为儒学的继承者,孟子开始以儒学正统的立场去回击杨墨之说,而从孟子所构建儒学道统理论体系,在不断回击非儒学对正宗儒学的攻击过程上,逐渐在扩大了自己本门学说的影响力,让儒家的学术发展重新回到正轨,在韩愈《原道》一书中,就充分肯定了孟子的道统说,自然而然地将孟子归为儒学道统的最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奠定了孟子在后世儒学中不亚于孔子的位置。
但与此同时,由于孟子之儒的正统思想的确立,另外七派自然也失去代表儒学的价值,最终随时代的流逝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内。
总结:
儒学八派并非当时儒家全部的所有派别,只是当时儒家之内,影响力最大的八家学说而已。除此之外,孔子七十二贤对于儒家都各有不同的见解,就连八派的本身,其门徒对儒家也各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导致后期引发儒家道统之争的主要原因。
存在和消失,就如同中国历代王朝一样,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孔子逝世后,因不同见解引起产生的儒学八派,最终汇聚成孔孟合流的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