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泸州城,南宋神臂城,一段鲜为人知的老泸州筑城历史
本文来源泸州城乡志
神臂城在沽酒客心中非常敬重,而且可歌可泣,但是历史不是写小说,有的时候我们尊重它的同时,不应该一叶障目,否定其他,直到今天还部分泸州人对此有些误解和偏见,认为老泸州就是神臂城,神臂城之前好像没有泸州一样,今天的泸州市区根本不是老泸州城,这就有点过了,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相信看了这篇文章以后,大家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我们依然会敬重神臂城,但是对泸州历史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自古以来,泸州水陆交通便利,形势险要,又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接壤,历史上是“西南要会”,商业、军事重镇。泸州城郭建设,是同泸州的历史地位、地理形势和经济发达的条件分不开的。宋朝之前的情况这里暂时不表,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泸州城情况。
北宋泸州城
一般泸州人应该知道,泸州古称江阳。西汉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置江阳县(不过新的出土文物里耶简江阳记载则是秦朝就有了,大家可以参考。),建治设篱寨。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
据现有史料记载,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在原篱寨的基础上,“始易以木栅”。元丰六年(1083年),“帅臣王光祖奏陈梓州路转运司,贴差厢军作一千五百人协助展筑土城”。
“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以邻近夷人,武备不可失葺”为由,“濒江用石叠砌,就上筑城,修建城橹”.
政和五年(1115年),泸州城郭得到一次“工力浩大”的修筑。守吏孙義叟《筑城记》记载了这次筑城原因:“泸南疆理益广,泸州城郭非壮丽,何以守御,且示威蛮夷”。
经过这次修筑,“泸州城郭为之焕然一新”。“城周之基,得六里三百三十八步”(按旧制营造尺计,一步为五尺)。
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冯楫(就是修报恩塔那位仁兄)任泸帅时,泸州城再一次得到扩建,改筑后,“较旧城长二里四十步,通为九里十八步”。同时,“改建城橹,鼎新(换新的意思)雉堞(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岌然周遭,雄壮甲两蜀”。
其后,又经过嘉定十年(1217年)范子长重修,绍定五年(1282年)魏了翁葺治,泸州城郭日臻完备,形成了城门九道(城门方位,按泸州城实际方位进行了订正)。
东一通海门(即东门)和通津门(旧称大善门,今不可考);
东北一临江门(即会津门);
南一来远门(即南门);
东南一敷政门(即凝光门);
西一保障门(即西门);
西南一汲水门(即小西门);
北一朝天门(即大北门);
西北一济川门(即小北门);
经过北宋至南宋二三百年对泸州城郭的兴建、扩建,使泸州古城在长江、沱江汇合处这个鸽头形半岛的狭长地带上,具有了一个完整宏大的规模,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葺治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宋神臂城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各位念念不忘的南宋神臂城的由来。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军入蜀,为避蒙古军袭击,按照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山城防御体系部署,于嘉熙三年至四年(1239——1240年)先后在泸州领县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qì)和合江笔架山(安乐山)筑山城防御。
淳祐三年(1243年),泸州知州曹致大又在泸州长江下游30公里,合江长江上游30公里处的神臂岩(今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筑山城以御蒙军,并迁州治于此。是的这个时候泸州城因为历史的原因迁徙,大家在这里抵御敌寇,直至最后,所以感情是很深的,我们也愿意接受这个地方是老泸州的一部,不可否认,但是不是唯一。
神臂城有城门4道:即东门(东门外设内外护城耳城两道),东北角东门和耳城连接处,有“背泥巴坡门”1道);南门(即神臂门);小南门(位于正南方)和西门。
全城东西穿城约2.5公里,南北穿城约1公里,周长约3365米。泸州神臂城与合川钓鱼城,同为山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城郭,它们分别从长江、嘉陵江上游,为拱卫重庆发挥了阻击元军的巨大作
用。因泸州州治曾迁治于此,故后人称神臂城为“老泸州城”。(看清楚了为什么叫老泸州城了吧。)
不过神臂城确实值得大家去瞻仰,缅怀那一段峥嵘岁月。
附录:明龙透关和玉蟾关
明崇祯十年(1637年),为避农民军的进攻,于北宋泸州古城南面龙透山建外郭一一神臂关(即今龙透关)。神臂关距宋城约3.5公里,为泸州城南面咽喉要塞。关墙南起长江边,蜿蜒向上经过龙透山顶,然后往北向下直至沱江边。
远观神臂城
靠长江和沱江边处,分别设小关门,中间高处设大关门(即今龙透关门)。扼泸州半岛西南唯一陆路通道,横亘于龙透山上,全长约5公里,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新建神臂关碑记》记述,因“龙透关为忠山咽喉,......且无可著足,仅一线可通往来”,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故由当时守吏“四川按察司分巡下南道佥事参政(吴登启)”主持,《广舆记》载,在“世传诸葛武侯立”之旧址,新建神臂关。后倾圯,清同治二年(1864年),泸州署牧周锡龄主持重建,更名龙透关。
明代,在泸州城北30公里处,还建有玉蟾关,为泸州北面咽喉要塞。位于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玉蟾山北部,川、滇、黔交通孔道一一蟾关故道上。与泸州城南的龙透关分别扼峙于泸州南北,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