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瓷器——大明康熙年制?不是赝品!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是在推翻明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此,很长一段时间里,至少到乾隆年间,“明”都是一个让人十分忌讳的字眼儿。文字狱兴起的时候,只要沾着“明”,你自己自寻死路也就罢了,还会连累家族甚至朋友师长。这也是考据学、考古学、文字学等等我们今天看来生僻冷门的学科,为什么在清王朝却得到大发展的缘故——与其动辄获罪,莫不如埋首故纸堆。
尽管政治上的高压态势如此严峻,但仍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公然讽刺大清王朝,力捧明王朝,这人,是不是活腻了?做了什么?
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小酒杯的底座儿。可仔细查验,发现款识却是“大明康熙年制”。我们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康熙大帝,千古一帝是确确实实的大清王朝最圣明的皇帝啊!——这酒杯,莫不是假的吧?
酒杯的真伪,早些年已有专家验证过:千真万确的康熙年制,历史悠久。证据之一就是我们目测可见的“熙”,上半部分的左边,多画了一竖,这是那一时期很典型的一种做法。更何况,这件瓷器目前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如果酒杯真的是货真价实的古董,那么,做这个酒杯的,加工地点,应该就是自己家里的小作坊了吧?
又错!是不容置疑的官窑出品。
我们都知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不同阶层享有的特权截然不同。以使用的瓷器为例,官窑主要供应皇家及部分官员使用,民窑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制作这件瓷器的工匠,真称得上是勇气可嘉了。不过,当时,这件瓷器却并没有真正走到皇家的餐桌上。或许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一场从督窑官到工匠的株连九族的杀戮。也许并非是没有人注意到,只是,即便官员们发现了,恐怕也只能悄悄地藏起。不然,谁知道盛怒之下的皇帝陛下,会不会连自己也一起发落了呢?
其实在古代社会,落款有误这自然是个大问题,但官窑与民窑、朝堂与百姓所使用瓷器的严格区别,却不仅限于此。还是南京博物院。如果我们旅游在南京,恰有兴致去博物院逛逛,一定能发现不少好东西。走在瓷器展厅中,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官窑烧制的商品;其中以康熙官窑的瓷器成品最引人瞩目。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全部都有龙纹,不同之处自然是颜色上的差别。那么,这些颜色差别,有特殊意义吗?自然也是有的。这就与我们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有点儿联系了。
大清乾隆七年,皇帝陛下命令鄂尔泰与张廷玉一起编纂《国朝宫史》,其主要分为训谕、典礼、宫殿、经费、官制、书籍六类,共36卷,并最终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在“经费”这一章中,根据乾隆皇帝的指示,对皇室成员:上至皇太后,下至皇子及其福晋侧室的吃穿用度,都有明确的规定说明。至于做出规定的原因,一来明确等级阶层之间的差距;当然最主要的,大概也还是为了从根本上加以节约。其中关于“瓷器”的材质、纹饰、数量等,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皇太后 黄瓷盘二百五十 各色瓷盘百
皇后 黄瓷盘二百二十 各色瓷盘八十
皇贵妃 白里黄瓷盘四 各色瓷盘四十
贵妃 黄地绿龙瓷盘四 各色瓷盘三十
妃 黄地绿龙瓷盘二 各色瓷盘二十
嫔 蓝地黄龙瓷盘二 各色瓷盘十八
贵人 绿地紫龙瓷盘二
......
看得出,皇太后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毕竟是皇帝名正言顺的母亲。紧随其后的是皇后,虽然可能是实际掌权人,但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帝王为了给天下臣民做表率,孝道大于天。之后从皇贵妃开始,看起来位同“副后”,但毕竟就不算皇宫里的正经主子了,数量锐减......不仅如此,颜色上也加以了区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莫过于我们的“五行”之说。与“金木水火土”相对应的颜色,就是“青白赤黑黄”;同时,“五行”又与“五方”的“东西南北中”相对应。在古人看来,这五种颜色最为纯正,其他都不过是在这五种颜色的基础上混合而来。为此,皇宫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正统的颜色。自然,居中的“黄色”,又是等级最高的。所以,整个皇宫大内,除了皇帝是确定无疑要用黄色之外,后宫之中也就只有皇太后和皇后可以使用全黄釉的瓷器。
或许数量与颜色上的区分,还不足以让皇家成员感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为此,古代社会中,有一种纹饰只有皇家甚至说只有皇帝、皇太后以及皇帝后宫嫔妃才可以使用的图案,这就是“龙纹”。
古代帝王,最喜欢称呼自己为“真龙天子”,认为自己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国家,管理百姓。为此,他们所使用的物品上,都少不了龙的纹饰。不过,如果我们以明清两朝的龙纹物品来看,这两个朝代也是有着显著区别的。
在明代,龙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如果出现在瓷器上,也一定是那种庄重大气的瓷器之上;但在清代就略有不同了,看起来争奇斗艳、五彩斑斓的彩瓷之上,也出现了龙纹图案。这或许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王朝对于“龙”所具有的神秘感、崇高性,并不似明朝那么看重吧!
其实,从之前那一款“大明康熙年制”,我们也多少看得出:大清王朝对瓷器的审核,或许并没有明王朝那么严格。要知道,在大明王朝,尤其是大明正德年间之前,一件瓷器想要顺利进宫,成为皇家成员的专用品,至少需要经历两道检查审核程序:一次是在刚出窑时,一次是在运送到御用窑厂时。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瓷器不达标,对于这些不达标的瓷器,会怎么处理呢?
按照我们今天勤俭节约的观点来看,既然皇家觉得不能用,我们百姓或者其他官员还可以用用呀!但在古代社会,这是万万不能够的。皇室身份的尊贵体现在哪里?——专用性。为此,皇家不用的东西,就地打碎;打碎也还不足够,立刻埋在地下。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不能让任何人,染指皇家专用物件。
渐渐地,明朝中后期开始,官窑出品的瓷器已经不能满足皇家的使用;为此,只能将一部分瓷器的制作,开放给民窑来完成。千万别以为这是民窑的春天。《红楼梦》中薛宝钗家之所以富有,是因为成为皇家的买办,买进卖出之间,家族获利丰厚;但民窑为皇家烧瓷是另外一回事儿,纯粹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儿。烧好了,是应当的;烧坏了,是要赔偿的。不仅烧制瓷器的窑工要赔偿,包括窑厂的长官,也要被罚俸。——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不过,发展到清代,对审核不通过的瓷器有了新的变通做法。民窑在完成自己的烧制工作后,顺利通过官窑审核的瓷器,自然就进入了皇宫内苑;那些审核不通过的次品,并不要求就地销毁。如此一来,这部分瓷器就开始在市场上顺利流通。
那么,官窑这种神秘的、权威的存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说来话长,这似乎又要追溯到至圣先师孔子所推崇的周代礼制了。《周礼·冬官·考工记·磐氏/车人》记载:
瓬[fǎng]人为簋[guǐ]
实一觳[hú],崇尺,厚半寸,唇寸
豆实三而成觳,崇尺
......
这段话其本质就是说,当时人们用来祭祀、宴会的礼器,是有专人“瓬人”来烧制的。簋,古代盛放煮熟食物的器具。
豆,古代用来盛放肉类或其他食物的器皿,很像我们今天的高脚杯。当然,肯定是巨型的......
至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专门为统治者烧制瓷器的机构,只不过规模或分工略有不同。或者说“瓷器”还不够准确,最初是陶器或其他材质的器皿;即便后来瓷器渐渐出现,也多是以附庸者的身份出现,仿制如玉器这样的主流器皿出现。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瓷器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认。所以,在北宋之前,朝廷使用的瓷器,还有很多是由民窑负责完成的;但到了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为皇家烧制瓷器的御窑厂。
御窑厂发展至明朝,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明王朝的开国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不久就下令将国家祭祀所用瓷器的烧制工作,收回到御窑厂来完成。从此后,官窑的地位越来越高,除了祭祀用瓷之外,它也负责烧制皇室成员的把玩物件以及赏赐物品等。
可以想见,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顶峰的明清两代,官窑作为官方指定的瓷器烧制单位,它们出品的瓷器会有多么精良。毕竟在当时,官窑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最优质的原材料,最优秀的窑工,最丰富多样的图案纹饰样稿,以及最富有的出资人......当然,清代官窑瓷器成为中国瓷器发展的顶峰,不仅仅在于这些有利的客观条件,更在于开创了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都亲自参与过品种选择、纹饰绘制等工作。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彩瓷,因为“珐琅釉”的珍贵,康熙、乾隆都亲自参与过绘制。
或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官窑占尽了先机,取得至高的成就也理所当然;可若我们真的了解古代烧瓷工艺,就会知道这其中还有工匠们的心血汗水,统治者的不懈努力。就如之前我们分享过的乾隆年间烧制的“瓷母”,从概率学角度而言,就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它确实成功了,皇帝的决心与窑工的努力,缺一不可。
有时候,我们总会从事情的难易程度去判断是否可行:简单的,就认为或许可以尝试;困难的,就认为很难做到。但事实上呢?或许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官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绝美瓷器的烧制不是一举成功;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自然更需要我们的决心与努力。
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