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皇帝作曲贵妃编舞,传统节日就这样诞生了......

小伙伴们

如果可以穿越

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

大家的首选 历来有两个

A 宋朝

温情脉脉 文雅风流的宋朝

哪个朝代的开国功臣能有善终?

宋朝就有......

哪个朝代能真的不杀文人?

宋朝就能......

B 唐朝

气象恢弘 放荡不羁的唐朝

哪个朝代是以丰腴莹润为选美标准?

唐朝就是啊......

哪个朝代有超长待机假期享受生活?

唐朝就有啊......

你情有独钟哪一个呢?

不如趁着这个重要的节日

都好好体验一把吧

中国有很多“四大”

四大名山 四大名川 四大名楼

还有四大传统节日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是

清明 端午 中秋 春节

辞旧迎新的春节出现的很早

祭拜洒扫的清明也不落后

有了屈原 就明确了端午

......

中秋什么时候出现的?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

中秋作为其中一天早就存在

先秦时期典籍《周礼》中就有记录

司裘掌为大裘 以供王祀天之服

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

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

这句话里有几个相对的概念

解释清楚了 这句话也就清楚了

首先就是关于衣服的概念

大裘 良裘 功裘

大裘 天子祭祀时穿的礼服

良裘 天子平日里穿的衣服

功裘 天子赏赐诸侯卿大夫的衣服

第二就是两个时间概念

中秋 季秋

古人兄弟排序 伯仲叔季

分别是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四

放在时间的序列里

中秋是秋天的第二个月

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

这大概是“中秋”最早出现的地方

不过显然 不是节日

只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

古人祭拜月亮

也是很早就出现的事情

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

古者 先王既有天下

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事之

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长期关注我们公众号的人

想必都已经形成一个普遍认识

古人是非常注重天人合一 敬天法地的

古代贤王一旦奠定了天下

就会开始一系列敬天敬神的活动

其中有两项 就是朝拜太阳 祭拜月亮

政治教化的目的肯定是有的

可形神兼备固然好

实在做不到 择其一也是好的啊

现在的我们 神没有 形似乎也没有......

不过古人祭月

最初是固定在秋分时节

但很少能恰好遇到圆满的月亮

像今年这样秋分在八月十四

真的是十分难得的巧妙重合

若落到月初月末 别说月如钩

有时候连月亮都看不到......

可即便如此 一直到明代

皇家祭月 仍是坚持在秋分

这当是一份可贵的对礼的坚持

就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与弟子子贡

子贡觉得大家现在对礼制漫不经心

如此每月初一还要杀羊来祭祀

是不是太浪费也没必要

孔子却语重心长地对心爱的学生说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端木赐 就是子贡 赐是他的名

子贡爱惜的是那只羊

老师孔子珍视的是那项礼制

孰好孰坏 真没必要去分辨

但孰高孰低 却一目了然了啊

有道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最先吃不饱穿不暖谁去关心月亮啊

待到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

文化生活也提上了日程

魏晋 这个崇尚清谈好风雅的时期

面对时令序列中的收获季节

宴饮歌舞 觥筹交错之余

也新增了很多有文化调调的内容

共赏古今一轮明月开始流行

到了大唐盛世

PLUS版假期正式开启

一年117天之多的休闲时光

不断有新的娱乐项目新鲜出炉

赏月 也逐渐被固定下来

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一天格外重要

因为主管这一天的月亮神

是代表女性福祉的太阴之神

女孩子们在这一天自然是要拜拜的

别说已经懂事的成年女子

尚在懵懂之中的小仙女也是要拜的

中唐诗人施肩吾在自己的诗中写了出来

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

我们所熟悉的中秋节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万事俱备

只差一个名分了......

很快 机会来了

大唐盛世由唐玄宗推向顶峰

唐玄宗做了一支曲

美艳无双的贵妃娘娘编了一支舞

一个重要的节日 中秋节

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

根据宋代《太平广记》记载

开元年间

唐玄宗中秋望月

随行道人上前进言

月宫之中的景色 是否想要一睹为快

皇帝欣然应允 道人立刻作法

手中银杖化作天空长桥

道人为先驱 邀请玄宗同游

走了数十里 来到一座大宫殿

广寒清虚之府 赫然在目

道人告诉皇帝这就是月宫了

门外一棵甜香四溢的高大桂花树

树下可爱的小白兔捣药挥玉杵

宫墙之内仙乐飘飘 仙影摇摇

嫦娥领舞着众仙子翩翩起舞

玄宗询问是何舞曲

仙子们回应 霓裳羽衣曲

玄宗暗暗记下曲谱 兴奋而归

再回首 银桥已然不见

于是乎 八月十五日

作为一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

无论名称 日期 活动......确认了下来

作为一个无所不能吃的民族

传统节日与特色饮食密不可分

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月饼也源于唐朝

相传 唐高祖李渊在位期间

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大胜而归

归来之日 恰逢八月十五

当时来自四海八荒各地区各民族

朝拜唐朝皇帝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的吐鲁番商人进献胡饼庆祝凯旋

高祖接过华丽饼盒 笑指天上明月

应将胡饼邀蟾蜍

说完 将胡饼分给群臣一起品尝

从此八月十五吃饼 就成了一种习俗

后来 杨贵妃觉得胡饼好吃不好听

就将胡饼的名字改成了月饼

这一天 在唐朝 大户人家

一定会在庭院之中设置香案拜月

胡饼也好 月饼也罢必不可少

此外还有西瓜 苹果 葡萄 应有尽有

水果之中西瓜也是必不可少的

考就一点儿的人家

甚至会将西瓜切成莲花的模样

你以为只有唐朝人懂生活?

宋代人也懂 还懂的非常有理有节

宋人似乎更加重视名分

“中秋节”的提法也出自宋朝

南宋《梦梁录》中有一句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此日三秋恰半 故谓之“中秋”

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节前 酒店如同新年一般

粉刷装饰一新 花团锦簇

出售的新酒中午之前就被抢购一空

不到下午 中秋的欢乐就开始荡漾

达官显贵们在自家的亭台楼阁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皇家有中秋晚会 丝竹管弦不绝于耳

除了拜月祈祷求保佑

宋人还增加了赏灯的活动

不过与元宵不同 宋人赏灯

主要是南宋江浙一带的放水灯

《武林旧事》宋代周密所作

书中记录南宋人们生活时

写出了八月十五浙江放水灯

浮满水面 烂如繁星 有足观者

或谓此乃江神所喜 非徒事观美也

灿若满天繁星 当时胜景

身不能至 心向往之

宋代中秋吃月饼

犹如正式确立中秋节的名称

已经约定俗成

宋代文豪大吃货苏东坡

兴致勃勃的在《留别廉守》中

写出了“月饼”的真材实料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

除了对亲人的思念

小饼里有酥油 有饴糖

与我们今天的传统月饼 相差无几

赏月拜月吃月饼

这是天下人共同的中秋习俗

江浙一带的人们还有特殊的活动

钱塘江观潮

曾经任职杭州的苏东坡

曾写下一首《中秋夜观潮》

人数之多 潮水之汹涌 气势之磅礴

尽在其中

至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团圆”

自从苏东坡那一首《水调歌头》之后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就将中秋的内涵充分阐释出来!

从此后 人们似乎对这两个字

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体验

元代中秋的吃月饼

更加细致考究

中秋之夜 皇帝陛下与诸位爱妃

泛舟皇家太液池 龙舟之上大排夜宴

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瑶池美酒数不胜数

其中点睛之笔就是“华月之糕”

华月之糕 就是我们熟悉的月饼

元朝末年

众多反元起义军中

朱元璋的队伍异军突起

这年他打算趁中秋共谋大事

但元朝监控严密 传递消息不方便

于是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

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在月饼中

并作为节日礼物提前送给各路义军

中秋节前 各路义军云集相应

等朱元璋正式建立了大明王朝后

想起月饼当年对他的巨大助力

就将其作为节令食品赏赐群臣

月饼越来越精细 品种越来越多

看看南京现在望月楼 玩月楼......

就知道在明朝月亮有多受欢迎

到了清朝 中秋夜

富贵人家 家家宴会不断

但清朝有一条不成文规定

男不拜月 女不祭灶

中秋对女子而言更重要

“兔儿爷”也不是过年才有的玩具

中秋前几天就会在市场出现

这种起源于明朝末年的拜月之物

到了清朝已成为儿童的玩具

想起张若虚那首

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其中一句甚合心意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江风 明月 八月十五日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的深情眷恋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的百转思念

仿佛在此刻 都寄托给

空中那皎洁的一轮明月

今天的这一轮月

共千百年前先祖的一轮月

多么幸运地拥有几千年的一脉相传

曾经我们既有梅妻鹤子的超然

也有琴棋书画诗酒茶花的优雅生活

曾经一家人分享一块月饼

共赏天边一轮月 品茗聊天的生活

被玩手机玩游戏的低头族取代

但在这样一个比春节还温暖的节日

我们是不是可以给父母 孩子 多一些陪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