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错名字以后

当学生的时候,总觉得老师都很牛,语文老师没有不认识的字,数学老师没有不会做的题。当了教师以后,才知道其实老师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也是需要经常充电的;语文老师也有很多不认识的字,数学老师也有不会解的题。汉字那么多,据说有近十万,不可能所有的字都认识都会用。一般人认识三两千字就足够用的了,遇到生僻字不会读就很正常。然而教师的身份需要表现很牛的样子,虚荣心也有被崇拜的需要,所以,面对自己也不认识的字,不能允许自己献丑,否则会被学生笑话。以前在业务学习时,读过一个很熟悉的教学案例。说的是新学期开学初,新班主任点名时,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名字。该学生名字叫某某昶,班主任不认识这个“昶”字,又不能当着学生的面露馅。于是就用大家所熟悉的招数,故意漏下那个学生名字。等全班其他学生名字都点完了,班主任就故意问:还有哪位同学名字没点到的?正常的预期结果应该是:那位没被点到名字的学生站起来,说没点到他的名字。然后班主任问他叫什么,他说他叫某某昶。于是班主任就认识了那个“昶”字,暗暗记在心里,并且装作不小心给漏掉了的样子,再点一遍某某昶,让他坐下。可是偏偏那个某某昶猜出了班主任的心机,便故意恶作剧捉弄老师。班主任问谁的名字还没点到,他也站起来了,也回答了,但是他说,他故意说自己名字叫做:某某永(故意把昶读成Yong)。见字读半边嘛,读“永”似乎也正常。于是班主任从此理直气壮地叫他“某某永”。他没注意到那个恶作剧学生嘴角边的嘲讽。直到某一天,这位班主任知道了那个字的正确读法,并且知道了被那个学生戏弄了那么久,一定很受伤,很尴尬。教书三四十年,读错学生名字偶尔也是有过的。不仅仅是因为汉字太多,也是因为很多名字是多音字,或生僻字。我的理解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装;不知道就查,查不出就问,不耻下问也比假装来的得轻松。“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没有谁是全知全能,人一生都要学习。今天想起写这些,是因为整理箱子时,翻出儿子上高中的一些物件,都是当妈妈用心收藏的:成绩单,获奖证书,当年竞赛得奖登报的报纸,北大录取通知书,毕业照,几本笔记本,还特意保留了一张高三语文期中试卷。那张试卷语文考了倒数第一,150分试卷考了95分。还记得那次去开家长会,宿舍里,他坐在桌子上,云淡风轻地对我说:“妈,我语文考了倒数第一。”他居然没有一点点着急羞愧自责难为情或者伤心,好像还挺自豪挺得意似的。话题再回到读错名字上。看到这些旧物件,发现几枚小印章,就想起儿子刚上高一第一天就被读错了名字;读错名字以后,便遭遇那位点名老师一年的冷落和无视。现在想想还很心疼。那是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新高一新班级新老师。老师一个一个点名,点到名字的就答到,然后让每个学生上讲台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点到我家孩子上讲台时,他把名字念错了,儿子明显知道是点他的,可是不好当面说出老师念错了,他不叫某某而是叫某某,但又不能不答应。略迟疑了一下,就答了一声到。等轮到儿子自我介绍时,就有点犯难了:介绍不能不说自己叫啥名字,说了自己叫啥名字……老师的脸就挂不住。后来老师心里果然就有了疙瘩,这疙瘩就表现为对我家孩子不理不睬。明明是他读错了字啊,却在好长时间里让学生遭受冷遇,委屈了孩子(其实儿子的名字一点也不生僻,可是很容易读半边)。教训是,给孩子取名字千万别用生僻字,笔画也尽量不要太复杂,考试写个名字太费时。又是一年高考季,预祝考生们考试成功,金榜题名!配图是儿子读高二高三时用挂钩背面刻的印章,收藏十几年了。刻了一堆这样的图章,现在只剩下两个了。高二高三也没耽误玩,可见上学时就不务正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