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韩妃江记
辛卯秋日,余偕友人十余人于韩妃江溯溪一游。
韩妃江,出县城五十里许。因古代一王妃而得名。相传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其孙杨侗继位后又被王世充废害。杨侗之子杨白偕韩妃南逃,迷路于荒郊溪滩,时已黄昏,求问与乡人。乡人云:“此前尚有三十六渡,渡渡要脱裤。”韩妃心力不济,深感前途难卜,遂投江而亡。“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凄婉而忧伤之事已远逝,韩妃江由此得名,流传至今。
据载,韩妃江发源于天台万年山,形成于白垩纪砂砾岩和火山凝灰岩中,由于年久河流下切,河道两侧形成丹霞地貌和火山岩景观。余之溯溪,自韩妃庙始。韩妃庙依村临江,朱红墙,青灰瓦,古色古香,掩映于参天古树中,沉寂肃穆。
是日,秋雨潇潇,如烟似雾,悄然飘洒。树湿、草湿、路湿……颇感寒意,幸好游兴未湿,饶有兴致。余等着雨披、打雨伞顺江前行。江面开阔,水气氤氲,流水潺潺。溪江两旁,稻田阡陌,谷粒饱垂,笑颜待收。行走其间,空气清新,宁静安乐,此境疑非人间。
出下洲小村,得一乡人指路。走田埂,泥泞缓行,草露湿鞋。过町步,并溪西行。江畔远望,山峦逶迤,高低有致,起伏连亘,在飘渺的雨雾中显得影影绰绰,宛如几笔淡墨抹成天边,此帧水墨山水画境界,令人凝眸,难以言表。稍行转弯,溪边一座巨石,突兀而来,气势雄伟,直指苍穹。此石状似圆桶,乡民称之为“朝天饭甑”。其石壁裂纹,神似杉木板箍成,顶上覆有植被,青苔点点,茎叶摇摇,润泽中尤觉养眼。如遇晴日朗照,岩上水气蒸发,真如同蒸饭之热气腾腾,蔚为壮观。转过山崖,又兀然直立一尊石女像,相传为韩妃化身。头顶光滑,尼乎?僧乎?皆无人可知也。另有巨石丛立,各具形态,悬崖峭壁之间,古树藤蔓,奇花异草,郁郁生翠。四周山峦,未至深秋,亦无层林尽染之色,偶有几棵小树、野草泛红枯黄,传来秋之情愫。
行至溪江下方,乡人筑有长渠,将江一分为二,渠内江水幽雅平静,清洌澄净,水波不兴,缓缓流淌,引为发电、灌溉之用,亦为垂钓戏水之佳处。渠外水流,顺势而下,斗折蛇行,溪流触石,水花飞溅,迸注而去。两水相依结伴,文气和野性,实用兼自然,相得益彰,可谓自然和谐之完美诠释。
韩妃江风光旖旎,然地处僻远,为外人所不知,如深山之美圭,天然去雕饰。假以时日,邀知己,伴好友,再来山间寄情,江畔抒怀,与草木语,对山石笑,岂不快意人生耳?“神仙须是闲人做。”碌碌人生,何时方可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