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49|忆故乡浴火重生
◆ ◆ ◆
◆ ◆ ◆
余梦楼
◆ ◆
【岁月留痕】
难忘1949
――忆故乡浴火重生
文|唐开云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哟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呀呼嗨呼嗨呀呼嗨
嗨嗨呀呼嗨嗨
一个呀嗨
……”
每当国庆来临,《解放区的天》这首歌曲便在脑际萦绕,让我想起1949年故乡解放的情景。
我老家在湖南武冈县(后改为市)。武冈位于湘、桂、黔交界之地,古称都梁,自西汉文、景帝年间置县,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素有“三省通衢、黔巫要地”之称。资江上游的支流赮水穿城而过,县城不大,约六平方公里,四周筑有厚实的城墻,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9年我13岁,就读于县城的一所中学--武冈私立云山中学。我父亲自1933年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一直在这个学校教书,任教导主任,兼教历史、地理。学校地处县城东郊,离城门不到三公里,中间隔着湖南省立第六师范和资江农校。八月正是学校放暑假期间,我和父亲回到乡下,风闻湖南国民党将领程潜、陈明仁率部起义,长沙和平解放。九月初,我们回到学校,只见县城东北角的山地挖了许多战壕,听说县城已被解放军包围。马上就要打仗了,学校停课,师生大部疏散回家。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严密封锁消息,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县城驻扎了国民党三个团的兵力,城门设岗哨,戒备森严。
10月初,眼看大仗在即,父亲让我暂时留在学校,他先回老家看一下,因为一大家子人都在乡下,他放心不下。那时留校的只有10多个同学,老师都走了,厨房的炊事员没有走,每天照常开饭。
10月8日,解放军与国民党白崇禧部在南山寨展开激战。学校离那里直线距离不过六公里,激战的枪炮声不绝于耳。经过两天战斗,打退了国民党的援军,残部仓皇逃往东安。
10月9日,龟缩在城里的国民党部队不时向城外开炮,妄图阻止解放军进城。一发炮弹落在法相岩洞口的一棵大樟树下,炸死了洞庭中学的2名学生。我们留校的同学为躲避战火,在教室里把课桌码起来,垫上被子,躲在桌子底下睡觉,以为这样就可以安全无恙。现在想来觉得可笑,幸亏炮弹没有打过来,才躲过一劫。
10月10日上午8点多,城东炮声隆隆,解放军开始攻城了。约一个多小时,枪炮声嘎然停止,听人说解放军已攻下县城。我和几个同学连忙跑出校门看热闹,走到省立六师校园附近,见铁丝网边躺着一具尸体,是个大块头,据说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排长,企图突围而被解放军击毙。当天中午,武冈解放的消息传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立即播报《我军解放武冈》的简报。简报是这样的:
[北京新华电台广播] 华中前线西路解放军在10日9点40分解放湖南西部的武冈县城,守城的敌军一个团全部被歼灭,战果正清查中。(1949年10月10日)
关于此役的战果,我们当时不清楚,近日查阅武冈县志,始得其详。担负攻城任务的是39军152师。这次战役,解放军伤亡200余人,歼敌300余人,俘敌63师副师长以下官兵2400余人,缴获山炮8门,迫击炮2门,轻重机枪46挺,长短枪1900余支,汽车5辆以及大批军需物资。
武冈解放后几天,国民党军队每天出动飞机到县城上空侦察、扫射,妄图阻止解放军向广西南宁进军。有一天,一架飞机在城里盘旋一番后在东门口扔下一颗炸弹。过后我们跑去一看,只见离城墻不远处炸出一个大坑,东门口街道一片狼藉。遗憾的是,当时解放军没有高射炮,不然那架飞机定然粉身碎骨。随着解放军神速进军,国民党军队只顾逃命,之后就不再有飞机来骚扰了。
武冈解放后,四野的大部队开过来。一色的高头大马,一列列军车拖着偌大的山炮,战士束装整齐,威武雄壮,这阵势我从未见过,感到新奇而又兴奋。有一天学校来了几位解放军指战员,说是要在学校驻扎几天。其时,校长林某远在洞口县,不能到校视事,委托我父亲代理校长之职。得知解放军要来驻扎,父亲便要校工腾出两间教室,作为部队的临时营房,解放军的一个连当天便住了进来。解放军纪律严明,待人亲和。一位指导员教我们学生学唱革命歌曲,还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亲如一家。住了不到一星期,他们就开赴前线了。
10月18日,武冈县人民政府宣吿成立。当晚举行庆祝游行。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秧歌队,和其它学校的游行队伍一起,敲锣打鼓,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载歌载舞,从东门一直跳到南门,然后折回。解放军不时打出照明弹,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全城一片欢腾。此情此景,至今记忆犹新。
故乡的解放,让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青年人纷纷参军参干,投入革命洪流。我的一位堂兄和五位表哥,就是在那个时侯参加革命的,有的成为革命军人,有的当了地方干部。我父亲也于次年进入湖南革大学习,结业后调入洞庭高中(现武冈二中)任教。我那时也想参军,无奈因年小而未能如愿。
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他们的功绩将永垂青史。为纪念红七军1930年途经武冈激战中壮烈牺牲的500余名官兵,纪念解放武冈战役中英勇献身的200多名解放军战士以及惨遭反动势力屠杀的革命烈士,武冈市政府在法相岩公园建立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节,武冈各机关、团体、学校都会前去凭吊,寄托哀思。
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经过战火的洗礼,武冈获得了新生。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武冈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冈作为革命老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仅就交通而言,解放初期,仅有一条沙石公路通往邵阳、新宁,广大农村全是石板路、泥土路,现今不仅村村通了水泥公路,还建设了贯穿武冈全境的高速公路,建起了支线机场,高铁站也在谋划之中。今日武冈,不再是“山里山外两重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武冈的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2019/7/20)
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