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王和墩头蒋的百年恩怨
在《沙溪王氏宗谱》的阳宅图上,在村西南面的后山位置,有一处标记叫蒋坟,他是墩头蒋氏某一房派的祖坟。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王沙溪的后山上呢?且听下面一段每年过年都要讲了又讲的故事。
大约在明朝末年,王沙溪的太公们经过近几百年的经营劳作,利用金浦(金华至浦江)古道的交通便利,已富甲一方。传说王氏三兄弟一人拥有三百亩山,一人拥有三百亩田,一人拥有三百口塘。
一天,墩头有一蒋氏去金华办事回家,途径王沙溪,累了便停下来歇脚,顺便去路边的人家讨茶喝。好客的王氏太公(后称伯太公)热情招待,双方一番寒暄,便熟了起来。从此之后,蒋氏每次从金华回家都要到路边的太公家停歇片刻,并带一些可口的糕点给太公吃。一来二往,双方的感情亲如兄弟。蒋氏提起要和王家结为亲家,伯太公说,我膝下只有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就让你的儿子认我做干爹,我们两人恰巧又是同年(同龄)。蒋氏欣然答应。在认亲的宴席上,伯太公说,墩头山少,我这里山多,就让你的儿子到我这里的前山后山放牛,吃住都在我家,每年还有一笔收入。就这样,蒋氏的儿子来王沙溪的前山后山放牛放羊。每次回墩头,蒋氏的儿子都要带来一只砂锅神仙炖,几年下来,伯太公的床下位置都已堆满了砂锅。
某日,蒋氏的儿子在后山放牛,突然发现一只彩鸡和一条蛇在交媾,其实是一只蛇雀在啄一条蛇。蒋氏的儿子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或许蒋氏略懂易学风水,在他的心里,便埋下了一个念头。此念头造成了后来蒋王两家族的恩恩怨怨。
转眼过了十多年,蒋氏的儿子也已成人,要回墩头成家立业。伯太公说,你在王沙溪呆了十几年,现在要回去自立门户,需要什么尽管开口。蒋儿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蒋父教他儿子,你就说,我其他东西都不要,唯独对前山后山有感情。后来,伯太公果真把前后山的山契送给了他,前山后山都属蒋氏所有。
再过几十年,蒋氏和伯太公这辈都已作古,伯太公葬在金浦古道————太阳岭背,蒋氏就葬在后山的山坳里。
本来故事应该到这里结束了。但有一天,太公的儿子(下文称服太公)叫了一个风水先生看风水。风水先生到村里一看说,村后山上坟的风水很好,前有案山,后有祖山,又有溪水流过,不出几代,子孙就要出大人物。这时服太公一惊,说山上的坟不是王沙溪的,是墩头蒋氏的。风水先生说,那恐怕要折你们子孙的繁衍兴旺了。听后,服太公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他把这件事告诉他的子孙,全族上下一片哗然。开祠堂门合族商议后终决定,拿着礼物亲自去风水先生家里,请教如何破解。风水先生说,在村后围一条一人高的田塍,种七根樟树,造一座很高的堂楼。
几个月后,田塍围好了,樟树也种了,一座很高的堂楼怎么盖呢?众子孙为难之际,一人说,把周边的房子盖低,堂楼不就显得高了吗?大伙儿豁然开朗,真是天机不可泄漏。王沙溪的这些举动被墩头蒋氏子孙知道了,他们趁着月黑风高之夜,扒了田塍,砍了樟树,并且扬言要拆堂楼,告官府。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决定某日对簿公堂。服太公命令全族男子上山砍松桠(有油),全族女子抓蜘蛛,用松桠把堂楼的梁柱墙壁熏黑,再把蜘蛛关进去。没几天,堂楼就如百年老屋。
县太爷宣判:坟早拆楼,坟迟留楼。命官差前往检验,一打开楼门,蛛网遍屋,梁柱漆黑,从表面上看堂楼明显早于蒋坟。县官误以为堂楼早于祖坟,于是堂楼得以保存。
服太公又让子孙修好田塍,补种樟树,安排妻妾和子孙拿尿壶,每天晚上轮流睡在田塍边,樟树下守护。又过了好几年,风波才得以平息。
每年过年的时候,王氏子孙为了纪念服太公的祖功宗德,都会在他的画像前点两支蜡烛,又痛恨伯太公把风水宝地送给他人,只在他画像前点一根蜡烛。从今往后,沙溪王在田田塍内繁衍生息,田塍外墩头蒋又将好几代人葬入后山,但是王蒋两姓氏却从此不相往来。
时间又过了几百年,到了民国,蒋王两姓的矛盾因某些事情再次开始激化。墩头蒋仗着人多声称某日要踏平王沙溪,王沙溪子孙也不甘示弱。以王光桂为首的一群人想出了一套可进可退的计策:在和墩头蒋开战的那天,把本村所有的饭蒸和邻村借来的饭蒸(用来蒸大锅饭的工具)浸在溪里,排了一里多路长;安排妇女们在埠头上洗菜,;借来的两门大炮分别摆在燕窝山和水对山的制高点;雇了陶宅村的一些人,加上自己村的人,足足有几百,他们拿着锄头和两头尖(一种挑柴工具),一副开战的样子。其他山头上也站满了人,这些人是上李,葛田,后邵,智坞等邻村看热闹的。当墩头蒋的大队人走到永济桥头,看到如此浩大的场面,犹豫了。
沙溪人得天时地利人和,上演了王氏“空城计”,最终通过讲和谈判化解了危机。讲和地点设在凤林堂,邀请了陶宅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谈判时,他的八个孙子都在旁边守候,一切都很顺利。
后来解放了,土地改革运动,前山和后山终于回归王沙溪管辖。
此后几十年,墩头蒋的子孙再也没有来扫墓了,帮他们守墓的溪口周人也落户王沙溪。随着时间流逝,沧海桑田,蒋坟变成了坡地,大队里在上面种了桑树,整座后山变成桑园,成了我们这一辈玩耍的乐园。
直到几年前,墩头蒋把仅存的几块墓碑挖走了。现在蒋坟的位置成了一条通往后山的路。
故事总算讲完了,根据村里人口头讲述稍加整理而成,肯定有些杜撰成分。请不要完全当真,如有不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