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记——-美国的通货膨胀(上)
一:通货的含义
通货是指的是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指M1,包括流通中的货币、银行活期存款等一些流通性较强、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通货,除了钞票和辅(硬)币,还有支票,在美国买东西,你可以开一张支票;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转为活期,国库券虽然不能流通,至少可以作为抵押而得到现金,甚至房地产也可以转变成货币。
按照上述定义,美国在1991年7月的通货总量为8620亿美元,将8620亿美元与美国199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NP约58000亿美元作一比较,可知国民生产总值约为通货总量的6.7倍。因为生产出来的每一块钱GNP,不论它是货物还是服务,都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被消费者使用,每一次交换都要用通货,而通货只有GNP的6.7分之一,说明每一块钱的通货在一年中必须被使用6.7次,才能将全部GNP通过市场交换提供给居民消费。GN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包括在内,而中间产品的交换也要使用通货,所以每一元通货的实际周转次数要大大超过每年6.7次。
二:“通货紧缩” 和“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后果
“膨胀”指的是过多地发行货币。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通货量算是“不膨胀”。新钞票每年不断地被印出来,因为那些被磨损了的旧票子要更新,人口在增加,用钞票的人在增加。假定每人持有钞票的量不变,新增的钞票量至少要和新增的人口量成正比。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明年人民的收入忽然增加了一倍,每人消费于衣、食、住、行的价值提高了一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每人持有货币量理应增加一倍。如果银行不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就会发生“缺乏现金”的严重问题。
缺乏现金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不便。假如我的朋友或商业伙伴从邮局汇来一笔钱,可是我凭汇款通知到邮局提款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现款;或者存户到银行提取自己的存款时,银行抱歉地要求存户再等几天,理由是没有现款;或者农民向政府或私人商号出售农产品时,得到的不是现款,而是一张欠条(俗称白条)。
货币供给不足会造成:它使本应得到这些货币的人由于得不到这笔钱而被迫中断其经济活动。当货币量太少,不足以满足周转所需时,到银行和邮局提现款提不出来,出售商品只能得到一张欠条而不是现款。一些急于用现款去做别的交易的人,宁愿自己遭受一些经济损失也希望立刻得到现款。他们可能向银行提出,100元的存款能付95元现款也可以同意;出售商品的店家也可能向顾主提出,如果能付现款,商品可以打95折。当货币普遍紧缺时,上述追求现款的交易也普遍存在。此时,昨天卖100元的商品今天只卖95元,出现了普遍的货币升值。这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了货币的购买力与货币本身有多少价值无关,而与货币的供应和需求有关。
和别的商品一样,当货币供不应求时货币的价值上升,它的购买力提高,这就是“通货紧缩”;相反,货币供过于求时货币价值降低,物价普遍上升,这就是“通货膨胀”。但是,自从世界各国采用纸币以来,通货紧缩的现象很少发生,倒是通货膨胀不断地困扰着大多数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三、纸币的优点、演变过程、购买力
在纸币流通之前,贵金属是大家同意接受的通货。19世纪纸币流行,是为了携带方便,人们心目中只有贵金属才有价值,纸币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它随时可以兑换成黄金。那时20美元的钞票上印着:“美利坚合众国将兑给持票人20美元(当时即指黄金)”,钞票上有财政部长和银行行长的签名,以示郑重。正因为美钞可以兑换成黄金,所以美元习惯上被称为美金。1934年美国废止了以黄金支持美元的金本位制,美钞已不能兑成黄金。为了防止联邦储备银行(美国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滥发纸币,国会规定银行必须有相应的黄金储备(不一定正好等于纸币)才可以发行纸币。1968年,美元已不能兑成黄金,它具有购买力的事实却丝毫未变。
货币并不因为本身具有价值才能为大家所承认。严格地说,将贵金属作为货币还保留着以货易货的特点,黄金的购买力,或与别的货物的交换能力,取决于黄金本身的价值。如果发现了大的金矿,或新的炼金工艺,使黄金的生产成本降低,黄金作为货币的购买力将降低,表现为其它商品以黄金标价的价格普遍上升。
纸币优点之一,它不会因某种商品的成本变化而使物价水平发生波动。纸币优于贵金属的之二:贵金属本身具有价值,将它用作流通中的支付手段是积压了资金,损失了利息。或者说,一个国家如果用贵金属作货币,就要有一大批劳动和资金用来生产黄金供流通之需,而纸币的生产容易得多,大量用于生产黄金的劳动和资金就可以节省。纸币是一种更为优越的货币。
纸币只是一张纸,它之所以有购买力,纯粹是因为接受纸币的人相信别人同样会接受它,但一张纸币的真实购买力是会变动的,它取决于流通中的通货的总量是多于或少于“适当的量”。当货币流通量大多时,物价水平将上升;太少时则下降。
大家都讨厌甚至痛恨通货膨胀,但如果和中国比起来,美国人讨厌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国人那样厉害。因为绝大部分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他们的收入随着上升,水涨船高,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并不受多大影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拿固定工资的国家职工,如果工资不相应调整,涨价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
四 、通货紧缩的负面作用
通货膨胀如此可恶,那么通货紧缩,物价水平降低应该受欢迎吧?的确,就个人而言,把钞票锁在抽屉里(减少纸币流通,造成纸币短缺)就增加了购买力,财产可以从天而降,确实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但财富不可能无中生有,一切财富都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生产出来的,如果财富不归生产它的人所有,而分配给了将钞票锁在抽屉里的人,生产财富的积极性就要受打击。这显然对社会不利。既要反对通货膨胀,也要反对通货紧缩。上文提到,美国在3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时,3年之内物价下跌了23%,其直接的原因是货币供应大幅度减少,其后果是打击各个从事创造性经济活动的人,使得大萧条肆虐达7年之久。经济萧条时减少货币的供应,是倒行逆施的经济政策。
五、什么才是“适当的”货币流通量
我们反复提到,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货币流通量。然而这个量既无法观察到,也无法计算出来,使问题更加难的一个现象是,美国经济对货币流量的反应相当迟钝。多发了钞票要隔一年半之后物价才会上涨,等到发觉物价上升再来控制货币流通量时,为时已晚。人们更难从物价变化上去判断当前货币流通是多还是少。在80年代以前,美国用银行利率作为通货流通量的指标,利率上升说明大家对货币的需求殷切,意味着需要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所以货币的发行盯住银行利率,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有效的。但在市场经济中,利率原应起到平衡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当储蓄少而投资过多时,资金供不应求。此时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利率上升,从而可以抑止过热的投资活动。可是如果用发行钞票来抵消利率的上升趋势,利率就不能抑制经济过热。这一调剂作用的丧失,曾使美国连年货币发行过量,发生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时在芝加哥大学执教的弗里德曼所创立的货币主义提出新的理论。货币主义建议每年增加的货币发行量完全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成正比。这个理论认为每一元通货在一年内被使用的次数大体不变。生产总值的增加,要有同样比例的货币增加来保证新增的产品有足够的支付手段在市场上交换。
但是他的理论还有不少争议,近一两年来东欧诸国的经济大大地开放,交易中广泛使用美元和马克;这使相当数量的美元流入东欧。可是究竟有多少美元流出(或流入)了美国,这是很难估计的。计算机的应用、电子银行的出现、新金融规则的实施都影响周转速度,而且影响的程度很难定量估计。所以只把国民生产总值当作货币发行量的唯一指标显然不够周全。
六|、 为什么当今各国政府十分警惕通货膨胀?
因为通货膨胀是政府(或有权使用新印钞票的机构)不费力气就可获得购买力的方法,它的诱惑实在太强了。
假设钞票印刷厂开动印刷机印出100万元钞票,政府下令将这些新钞票沿着马路散发。行人拾得这些钞票后,将投向市场去买东西。总生产量并未增加,而总购买力增加了100万元,由于供不应求,物价水平将上升,通货膨胀由此引起。
在美国,政府发行债券(相当于我国的国库券)。如果债券出售给百姓或私营企业,其结果是购买力从百姓或企业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总的购买力并未增加,因此不会引起物价上涨。但如果债券出售给联邦储备银行,银行用新印的钞票付款,或者干脆在政府的活期存款的户头上加上一笔数目来付款,这就形成了政府新产生的购买力。这笔钱不论用于政府雇员的工资,或购买国防武器,或救济老残病贫,还是弥补政府的收支赤字,结果都是因新增钞票或活期存款而新增了购买力,当它投入市场去采购时即引起物价上升。在马路上散钞票和政府拿新印的钞票去办一件必要的事终究是有区别的。前者除了通货膨胀没有任何好处,而后者则可能解了燃眉之急。因此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适度通胀可能利大于弊。实质上争论的性质是:用什么方法支持政府开销更好,是增税还是发钞票。
按理政府以债券形式借钱以后是要归还的,而就目前来说,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事实。实际上几年之后需要还钱的时候,政府继续举新债,而且新债比旧债更多。还钱本应使通货收缩,但因新借的债比归还的旧债多,通货继续膨胀。一是政府不论向谁借债,每年都要付利息,由于政府积累的赤字越来越多,债务利息已成为美国政府的一大开支,大约为每年国防开支的一半。二是由于通货膨胀的作用,钱越来越不值钱,过去借的债务10年之后通常贬值一半左右。这是名正言顺的赖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