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人生的智慧不是纠结事理表象,而是按规则活着
一、
人生的智慧不仅仅是让自己得到既得的利益,而是能够避开那些潜藏的灾祸。
世人常拜佛祈福,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人生消灾解难。
灾难带来的不仅是利益的损失与痛苦的情绪,有的甚至是自己一生都无法抬起头的罪过,所以人生无灾便是福。
而一个人能够避开灾难的最佳方式,那就是修养有德之行,以符合大道的力量延伸出符合德行的行为,这样自然能够避开祸端。
《道德经》之中有一句话: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善于做事的人不会崇尚武力,善于打仗的人不会轻易被敌人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与敌人正面斗争,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德行,这叫做善于使用人的力量,这叫做配合自然之道,这是古代德的准则。
《道德经》之中“以道生德”,“德”是由“道”的力量延伸出来的具体作为,而善于以“德”的方式行事之人,才算是智者。
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却存在着认知层面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人生对错之间的区别,因为大多数人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量人生,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素书》之中有一句话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叫做: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意思就是说:与倾覆的车子走同一轨道的车,也会倾覆;与灭亡的国家做相同的事情,也会灭亡。
有一句话叫做“以史为鉴”,时代无论怎么演变,事情的规律都是相同的,相同的行为必然会造成相同的结果。
用“以史为鉴”的态度,从历史中找寻智慧与答案,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因为在古人走过的路中,我们可以找到现在要走的路和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当年刘邦坐稳江山之后,看到韩信握有重兵,并且深得军心,内心不免忧虑起来。
而善于察言观色的张良明白刘邦内心的顾虑,就找到韩信说:“你还记得勾践杀文种的故事吗,自古以来只可与君共患难,不可与君共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个道理你不会不懂。”
说完这句话之后,张良急流勇退,见好就收,自己选择回家养老去了,而他“退一步之策”很好地保全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韩信当然知道张良的话有道理,但是被欲念冲昏了头脑,又加上内心总对刘邦抱着一丝幻想,认为自己曾经舍命救过刘邦,即便没有大富大贵,但是最后不至于被刘邦下毒手。
正是这样的单纯想法让韩信最后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后来刘邦果真设下圈套,让韩信自投罗网。
二、
不管时代怎么演变,人的本性从未有过变动,人性之中藏着的卑劣性,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丝毫改变和消逝,那些因为卑劣心而引起的人性弱点永远存在,在类似的条件之下,所做出的行为必然会引起大概相同的结果。
所以仔细观察会发现,历史沉浮虽有几千年,也不过是依照着规律,进行一个又一个循环而已。
比如古往今来的权臣,但凡是功高盖主的,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又好像当利益触碰人性的时候,人性通常会被蹂躏的惨不忍睹。
因为这是规律,规律就是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只能跟随规律而存在,而不能改变由规律形成的结果。
所以《素书》之中说:和灭亡的国家做相同的事情也会灭亡。
夏桀,商纣王因为贪恋美色而误国,吴王夫差宠爱西施,深陷于美色之中,伍子胥劝谏无用还被逼自杀,顽固不化的吴王最后被越王勾践颠覆了国家,造成国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后来平定吴国之后,谁知越王勾践又步入吴王后尘,沉迷于声乐美色之中,文种作为功高盖主的角色,不知收敛,最后被逼自杀。
而谋士范蠡提前察觉到这一点之后,就和张良的做法一样,选择回家养老,最后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反而有幸和西施泛舟西湖之上,最后经商大成,还被尊称为“商圣”。
而越王勾践由于失去了文种,范蠡这样的贤臣,最后又被齐国消灭。
时代在变,但是规律不变。
能够活得潇洒,如鱼得水之人必然是深谙规律,并且能够依照大德之行避开错误,以此来避免灾难之人;而活的满是沧桑而又痛苦者,多是因为看不透这世间规律,而触碰一个又一个人性陷阱而形成悲剧之人。
所以人生最好的智慧不是纠结事理表象,而是深谙大道之行,按规则去活着而已。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