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讲:正确处理孩子与同伴的冲突

正确处理孩子与同伴的冲突

各位家长,晚上好!我是知信小学副校长刘佳彬。很高兴再次和大家相聚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星期五例会。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正确处理孩子与同伴的冲突》。
最近,相信不少家长都会从各种媒体关注到一则新闻。一位家长因女儿受欺负便残忍刺死女儿年仅9岁的同桌男孩,其后被法院判决并执行了死刑。可以说,这起案件就是源于同伴之间的冲突,而因为家长的处理不当,导致了两个家庭的破碎。
要正确处理孩子与同伴的冲突,首先要正确认识儿童之间的冲突。人们常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外形是独特的,特长喜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思维想法更是千差万别的。正是因为人的思想之差异,所以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换一个说法,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永恒的。既然无法完全避免冲突,那求同存异化解冲突就是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掌握的待人处事之道。每个孩子从第一次接触其他人起,就意味着与人交往的开始,尽管他们或许还不会说话,他们之间也会进行一下肢体、眼神的交流,自然就存在不协调,也就是某种形式的冲突。直至开始语言沟通,想法的不一致、观念上的碰撞,那必然导致交往中更多的冲突。尤其是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儿童,清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还不足,自然更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看到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大多数的家长肯定是心里着急的。一来是因为在成人的世界中,与人友好相处,尽量避免发生矛盾是我们的处身之道;二来是作为家长护犊情深,自然是不想孩子吃亏的。于是,有的家长忍不住“出手相助”,有些是把孩子直接带离冲突环境,有些则是自身卷入其中,以求代替孩子化解冲突。之前介绍的那个案例便是这种情况,是一种极端消极的处理方式。所以,尽管我们看到或者了解到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我们的内心肯定是着急的,但作为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培养面对冲突、处理冲突的能力,因为人与人的冲突在交往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是我们的孩子不得不独自应对的。好了,回过头来说,我们家长在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完全袖手旁观让孩子去处理,是不是就对呢?
我认为当家长察觉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后,首先是要成为一名“观察员”,准确了解冲突的实情。我们从电视节目或者亲身饲养宠物的经验中便可了解到,猫妈妈、狮子妈妈她们对于孩子之间那些看似凶猛的扑倒、撕咬等冲突,就是视而不见的,那是因为她们深知这些打闹其实是日后捕猎的演练。所以,我们家长要了解冲突的实情,才能把控事态的走向,作出最利于孩子发展的举措。
我们首先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询问冲突的情况。当然,一面之词不可全信,为了掌握冲突的全貌,我们还可以询问对方家长或者目睹事情发生的其他第三方。如果冲突发生在学校,那询问老师自然是最佳选择。老师作为中立方,必定能够给予家长准确的答复。不过,不管是询问任何人,我们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焦急的心情影响了我们的语气,以免把询问变成质问,那可就不仅不能了解冲突的情况,反倒让自己从“观察员”变成了“运动员”,孩子的冲突变成了大人的冲突,那可就坏事了。
当我们确信已经掌握冲突的情况,判定这是一次无害的,有利于孩子培养交往能力的冲突时,家长自然是应该乐见孩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语音表达去化解冲突。就算孩子在冲突中吃了点小亏,受了点委屈,我们也应该优先考虑让孩子自己处理,自己调适心理,而不是贸然介入。这样会使孩子丧失了处理冲突培养交往能力的机会,也容易让孩子缺少担当过度依赖父母。家长应该警惕和高度重视的,是那些长期的、故意的,有损人格的冲突和纠纷。当发现孩子遇到的是这种冲突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向自己、向老师等权威说出冲突的情况,鼓励孩子大胆求助,并且密切关注后续的发展,直至解决好冲突。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处事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家长化身“教导员”从旁引导教育。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反思冲突的全过程,可以让孩子反思冲突的起因,检视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如果自身有错,还要鼓励孩子自我检讨勇于担责。等孩子充分表达完自己对于冲突的看法后,我们家长再为孩子提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操之过急,用自己的做法代替孩子的做法。
各位家长,我们这个世界是如此多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讲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各美其美。我们要正确认识孩子之间的冲突,给予孩子足够的交往空间,做好“观察员”和“教导员”,陪伴和引导孩子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人际冲突,从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能力。今晚的话题,我们就先聊到这,感谢大家的倾听。再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