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部曲,成长路线图,建立“知识、意识、常识”逻辑框架体系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我想这是不错的。比如我们这些过去从农村考学出来的人,通过考试改变了命运,深有体会。
如果再问,我们靠什么活着,恐怕就不再是知识而是常识了!可以说,我们出生就会的那些本能,让我们活到现在很容易的技能,都是些生活常识。
比如,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是生理需要的常识。遇到危险会本能躲避,这是安全感需要的常识。“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能亲仁”,尊老爱幼,这是爱与归属需要的常识。
至于,希望被人尊重,被平等对待,这也是人性特点,“人喜会说的,狗喜刷锅的”。而出人头地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积极上进,不经磨难不成人,这是自我实现需要的常识。
可见,一般的生活依靠常识足够,不需要知识来支撑,甚至没有文化知识过得也不赖。
比如,老人家不识字,生活井然有条,生活智慧富足,超越许多有知识者。还有句老话说,“负心多是读书人,仗义多是屠狗辈”。
那么,知识真的不重要吗?当然不是!
知识非常重要,就国家社会层面说,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个体享受科技发展红利。就个体层面而言,知识让自己视野开拓,从无知走向自知,如参加考试获得改变身份机会,学会开车可去地方增多,学习人文知识提高素养。
这里说的知识就宽泛得多,包括了工作技术、生活技能、适应环境、人文素养、关系处理等。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生活幸福、身心健康,具体说就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现象。”
对照这个标准,我们会发现人与人的健康状态差别太大了,虽然都是活着,各自活法不同,精气神更加迥异,为何呢?
给个解释不难,健康知识给出了生活指南,依赖常识活着也不难,但是要想活得通透,这中间还差着一个意识。
当我们把知识运用自如,达到本能反应,做到机体记忆,这就是常识,也叫做习惯,即自动化思维反应模式。
问题在于,有很多知识尤其人文社会知识,一学就会一做就错,知道做不到,屡见不鲜。
那些成为一般常识的知识,让我们活着;那些成为意识的知识,才会让我们活得更加有意思。
所谓觉悟者,则是把一般人“知道做不到”的意识保持到极点,“习惯成自然”,意识变作了常识。
看似,我们都有知识,可是很多知识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让知识成为意识是关键!看似我们都借助常识活着,但智者把大量意识变成常识,已经有了云泥之别。
人比人气死人,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用常识在努力的活着就好,人家用常识轻易就能诗意的活着。
用逻辑架构这个关系说,就是低层次常识——知识——意识——高层次常识。
事实上,这个路线就是实现“健康”的路线图,也是自我成长的路径:无知——自知——觉察——习惯。人的一生就是始于自知、经过觉察、终于习惯,也可以说是始于知识、经过意识、终于常识。
这中间,最关键的还是意识、觉察,这是架起无知与习惯、知识与常识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