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六年级后,越来越让人讨厌”宝妈深夜发圈诉苦,引人共鸣

方女士这段时间心情比较差,用她的话说,“被儿子气的”。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经常给她制造麻烦。比如带一些同学到家里玩,玩的时候翻箱倒柜,家里很多柜子都被他和他同学翻了个遍,东西搞得到处都是;再比如经常把衣服裤子搞破,把自己的文具搞丢。
除了在家制造麻烦,她儿子在学校也会制造一些“轰动事件”,像把同学的书从楼上扔下来,搞一些恶作剧吓唬女生等等。不仅如此,她儿子对学习一点都不在乎,成绩在班上排倒数。方女士说,“六年级学习就这么差,到了初中肯定更是一塌糊涂,没救了”。
最令方女士头痛的是,她对儿子现在的状态手足无措。以前儿子在四年级、五年级的时候,她讲儿子几句不是,儿子还听着,现在她说儿子的不是,儿子马上顶嘴,批评教育根本无法进行下去。
前几天,方女士又跟儿子闹了一晚上,她失眠了,想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这一系列变化,她非常难过,于是在深夜发了个朋友圈:“儿子上六年级后,我越来越讨厌他”。第二天上午,她看到好多人留言,大家很有共鸣。齐女士的一位朋友深有感触地回复:我儿子也是从六年级开始变的,现在上初二了,对他毫无办法,我基本放弃了。
方女士遇到的情况比较典型,很多妈妈都曾经受过或正在接受类似的折磨。她们的儿子或女儿,在进入到小学高年级之后,特别是在五六年级阶段,逐渐变得顽皮和不受控制,而她们又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干预,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
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顽皮是一种正常现象。这在男生中尤其表现得明显。他们调皮捣蛋,一是因为个人精力充沛,天性好动,喜欢乱翻东西;二是因为对新鲜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想探个究竟;三是因为他们不懂规则,自控能力差;四是因为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老师、父母,乃至异性同学的关注。
对孩子的顽皮抱以理解的态度,有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情绪,他们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也会变得更冷静。
其次,家长要及时介入,科学引导。孩子的成长分成很多阶段,很小的时候,孩子天天粘着父母;大一点点,孩子开始找自己的同龄人玩;到了小学,孩子渐渐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再是父母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上了中学,孩子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个性愈来愈明显;进入到大学,孩子就远离父母,双方的矛盾缓和了不少,但思念却多了起来。
当孩子开始不听父母的训诫,有顽皮倾向时,说明其已经进入到“有自己想法,挑战父母权威”的新阶段了,这时家长要马上介入,但请抛弃之前那种盛气凌人的教育方式,要“蹲下来”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交流。只有让孩子接受你,孩子才会听你讲道理。
笔者有一个朋友,他儿子在五年级的时候行为习惯开始出现异常,变得急躁,也更加排斥父母。为了让儿子接受他,他一改往日的强势,放下父亲的架子,以朋友的口吻与孩子沟通。有时候,他还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的位置上,让孩子负责和管理一些家庭事务,这一方面锻炼了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更具责任心,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体会到“当家”的不易,孩子会更理解父母的心态和处境。
前面提到的方女士,可以尝试着用这种方法与孩子拉近心灵的距离。如果她一味地压制孩子,否定孩子,肯定得不到孩子的认同,也就无法被孩子接受,孩子就会一直站在她的对立面,任由她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不能由父母中的一方来独立完成,需要父母双方的通力合作。而我们身边恰恰有不少父亲或母亲,因为工作繁忙、应酬多或其他原因,把孩子的教育丢给伴侣。他们不闻不问也就算了,可气的是,有些家长还经常对伴侣的教育横加指责,帮倒忙,导致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处于混乱状态,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指挥”,变得越来越不服管教。
实际上,只要父母双方同心协力,目标一致,都倾听孩子的意见,尝试着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孩子一般不会太顽皮,也不会太叛逆。如果孩子完全走到了家长的对立面,且特别喜欢捣乱,家长请先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找找自己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杜绝不了的,我们所能做的,是控制它不往更坏的方向发展。等孩子长大了,这些问题自然而然就消解了。况且,很多时候,孩子的创新,就来源于他们的淘气,而聪明的家长,一定会发现孩子淘气行为中蕴藏的可贵之处,激发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