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简化字

延续了五千年的汉字,不仅记录了中华历史,留存了先辈智慧。更帮助国人克服方言障碍,促进了人们的交流。独特的方块汉字,确保了华夏文明没有间断地延续至今。

汉字在长期的使用中,丰富并变化着字形。它的演化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宋体。

汉字的演变史,就是笔画不断简化的历史。

不过,我发现微信朋友圈最近常常在转发一些类似的微贴。话题关于汉字简化,观点在于否定简化的汉字。现列举如下:

那些持否定简化字观点的微帖首先拿“国”字说事。说繁体的“国”字,疆域之内有象征国防力量的“戈”字;代表人口的“口”字;表示土地的“一”字;而现在“国”字里头装的仅仅是代表财富权利地位的“玉”字。

我认为简化的“国”字,里面的“玉”与“域”谐音。简化时是考虑到了“国”乃疆域的问题。另外“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自古“君子比德如玉”。“玉”是温润的美德;是方仁的风骨;是合法的财富。

自鸦片战争以来,国人饱受战争之苦,生离死别,文化被创,饿殍荒野。和平与安定成为我们渴望的美好事物。富足的生活成为我们艰苦创业所追求的目标。让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远离表示杀伐的“戈”字,生活得祥和、安康、富足!有何不妥?

微帖其次举例“义”字。说繁体字“义”是个会意字,上面的“羊”表祭牲,下面的“我”表兵器,指代打仗,表示道德与正义;简化后的“义”算个啥玩意?两个叉叉一个点。

我认为“义”字简化的好。它鲜活了沉寂的历史。听说过秦琼为朋友两肋插刀的隋唐故事吗?那两个叉叉是两把钢刀的象形。试想,两把钢刀架起一颗忠诚的红心,如果没有资格被称作“义”的话!请问谁有资格?汉字简化不仅承继了汉字象形的特点,更盘活了它的文化内涵。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卓绝壮举。

微帖第三举例“穷”字。说繁体的“穷”字表示:人们认为有一间房子,住进去只能弓着身子,便是穷了。简体字告诉我们:只要有能力,肯努力,你是可以住进房子的,但住进去之后,你就穷了。

到现在为止,微帖的观点动向已经昭然若揭。它已远远跨越客观的文字讨论,正在涉及一些主观的时政的现象。只是借简化字说事而已。

不过,既然说事借的是简化字,那我还是继续谈简化字。繁体字的“穷”字,结构组成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只能躬着腰待在洞穴里,那么他是个穷人。简化后的“穷”字,结构组成的意思是:如若一个人有体力、有能力却住到了洞穴里,那他就是个穷人。简化后的“穷”字,有象形有会意。不仅秉承了汉字的特点,而且笔画少了七画。意思顺理成章。书写简单快捷。哪里不好?

还有一则微帖更加猛料。如下:“一台湾人谈大陆汉字改革,语惊四座——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兒无首,飛单翼,有雲无雨,開関无门,鄉里无郎。可又巧的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赌还是赌,贼仍是贼!”

不得不承认,做这个微帖的人有知识积累。借简化字来抨击时事,微显其政治诉求有一定的效果。不过,据说当时有一位大陆人士轻轻地接了一句话:“请您用繁体字书写台湾(臺灣)两个字供我们学习,好吗?”现场即刻鸦雀无声!

我认为汉字简化工作顺应了时代需求。现在大陆人的祖上,基本上都是从新中国成立时才开始有文化的!旧中国90%的人祖祖辈辈不识字,新中国为此而进行了四次扫盲。

推广简化字不是生生地造出一个个新字来,让百姓记忆使用。而是在旧中国凋敝的约一百年时间里,加之文盲众多,繁体字已经被生活实践大量简化了。推广简化字是大势所趋。

简化字的推广与使用,让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文盲率,在20余年时间里由80%以上降低到20%以下!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一些文字专家参与,简化字有其严密的系统性。

简化后的汉字继续集声音、形状、词义等多特点于一体。它的构形有理据,可以进行结构分析。比如简化字“辞”。“舌”字旁表示说,“辛”字边表示辛苦。合在一起就是舌头辛苦地说个不停。何种情形下舌头会说个不停?那就是亲人、挚友相互辞别的时候。千言万语娓娓道来。一个汉字就能体现中国人重真情、惜别离的民族性。简化字是汉字焕发生命力的一次重大举措。

汉字读音优美,一字一音,读起来响亮清晰,有节奏感。如歌似曲。启蒙了教育,智化了民族。如果谁有真知灼见,完全可以进行合理表达。拿中华汉字说事,于心何忍?

既然简化字教学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学校做好简化字教学的具体工作。学校普及简化字工作的优点是:规模大,效率高,成效显著。

简化字的普及与巩固工作,主要依仗九年义务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抓住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感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采用多种方法,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比如在一、二学段,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做到简化字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在三、四学段,做到对学习简化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认识简化字的习惯,在识字中体会它的形体美。

学校的简化字教学不仅要学生认识汉字,还要让他们理解汉字偏旁构成的人文含义。比如“娘”,教学生用拆字法,把它拆成“女”加“良”,再把“良”扩成“心地善良”“品德淑良”,再合并到一起,就是心地善良、品德淑良的女子才有资格做娘!与此同时,还要在生活中摸索新的学习汉字的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和巩固简化字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平息汉字繁简的纷争,把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汉字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漫谈简化字》    2015.4.21

(作者:崔小红,民主建国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冯小刚:要想救传统文化,得恢复繁体字!易中天:会写亂竈龜鬱吗

    易中天自2005年起,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历史,其知识渊博,用通俗易懂又幽默的方式分析历史,从而获得了很大的追捧,而易中天确实有着傲人的履历,1978年直接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 ...

  • 要不要恢复繁体字

    现在有些人主张恢复繁体字,理由如下: 一,没有学过繁体字的人,如老知识分子和港台地区的人,有些繁体字不认识,不会写. 二,有些简化字有问题.如繁体字,心臟的臟和肮髒的髒,都简化成了脏,不同义不同音的字 ...

  •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芍药是可以媲美牡丹的传统名花,而今天我要说的药用芍药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现代中药学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二者功效有别,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站桩 | 漫谈蹲猴桩三要

    漫谈就是胡扯 在我练过的桩里,最喜爱蹲猴桩,练起来不至于枯燥,而且有三要六艺作导向,慢慢练慢慢悟,就像青梅煮酒,小火慢烹,有滋有味. 蹲猴桩是戴氏心意六合拳独有的内功修炼桩法,全名叫"先天一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张廷模:漫谈附子

    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书法,能不能写简化字?

    引言 一直以来,繁简之争甚嚣尘上,识繁用繁成为部分网友甚至学者的强烈呼声,让简化字似乎在学术文化界面临一个尴尬境地,但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对国学文化浅见的表现,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治学态度. 简化字是学术 ...

  • 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 ...

  • 漫谈“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