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错了还是我错了

现在的社交媒体无限的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微博、动态、朋友圈,随便看看就能发现与自己意见相左甚至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和言论。如何看待和对应这种现象成了现在生活中让人头疼的问题。

你随便转发一篇文章或者粘贴个段子,都会清楚的表明你的倾向、偏好和观念取向。有人点赞就一定会有人反感,甚至感觉被冒犯,其实这很正常,没有什么观点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包括我们自己也是一样,不可能赞同其他人的所有观点。

多数情况下别人的看法无法改变,我们只是要在看不惯的时候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保持开放的思维,赢得更多的观察视角。

能够引起争辩的话题各不相同,但无非是兴趣爱好的不同取向和价值观的差异。但要记住的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多数情况下不存在大是大非,只是各有所好,所以求同存异才是我们该有的心态。

人常常觉得自己无比正确,那是因为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是人性,无论精英还是庸才都难避免,因为人的思想无论多开阔,但总有边际。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可谓聪明睿智,但在与特斯拉的直、交流电之争中也把自己限制在了自己的世界里。甚至用可称为卑劣的手段去攻击特斯拉的直流电。他曾把交流电连在大象身上,接通电源后这个庞然大物轰然倒地,他想以此证明交流电的危险性。之所以爱迪生会不择手段的去攻击特斯拉的交流电,除商业利益外,无外乎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坚定的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人必须对自己的理念有所坚持,否则将一事无成,但千万不可封闭了自己的头脑,那将导致错误的坚持。就像罗素所说: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乔布斯的经典名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就是要提醒人们,时刻要保持清明的心智,警惕的提醒自己:我有可能是错的。乔布斯留给世人最宝贵的是这种思维方法而不是他的成功模式,因为越是成功的人越容易固化自己的认知边界。他们往往因为已有的成功而更坚信自己是对的。这将导致视野狭窄,思维固化,从而失去开放的思想,进而将自己陷进争对辩错的心境不能自拔。

我对不一定你就错,你对我可能也对,遇事少争对错,而是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去考察具体情境,这才有助于打破以往的经验造成的认知边界,让我们的头脑更灵活、更开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