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顾:说话的另一个境界

我们通常理解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但最近看到另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角度,说话是为倾听创造条件。

沟通中我们很乐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要注意的是,倾听同等重要。因为了解对方的想法也是沟通中必要的条件。我们一般是对自己的想法比较了解,而对沟通对象的了解就需要更多的倾听,所以开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或提出一个好问题的能力是与你的表达能力同等重要。

在生活中认真观察你会发现,那些不会聊天或是直接能把天聊死的话题终结者,多数是不善于倾听和提不出好问题的人。倾听能让你了解对方,然后找出适当的话题和交流的方式。如果只是急于表达,就可能像海明威说的那样:“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越远,矛盾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是急于表达,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了解对方。”

对于倾听的重要性,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反复强调,他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个是这样:有一次卡耐基去参加一个晚宴,在场有一位植物学家,卡耐基本身对植物学知之甚少,他以为和对方只能是简单客套几句,然后就无言以对了。但对方的话题吸引了他,他也就自家小花园里的一些疑问请教对方,不知不觉就这样聊了几个小时。直到意识到时间太晚才匆匆告辞,临别时,那个植物学家还向主人夸奖卡耐基是世界上极少见的善辩者。

然而卡耐基回忆当时的情景不是这样,因为自己对植物学一窍不通,所以很难插上嘴,一共没说几句话,只是在静静的倾听。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对方觉得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满足了被重视欲,所以才认为对方也是善辩者。卡耐基最后解释说:“他与众不同吗?不,他和你、我一样,只是很普通的人。”

在普通的交流中要学会倾听,但如果是你反对的人甚至是伤害你的人是不是就要奋起怒怼?其实也不一定。曾经有人问余光中:“李敖天天找你茬,你却从不理会,为什么?”余光中沉吟片刻答:“他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中不能没有我;我不理他,是因为我的生活中可以没有他。”就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很多时候听比说更有利于沟通。适当的表达和提问是展开话题的必要条件,耐心诚恳的倾听却会让你在与人交流时更显魅力。

最后,既算在真的无言以对时也切忌气急败坏,口不择言,明智的选择是故作高深的沉默,就像段子里说的那样:“我宁可沉默让你们怀疑我傻,也绝不说出来,让你们知道我是真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