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自己活成低质量的社交?
▼
博士到了第三年,同学聚会是一次比一次稀稀拉拉。
前几天班长又在群里组织聚会,我们年级总共14个人。
“下周三大家出来喝酒啊?”这是班长刚开始吆喝的时候。
有6个人说,包括我在内……说:“应该能到吧。”
到了周二,班长再确认人数的时候,确定到场的,只剩下他——组织者,还有老王——他同寝室的铁哥们儿。
我本来也是打算去的,可是心心念念要写论文。
最后还是决定不去了。
虽然心里觉得有点对不住班长吧,但是仔细又一想,时间宝贵,去了之后能做什么呢?
无非是大龄男博士和女博士之间互相吐槽论文难发,毕业设计难写,工作靠北,举步维艰。我耳朵都听得生茧,还是于事无补。
算了,我还是低头犁地吧,时间宝贵,起码会比较心安。
▼
经常有人会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可是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低质量社交。
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们约饭,他们说,好忙好忙。
我们约见,他们说,要带二胎二胎。
他们不愿意跟我们见面,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实际上是在说,和我们见面,不值当。
首先,我们不能带给他们利益;
如果语境换一下,同学聚会换成师门聚会,导师说,我来跟你们谈谈怎么发核心论文的事情,绝对齐刷刷地到场。
其次,我们不能提供新的价值;
比如说,你作为一个职场小白,跟大boss说,我能不能约您出来吃饭,请您帮我解答点困惑?除非是他宅心仁厚,或者是刺痛了他某种往事的回忆,他八成是不会和小白约饭和约见的,他为什么要花费自己宝贵的时间,指导别人的人生?有大把的有志青年要提供好的项目,好的想法给他,他为什么要帮你?
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不值得。
说明我们就是他们眼中的,低质量社交啊。
▼
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地变成别人眼中的低质量社交的?
首先,我们懒惰荒疏,没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成绩。
我和一个做自媒体的朋友说,你看,我们是在和全国的媒体竞争。
她一句话就把我秒杀了,说:我们的创业项目,是和全球的项目竞争。因为把项目拿到投资人面前,他们一定会问你说:你们这个项目,和世界上其他项目比,有什么优势,和创新之处?
所以说,特别努力的人都还没有成功,还都没有站在社交食物链的顶端。
那些把自己本职工作荒疏了的女孩子,是不是要抓紧努力了呢。
其次,我们身份单一,没有过多的身份附加值。
可能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吧,有这样一种女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够成功吸引别人的好感和注意。
她们可能不是最漂亮的,但是她们一定是最有趣的,最有想法和深度的。
她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仅是纵向的深入,而且有横向的广度。
我有一个朋友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理工科的博士,同时还是一个摄影师和自由撰稿人,她业余给人拍婚纱照,非常好看,非常有质感,比影楼里面一键修图好看多了。
她到了社交场合就是明星,因为她和任何人,都能找到聊天的契合点,像是会发光的小太阳一样,努力,上进,有趣,总能让人印象深刻。
再次,社会上一些男士,挣了一点小钱就不尊重女性。
他们喜欢把女孩子当中饭桌上的一道菜,他们不分轻重地调侃玩笑。
真正绅士的人调侃自己,喜欢调侃女性的都是土大款暴发户。
这种人,也是把自己活成了无用社交的一种,女孩子都知道他庸俗又不堪,自然就推脱说不去了。又不能增长见识,反而染了一身的脑满肠肥,而且他们揶揄女性,你也绝对不会站起来掀桌子,整个浑身不舒服,还不能当场撅面子。
跟这种人社交,还不如我一人饮酒醉呢。
▼
其实我们不用靠社交的来填满自己。
也不用靠出席好多莫名其妙的场合找资源,填充内心的虚假繁荣。
那条我最想要,最应该停留的河,来自于知识,阅历和能力。
没有必要的社交圈,真的是该散就散了吧。
除了这几点,所有的社交,都不如去做自己的事情。
亨利·福特说:“如果你寄希望于通过有钱来获得独立,那你永远别想独立。这个世界上人能拥有的真正的安全感来自知识、阅历和能力。”
当别人无法从我们这里获得新的知识,动力和见解的时候,我们就真的成为别人的低质量社交了。
这比逃离低质量的社交,更让人心寒啊。
-完-
▼
正经婶儿:豆瓣读书作者,陶晶莹姊妹淘网站专栏作家。已出版畅销书《女人不可以穷》、《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女子》。繁体版情感励志新书《愛情,不過是理解複雜,選擇簡單》于2017/4上市。除了大实话什么也没有。除了铲屎什么也不会。微博@正经婶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