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广州“战疫”记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立夏之际,正当广州准备进入划龙舟的热闹季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偷袭广州,在个别区域席卷而来,整个城市里顿时弥漫着紧张、怆惶、忙碌的气氛。疫情不仅搅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还搅乱了本已恢复得差不多的商业景气指数,让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繁华商都、南中国最富庶的国际化、兴旺的大都市一夜之间风声鹤唳,人们表情严峻,手忙脚乱,行色匆匆,大广州进入空前高度戒备状态,拉开了广州自2003年非典发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抗疫、战疫的“人民战争”帷幕。

笔者作为一名市民,亲身感受和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全民抗疫战斗和战疫过程。目睹了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指挥下,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在广大各级政府公务员、医护工作者、白衣天使和志愿者砥砺同心奋战下,所展现出的众城成城、守望相助的磅礴伟力和“生命至上、人民健康第一”的具体实践壮举。为了不忘却这段历史,我以一个市民的视角和触感,记下我所见到的点点滴滴,一方面希望安抚时下人们有点焦惶和迷惘的情绪,一方面并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发出微弱的光芒,增强子孙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照亮子孙们阔步前进的道路。

2021年5月21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一个75岁的郭姓阿婆偶感身体不适,去医院一检查,顿时炸开了锅,呈阳性,并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大广州去年至今已连续多个月无新冠病例出现,这个病例的突发,顿时让广大市民膛目结舌,全城“神经”紧绷。事发突然且无半点预兆,让人焦惶忧虑!而且尤为严重的是,她常去广州各大酒楼“叹早茶”(广州话:“喝早茶”、“吃早餐”之意),也不知道哪里沾染上的新冠病毒,也不知道传染给多少人了,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病毒溯源工作要做,与她密切接触者要查,她活动的区域、路线都要细细追踪......这一切,顿时又让广州重新进入到了去年的防疫抗疫的高度戒备中。几乎与此同时,这个阿婆居住的荔湾区全区进入一级防疫状态,她周围五、六个小区实行全隔离封闭管理,只进不出,该区还被国家卫健委列为疫情高风险地区;广州其它区域接着又零星冒出新冠肺疫情确诊案例,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这引起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着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各级党委和政府决定在全城进行核酸检测,逐一排查,彻底揪出“变异毒株”,在重点风险区域、重点人群实现全封闭隔离,彻底阻断传染源。

对于一个有着一千七百多万人的特大城市,作出一个抉择是多么艰难;而决定要具体实施,又是多么艰难!难上加难,只有痛下决心,排除万难,以雷霆之势,行非常之手段,断腕自救,才能阻断大面积传染的发生。

接下来,几乎所有的政府公务员、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国企职工都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放弃了正常的双休日,改变了工作场所,所有人几乎天天在社区里蹲守,提醒和督促广大市民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各个街道成立了无数个“三人小组”,“三人小组”成员逐个敲开千家万户的门,逐一传达防疫要务和举措;各种广播喇叭在社区里来回反复播放消息,请市民抓紧去做检测;各条大街上处处可见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的长龙,即使在大雨滂沱的天气,市民们打着雨伞,携老扶幼,也毅然前往,不顾身体淋湿。

在隔离小区,更是忙坏了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要做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敦促隔离人员一天做一次核酸检测,还要每天给各家各户采购物资,送到门口,保证生活不受影响;尤其是在隔离区的孤寡瘫痪的老人,他们每天背上背下做核酸检测,真是辛苦劳累,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

六月上旬,还面临全国高考,莘莘学子有的被隔离,有的考生也回不了学校考场,为了不影响他们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又要兼顾生命的安全,因此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联袂想方设法为他们设立专门考场,特事特办;其时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限于篇幅,不一一呈现。

在广州抗疫大军中,还有许多可赞的志愿者,给这个城市增添了许多温馨的记忆和温情的画面。人们习惯地认为,商业城市一切以金钱为导向,人们冷漠自利,重利轻义,其实不然,当广州厄运和疫情来袭时,许多热心市民和商人挺身而出,冒着风险,慷慨助人,甘当志愿者,播撒着人间的大义、担当、利人的精神品质。我所在的五星级酒店——广东亚洲国际大酒店就是一个有担当、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在政府为难之际,主动伸手为政府排忧解难,不仅捐赠抗疫物资,还腾出最好的场地,供社区居民作核酸检测场地,另外还派出多名共产党员支持社区,充当志愿者,帮助指导街坊有序检测,并在现场维护秩序。在我酒店排队检测的居民常常排到马路外几百米远,天气炎热,每个志愿者经常是汗流浃背,满脸汗珠;在现场,填写登记表一直从早上九点半到晚上十一点,没有一个志愿者叫苦叫累和提前撤场。本人有幸也做了两天志愿者,虽然站得两脚发软,浑身虚汗,但想一想能为抗疫付出一点绵薄之力,也感到非常光荣和欣慰,危难之际更见忠诚、更见担当。

疫情最紧张的五月底、六月初,我曾一天接到过来自全国各地朋友的慰问、关心电话不下七、八个,他们的关怀之情情真意切,令人感动。让我想起去年春天在湖北疫区被隔离的日子,同样也有不少安慰问候的电话;一个人只有在深处困厄时,才觉得一声问候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声音和最贴心暖人的行动,它让一切物质的东西相形见绌。我衷心地感谢这些朋友、文友、战友、亲友……我总是对他们说,您们放心,广州无恙,过不了多久,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又会重放异彩的。

说这话时我真的有点心疼广州,要知道,这一个月来广州多大的经济损失呀?!除了天河区以外,各区所有的高星级酒店、临街的饮食店全部关闭了,虽然写着“不许堂食,只准外卖”,实际上与关门无异;所有的百货商店门可罗雀,客人稀少,各旅游景点人影更是稀稀疏疏、零零星星……商业之都、消费之都几乎变成了空城;就拿我们酒店来说,几百万的订单被迫取消,昔日人潮涌动的店铺,几乎见不到消费和入住的客人,企业收不敷出,国家多大经济损失啊!可恨的新冠“毒株”,真该千刀万剐!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同样是一种厄运。只有那些坚韧、刚毅的人,通过自身力量和心智的角逐,最终战胜了厄运,改变了现状,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而有些人面对困顿和厄运,往往表现出懦弱、胆怯甚至不服从大局、极度自私自利的人性短板来,实属不该!这次在广州抗疫战疫行动中,我们就见到了个别人的陋习和丑行,成为大背景里的瑕疵和不和谐音符。

南沙区有一个男人带着全家去荔湾区高风险区探望母亲,密切接触了高风险人群,刻意隐瞒不报,回家后又四处活动,当发现自己一家几口人都“中招”后才吐露实情,但为时已晚,其密切接触者已达到四百多人,让人匪夷所思,愤怒至极!被他连累的无辜者何其多!虽然最后他被追究法律责任,但动用了多么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了多少社会财力、物力、人力,影响了多少人的生命安全,其心实属可诛!

芳村隔离小区的一个男人受不了十几天的隔离之苦,觉得“无自由”,便想方设法翻墙溜出小区,来到珠江边,从芳村江边游到对面海珠区江边,遥遥几千米,波涛汹涌,船只来往频繁,他全然不顾......待上到岸边,公安民警早已在那边“恭候多时”,一举拿下……令人啼笑皆非。

还有一个女士,在做核酸检测时不愿排队,最后还动手撕打维护秩序的民警,上演了一出“全武行”丑剧,最后落下被抓的结果;病毒没有击倒她,她被自己的人性劣根性击倒了……。

疫情是面显微镜,既可以映照出人间的大爱、大义、大勇、大德、大悲,也可以显现出个别人的人性劣根性与丑陋的灵魂;世相与人心的清与浊,在困顿与厄运来临时,更加一目了然。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今天是六月十八日,这几天广州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大部分隔离区域已解封,区域风险等级降低,前几天新增病例还首次归零,这些利好消息到来,说明广州疫情已出现重大“拐点”;当然,严防死守一刻也不能松懈,市民的各种自律、自觉的保护措施依然不可或缺。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没有逾越不了的坎,泅不过去的河......人心可依,五羊呈祥,期待广州尽快再现繁华富庶、活力之都的绚丽景象。

二○二一年六月十八日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0)

相关推荐

  • 凌晨2点,我在南沙做核酸

    从淡定地认为自己非常安全,到全区封锁,原来,就一天的时间. 这个周末,紧张.焦虑.害怕.彷徨涌上心头,2020年初的疫情,又反扑回来了. 暴风雨前夕 心情莫名沉重 >6月4日16:00 是周五了 ...

  • 广州,“未惊过”!

    图 | 鲁坤的空间 © 战略上蔑视疫情,战术上重视疫情. 最近这几天,广州的疫情频频上了热搜. 一个爱"饮茶"的阿婆,一株印度变异新冠毒株,广州本土新冠在时隔276天后卷土重来,很 ...

  • 【抗疫时刻】Ta们的“疫”线故事(二)

    老兵抗疫再出征 扬州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扬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张信杰,用朴实无华的行动默默书写着一位老兵的风采. 张信杰是一位有着15年军龄的老兵.入伍前,父亲已是当地较为成功的企 ...

  • 广州见证|这才是抗疫的国家力量和广州高效

    今日话题:你检测核酸了? 这几天,在广州的街坊邻里,见面说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相互问候:你检测核酸了吗?同时,面对广州的这次疫情,市民感受最深的是:医务人员太辛苦了!政府很有担当,医务人员很敬业,市民很配 ...

  • 《 旅 英 抗 疫 实 录 》

    阿旺哥 关注 < 旅 英 抗 疫 实 录 > 5小时前 阅读240 2020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横行.我于2019年12月初来到英国探亲,刚好碰到疫情停航封国,直到今年10 ...

  • 广美教授用画笔记录这些瞬间!最后一幅看哭……

    2020年年初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生于武汉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弘凭借记忆和电视画面创作的二十多幅钢笔速写作品在我报首次呈现,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相继关注. 疫情就是命令,全员核酸检测,短短十多 ...

  • 山河无恙 || 王瑶:内心有阳光,阴霾不会久

    见证战"疫"的100张面孔 本期人物档案 王瑶,女,90后,四川达州人,在湖北武汉工作.疫情期间不幸感染,治疗之后被隔离了5个14天,她开始做志愿者帮助他人. 2020年春节前后暴 ...

  • 滞留张家界的外地游客:有人网络办公忙生意,有人就地成为志愿者

    极目新闻记者 张奇 满达 原计划只是来旅游短短几天,变化却来得如此突然. 先是所有景区关闭,滞留游客必须持三次核酸阴性报告才能离开. 接着,疫情防控措施加码,所有人都不得离开张家界. 这些意外滞留张家 ...

  • 当全小区的人都在唱这首歌,我哭了……

    一年前的武汉 1月27日,大年初三 静默中的武汉 看不到车.看不到人 到了晚上8点整 武汉人民纷纷推开窗户 高唱国歌.高喊"武汉加油"! 武汉 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石家庄 是人 ...

  • 7个人和1万多居民的社区疫情“保卫战”

    交汇点讯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区一线的防疫工作强度一下子增长了数倍.南京市玄武区徐庄社区一共有2776户.1万多居民,而社区社工只有7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团结一致,用一个个不眠之夜 ...

  • 一边排队做核酸,一边买烧腊,广州为什么这么稳?

    自从5月21日,广州75岁阿婆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公布以来,广州疫情的消息就在各大平台上刷屏. #广州疫情# 就天天都挂在热搜上. 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们,都很替广州担心. 但唯独广州人,丝毫不慌. 广州 ...

  • 决战时刻到了!为了跑赢变异病毒,广州到底有多拼

    广州疫情的决战时刻,终于到了! 重要信号频频传来,2千万广州人努力抗疫,有望端午见分晓! 昨天看新闻,全省疫情防控最高指挥部明确指出: 要清醒看到,端午期间是打好疫情防控硬仗的决战期. 这绝对不是一句 ...

  • 速看!武汉疾控发出紧急提醒

    鉴于河北省疫情形势严峻,为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广大市民要继续提高防控意识,加强个人防护,保持理性态度,坚持强化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 ...

  • 疫情突然反扑!广东这地方火了:正以一市之力,为全国“挡毒”!

    最近,广东,尤其是广州因疫情成为了全国焦点. 从荔湾区的一位阿婆不幸中招开始,广州开始面临紧张的抗疫形势.然而这位阿婆都没有离开过广州,也没有接触过入境人员,是怎么感染的呢?还被感染了印度变异株. 经 ...

  • 湖北荆门市民自述隔离生活:凌晨3点社区人员大喇叭喊做核检

    8月11日,微信公众号"荆门发布"消息称,截至11日24时,湖北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累计发现本土确诊病例25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新冠感染者14例.此前,8月7日,荆门市掇刀区进入封闭管 ...

  • 此刻南京:记者直击南京全员核酸检测

    7月20日晚,南京通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定期核酸检测样品中9例呈阳性!面对突发的疫情情况,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迅速响应,立即对事关区域禄口机场工作人员.游客及周边居民区连夜连夜对街道内14万多 ...

  • 市民镜头下的横梁众志成城战“疫”

    突如其来的疫情 打乱了城乡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 排队测核酸.出示苏康码 外出戴口罩 街道褪去了熙熙攘攘 农贸市场的顾客屈指可数 街上的商家关门谢客按下暂停键 众志成城 齐心战"疫" ...

  • 广州疫情防控:直击荔湾核酸检测现场 志愿者们辛苦了!

    广州疫情防控:直击荔湾核酸检测现场 志愿者们辛苦了!

  • 当下广州疫情,照片传递出的“十宗最”

    原创2021-06-09 11:50·玩转手机摄影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达到1867.66万,广州既是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同时也是一座最有烟火气的一线城市. 从早茶的虾饺.萝卜糕.蛋挞.凤爪.猪 ...

  • 最新!毕节发布疫情防控重要提示,另附隔离要求

    毕节市卫生健康局关于近期疫情防控的 重要提示 广大市民朋友: 12月以来,国内多地报告新增本土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目前全国有13个中风险地区,分别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先进街道金 ...

  • 北京:对集中隔离人员的检测方式调整为采集鼻咽拭子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02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检疫检测工作组副组长.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田涛介绍北京市进一步做好核酸检测工作的情 ...

  • 我在郑州,又一次抗疫生活!(2021年8月4日)

    2021年 8月4日       星期三         晴        33℃ 多年都没写过日记了.突然想每天都做些记录. 原因,你懂的,新冠闹的. 回想一下去年疫情期间的事情,仿佛都是一场梦,做 ...

  • 致全体市民及入宛返乡人员的一封信

    全体市民及入宛返乡人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国内多地散发输入性病例和局地聚集性病例连续发生.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加大.市场交易活跃,聚集活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增高,病毒输入风险随时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