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商人夜宿土地庙,听见哭声,舍出万贯家财救下一方百姓

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有一个名叫养春鹤的大商人,家财数万贯,富甲一方。每一年的春分过后,他都会带着一群随从,坐着几辆马车,装着金银珠宝,到都城采购一批货物。

这一年,春分过后,养春鹤吩咐随从整理行装,准备启程,想不到老母亲病倒在床,他只得暂缓行程,侍奉老母亲。等到老母亲病愈,已经是一个月后了,他带着随从,匆匆启程。

走了好几天,无非是晓行夜宿。这一天,半路上忽然下起了雨,养春鹤只得带着人到路边农户家里躲雨。雨水一直下了两个多时辰才停息,养春鹤他们继续赶路。走到一处偏僻的地方,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土地庙。养春鹤看看天色,还有大约一个时辰天就黑了,是无法赶上前面的宿头的,于是吩咐随从们,把马车赶到土地庙里,埋锅造饭,在此过夜。

土地庙不大,倒也干净。众人把行李卸下,堆放在走廊上。吃过晚饭后,各自在地铺上歇宿。养春鹤睡不着,见土地庙后面有一个庭院,便踏着月色,信步往庭院走去。只见庭院里有三间房屋,里面亮着灯光。

想不到土地庙后面,还住着人家。养春鹤来了兴致,打算叩门进去,闲谈一番。他走到门口,正要举手敲门,却停住了,因为里面传来一阵压抑的哭声。

只听见一位老奶奶劝说道:“我说老头子,你也不要太伤心,事已至此,我们也无能为力,哭泣也解决不了问题。”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估计就是老奶奶口中的老头子,只听他叹息一声,说道:“正因为无能为力,我才忍不住伤心,但凡能想一点办法,阻止灾难发生,我的心也好受一点。”

老奶奶接连叹了几口气,闷闷不乐地说:“办法也不是没有,只是无钱而已,真是无钱寸步难行啊!”

听到此,养春鹤明白了,这里住着两位老人,他们遇到难事,手头缺钱,故此悲伤不已。他是个热心肠,平常遇见有人过不了难关,他都会捐助财物。如今见老者如此伤心,有心帮一把,便举手叩门。

屋里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不一会,屋门打开,露出一张白发苍苍的老者面容,狐疑地问道:“客官从何而来?叩门所为何事?”

养春鹤却笑着说:“老先生,这不是待客之道啊,哪有把客人堵在门外盘问的?”老者忙笑着说:“客官恕我年迈昏聩,有失礼节,快快请进。”说罢,侧身让开。养春鹤走进屋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站起来笑脸相迎。

养春鹤落座,讲了自己的身世,说出想帮他们一把的意图,询问他们缺少多少钱?老者哑然失笑,好久才说:“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我们所缺的钱财,不是一笔小数目,恐怕你不愿意拿出。”养春鹤询问需要多少银子?

老者说:“少说也要数万贯。”养春鹤一惊,脱口问道:“为何需要这么多?”老者说道:“事出有因,且容我慢慢道来。”

原来,这两人分别是土地老爷和土地奶奶。他们得到消息,过几天,瘟神会在此地散布瘟疫。到时候,瘟疫盛行,十室九空,一片凄凉景象。

土地老爷苦着脸说:“我年年享受本地人的香火,他们祈求我保佑他们。如今,眼看他们要遭受苦难,我却无能为力,故此愧疚哭泣。”养春鹤问道:“数万贯钱财又是怎么回事?”

土地奶奶说:“我有治疗瘟疫的偏方,可以购买药材熬制汤药,救济当地百姓。但是,人口众多,需要的药材不计其数,没有数万贯钱财,是办不成这事的。”

养春鹤沉思片刻,说道:“这钱我来出。”土地老爷惊讶地问道:“你家两代人,才积累了数万家财,一旦拿出来,多年的努力付之流水,你不心痛吗?”养春鹤淡定地说:“钱财没有了,可以再挣来。老百姓的性命没有了,就永远地失去了。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土地奶奶大喜,拿出偏方,递给养春鹤。养春鹤告辞而出,回头一看,哪里有房屋,只是几棵树而已。

第二天早上,养春鹤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不去都城了,住在土地庙里,购买药材,准备救济百姓。他写了一封书信,让几个亲信快马回去,把家里积攒的现银,全部取来。

过了不到三天,当地果然爆发了一场瘟疫,大部分人卧病在床。此时,亲信们已经取来银子,养春鹤让他们四处购买药材,熬制汤药,救济当地百姓。

三个月过去,瘟疫过去,十之八九的人口,幸运地活了下来。老百姓把养春鹤当成活菩萨,要给他建庙祭祀。他拒绝了这番好意,讲明了是土地奶奶送的偏方,让他们感谢土地老爷和土地奶奶。

过了半年,这一天晚上,养春鹤忽然梦见一位神人,牵着一头神兽走进来,说道:“你做了大善事,天帝为了嘉奖你,特地把貔貅神兽送给你镇宅,从此后,你会财运大发。”

早上醒来,养春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个貔貅的雕像,惟妙惟肖,便把它放在香案上供着。自此后,他的生意异常火爆,无论采购什么货物,都会被一抢而空,不愁销路。钱财就像流水一样,流进他的腰包。不到三年,就赚回了他捐掉的数万家财。

养春鹤一直活到八十岁,才寿终正寝。当他闭上眼的一刹那,看见从天而降一辆马车,天使走进来说:“天帝封先生为太华卿,特地奉命来接你上任。”养春鹤坐上鹿车,鹿车升天而去。

当时,好多人看见养家的门前,被一团祥云笼罩,传为奇谈。

本故事采用了土地神的元素,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推荐评论,每天都有更新,明天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隔河两状元之一——罗岭龙汝言轶事

    龙汝言(1778-1829年),安徽安庆市罗岭镇小龙山村人.名澄,字锦斋,一字子嘉,号济堂.龙汝言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有幸殿试第一名,得中状元. 龙汝言因为幼时家贫,学业并无过人之处,加上生性顽 ...

  • 土地公,土地婆

    土地公叫张德福,土地婆是谁?原来是这样立地成神的 宗颖艾说娱     2021.06.10  13:41 大图模式我国经学著作<白虎通义>中曾有记载:''地载万物者,释地以得神之由矣''. ...

  • 土地庙

            土地庙是很多村庄都有的庙宇,过年期间,土地神圣诞,以及白事会有一些信众祭祀土地庙,请求土地神的保佑,以求吉利 土地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里面供奉着"土地爷爷" ...

  • 聊斋:王六郎

    山东淄川北乡有户姓许的人家,家境贫寒,以打鱼谋生.老两口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艰难. 许翁白天忙活一天,晚上就带着酒到河上去,边喝酒边打鱼.别的渔民打鱼很少,可是他每次总是满载而归,连他自己也觉得蹊跷. ...

  • 生命虽然美丽,但也很脆弱

    俗话说:生命虽然很美丽,但也很脆弱,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这是每一个活在这世上的人必须经历的. 之前有朋友联系峰民给自己母亲堪舆一块风水宝地,因为她妈妈可能不日西去,阴宅风水这也是峰民主要研究的.而这位 ...

  • 拾遗177~178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拾遗177 五经富小型土地庙非常多,体现人民敬天爱地.土地庙一般造型小,一是劳苦人民本身省吃俭用,财物有限,二是土地特点,低低矮矮,如果高大上,就 ...

  • 火化时能偶尔听到“哭声”?工作人员:并非迷信,实则有科学依据

    引言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这首诗词,到处自己对于妻子怀念,哪怕妻子去世那么多年,依然没有办法忘记.逝者已经亡去那么多年,只能不过现如今空对着一个"土坟" ...

  • 民间故事:屠夫河边洗工具,无意间救下了一名孕妇,成就美好姻缘

    话说古时候在辰州府沅陵县,有一个屠夫叫张来福.他为人憨厚善良勤劳,他的屠宰手艺在十里八乡甚是出名.张来福本是一个孤儿,他是被村里的一位善良的老屠夫抚养长大的.他继承了老屠夫的屠宰手艺,还有老屠夫的善良 ...

  • 民间故事:老光棍山中砍柴,救下一只白狐,白狐带他进山洞报恩

    新聊斋|狐仙母女 古时,一老光棍山中砍柴,见老鹰捕食狐狸,上前打鹰救狐.不久他在山中再遇狐狸,狐狸将他带进一山洞中.洞中有一美貌女子,白狐让他娶女子为妻.这女子是谁呢?为何会听狐狸的话?请看静月斋民间 ...

  • 民间故事:夜宿客栈,商人听见女子笑声,忍不住打开门,惹来祸事

    宋宁宗年间,一个姓章的商人打算去江南采购茶叶.他雇佣了一辆马车,带着两个伴当,向江南出发.走了好几天,这一天晚上,住宿在一家客栈.按照惯例,章商人独自住一间房间,装着银子的箱子放在他的房间里,两个伴当 ...

  • 民间故事:男子半夜听见女子哭声,发现了老婆的伤心事,结局完美

    宋徽宗年间,山区里有一户姓吴的人家,一家三口,老两口和一个儿子.儿子名叫吴求善,和邻村的秋兰好上了.乡村里农户子女,都要到田间劳动,故此没有那么多礼节.吴求善经常看见秋兰在田间劳作,上前搭讪,时间一长 ...

  • 民间故事:夜宿荒野破庙,书生恶行遇怪事,幸得朋友相救逃过一劫

    民间故事:夜宿荒野破庙,书生遭遇怪事.本文为<民间故事>之第206期,如果您喜欢看不妨给个关注.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宁睡孤坟,不住破庙",这句话虽然短,但是在古代,却 ...

  • 民间故事:夜宿荒庙

    东北的冬夜,格外地冷.雪刚落在地上,就冻成了薄薄的一层冰,走在上面咯吱咯吱响.洁白的月光照在雪地上,亮如白昼. 杨志在陈塘县当差,他背着包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他要三天之内 ...

  • 民间故事:夜宿破庙遇黄鼠狼,黄鼠狼张口问:你看我像人吗?

    (一)五仙 东北有五仙的说法,即胡.黄.白.柳.灰,说的是狐狸.黄鼠狼.刺猬.蛇.老鼠,这五种动物最容易成精成仙. 人活到一定岁数就通透了,动物也一样,就是所谓的成精,成精容易成仙难,想要脱胎换骨,从 ...

  • 民间故事:枯井传出小孩哭声,众人束手无策,高僧一语道破玄机

    清朝时期,一个财主家里的枯井中突然传出小孩的哭声,众人纷纷束手无策,过路高僧一语道破玄机. 徽州有一个叫赵子敬的富翁,此人出身贫寒,颇有谋略,在商海摸滚打爬十年后攒下惊人财富,一举成为当地首富. 发财 ...

  • 民间故事商人因生意失败,无法偿还邻居的钱,两人闹到了衙门

    古代,有个商人向邻居借10两白银去卖扇子.可这年天气凉爽,囤到五月扇子还卖不出去,一半发霉.邻居前来讨债,商人无法归还,二人闹到衙门.没想到,县令只让商人拿来10把发霉的扇子,一个时辰后皆大欢喜.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