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受不了那个刷着视频“一边想放下又一边真香”的自己啦!

春节在家实在无聊便想着刷刷抖音解解闷,可不曾想到这一刷便不可收拾。最初,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在闲暇时候打开手机看看搞笑视频和热门的推送,一个15秒的短视频可以让我捧腹大笑,而下一个十五秒则会让我陷入感伤,我期待着下一个再下一个15秒……
慢慢,吃饭时我会难以放下带着令人着迷的BGM的手机;上网课我会听到手机发出无数声“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夜间休息和朋友聊天都不忘分屏刷刷抖音……
一个一个视频刷下去,但自己对时间却好像没有太大的概念。常常想着这个视频刷完就去作业、就去跑步、就去睡觉,可结果却是作业最后慌忙写完、跑步从未迈开脚、熬夜到凌晨第二天昏昏欲睡……
我开始接受不了这样的自己。对一个APP慢慢上瘾,满足于短暂的欢愉,执着于下一个更精彩的内容,手指滑动的次数已然跟不上大脑的思考反应,仿佛这是一个机械运转,无限循环……
于是,历时五个月后,我卸载了抖音连同我的惰性和小懒气。
自2016年以来,新的短视频平台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断走进我们的视野,其中话题性最高的莫过于快手和抖音这两个短视频APP,随着使用深度的增加,尽管对二者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它们却依然稳居短视频榜的一二两位。
很多玩了抖音的抖友们纷纷表示,抖音似乎有一种魔力,每次玩抖音的时候总是会忘记时间,一开始玩就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为此,“抖友”们笑称:“抖音有毒。”
抖音真的有这么好玩吗?我们无法给出否定答案
现在抖音APP已经俘获了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心,坐公交车、搭地铁、走路、吃饭等各种场景都能看到人们在刷抖音。截止2020年的数据统计,抖音短视频每天的平均活跃用户已经高达4亿人。如此高的数字,可谓是“全民抖音”了。
短视频作为新媒体的发展场所,广告、新闻、社交等信息,越来越依赖于短视频的传播。大家也在闲暇时间内沉浸于短视频中,而这些短视频中,同时也夹杂了不少文化元素:音乐、舞蹈、文字、戏曲等。
一首抖音神曲,如《生僻字》、《that girl》,可以立马洗刷各种音乐榜单,火遍街头巷尾。
一款火爆的文创产品,立马就能登上各大电商平台的热销榜单。
一个流量大的视频,能够迅速使得一个素人一夜之间变成网络红人,一夜之间获得百万粉丝,同时在短时间内影响一大群人的观念。
我们无法去否定短视频的益处。通过短视频看世界,让生活多了乐趣,会发现更多新奇的人和事;可以学到某些技能,潜在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且随着短视频商业生态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普通玩家从中得利……
可是我们万万不能忽视,如果无止境的刷碎片化的短视频,我们会失去些什么?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趣味代替连贯思考能力的时代。“人们感到痛苦并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电影用3秒一帧的图像花掉了我们的时间,优酷、youtube、微信、微博、头条、抖音们八仙过海,用各种新奇有趣、劲爆吸睛的视觉、听觉刺激,让我们的身体自然而然的消耗无数时间在这些没有意义,没有连续性,没有思想性,没有营养的碎片里。
统计一下你花在短视频里的时间,你会不会觉得你对你的时间成本毫无概念?毕竟不间断联系的图像力量足以压倒文字的力量,使得人们的思考短路。
从c哩c哩舞、丢围巾变脸,到海草舞,各种花式玩法受到追捧。引发了很多网友模仿高难度动作热潮。在毫无营养的模仿背后,人们似乎丢掉了会思考的大脑。
不久前,在某典礼现场沈梦辰模仿张嘉译走路,被网友痛批没有痛批没有教养。以“不知情”或“事后得知了真实原因”为理由并不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借口。个人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不知者不怪,但一个人不知,三人不知……难道还能成千上万人不知?并且通过热门推荐,让“无知的模仿”蔚然成风?
更胜者之前,武汉一位父亲,带着2岁的女儿模仿抖音热门视频中的空中翻转,却没想到翻转过程中手没抓稳,导致女儿头部着地。家人立即送医后医生发现,女孩脊髓已严重受损,导致四肢活动障碍。此事发生后,抖音官方发布道歉申明,称将会在一些高难度动作的显著位置添加风险提示。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个体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会迷失淹没自己。正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所说:“到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
当真正的文化因为过度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而逐渐失去生命时,我们才发现人人都在娱乐至死。
某个知乎高评谈到“年轻人千万不要碰的东西之一,便是能获得短期快感的软件。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消磨你的意志力,摧毁你向上的勇气。”
我不由得去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究竟会得到些什么?
除了无限的堕落,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虚拟满足和无尽的空虚。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适可而止吧!

文章/小李 小何 安&舟
编辑/西西
(0)

相关推荐